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对国际奥委会允许变性人参加奥运会的政策进行了理性分析,指出该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尊重人权与公平竞争应是和谐统一的.国际奥委会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尊重人权,我国应与时俱进,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月末点击     
LOOK看变了性,也可参加奥运会 5月17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宣布了变性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实施标准。其中包括:接受变性手术后产生的性别变化已经完成,变性后经过充分的荷尔蒙治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有性别对运动项目带来的优势,并且其变性在法律上被认定。  相似文献   

3.
参加奥运会运动员数最多的是1972年在西德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十届,这届共有运动员7147名(其中女运动员1070名),进行了二十一个大项的角逐。女子参加奥运会比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是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共有1261名女运动员参加。奥运史上,参加国和地区最多的是1972年的幕尼黑奥运会,有1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进行角逐。现代奥运会首次有文艺比赛是1912年在瑞典斯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奥运会后的第一年被称为运动员的调整年,因 为经过长时间备战并参加奥运会后,运动员无论心理、体力还是 技术都呈现出一段时间较长的疲劳期和下降期,加之许多项目在 奥运会后的第一年没有世界锦标赛,从客观和赛制上为运动员提 供这样一个调整的时间段,正好为下一个奥运会周期储备能量。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是奥运会的主体,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权利包括从事体育运动以及参加奥运会的权利、平等和不受歧视的权利、进入国际奥委会某些决策团体的权利等.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义务包括遵守《奥林匹克宪章》等国际体育规章、尊重奥林匹克产权以及将有关奥运会争议提交仲裁的义务.我国参赛运动员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有权将有关争议提交国际体育仲裁院,以及在开发自己的商业形象时应考虑到自己的国家或者集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2月17日晚17点30在奥林匹克中心继续进行双人滑比赛。由于79年世界冠军美国运动员巴比罗尼亚和卡德涅尔因受伤退出了比赛,所以双人滑桂冠的争夺主要是在苏联运动员之间展开的。参加76年冬季奥运会的运动员除美国的这一对之外,还有苏联的罗德尼娜和札依采夫,其它的运动员全是首次参加奥运会。这些运动员中资格最老的要算罗德尼娜,她己经是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了。  相似文献   

7.
奥运风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山东有4名运动员参加了4个项目的比赛。体操运动员邹利敏获得体操男子团体亚军,为山东获得第一枚奥运奖牌。这届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本届奥运会与邹利敏一起参赛的另外三名山东运动员是男子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女子铁饼队员焦云香和男篮的王海波。当时在男子体操团体比赛中,邹利敏作为主力队员,获得了团体亚军。其他三名运动员都没有取得奖牌。  相似文献   

8.
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等国决定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将使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出现很大变化。苏联是被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自第十五届奥运会始,苏联在历届奥运会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最近三届奥运会,苏联连获三次总分第一名,金牌拿得最多。不参加本届运动会,苏联撑杆跳运动员布勃卡、链球运动员利特维诺夫和谢迪赫、跳高运动员贝科娃,民主德国短跑运动员格尔、科赫?捷克斯洛伐克中长跑运动员克拉托赫维洛娃等田径运动员都将失去获取金牌的良机。另外,苏联著名体操选手比洛泽尔采夫、苏联游泳运动员萨尔尼科夫、民主德国选手沃尔特。也不再会获得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  相似文献   

9.
1.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体育发展的历史印迹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当时在第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运动员参加人数仅19人,占当时总人数的1.9%,所能参加项目也寥寥无几。然而2004年第28届夏季奥运会上女运动员达到4412人,比第2届奥运会上女选手增加了数百倍。在1996  相似文献   

10.
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到1924年第8届奥运会,网球一直是正式比赛项目。由于国际网联同国际奥委会对网球运动员业余身份的定义产生了分歧,奥运会取消了网球项目,从第9届到第22届奥运会的60年间,网球比赛从奥运会上消失。到了1981年,国际奥委会在巴登年会上批准网球列为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87年,在伊斯坦布尔又通过了职业运动员可以参加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决议,而在此之前的第23届奥运会上,网球作为表演项目,重新回归奥运赛场。本期我们先给大家讲讲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上,中国网球运动员参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由于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时间持续性长,极易出现运动性损伤,或者厌烦训练与比赛的心理状态,导致比赛欲望降低,应激能力下降.针对训练比赛中运动中常见的腰部、膝关节损伤,应采取按摩与理疗、针灸等方法给予及时的治疗;对厌烦训练、比赛欲望降低、应激能力下降等疲劳状态,采用改变训练方法、调整负荷,转换训练环境、重新设置训练目标,中药调理、营养补充等手段进行积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产权经济理论和法学的相关观点,论证建立不属于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的、专属体育赛事主办方的创意产权制度,即"准专利"制度的必要性,从实际案例、法律、经济学角度分析建立体育赛事创意产权制度的可行性。认为:建立创意产权制度有利于增加创意的供给、降低体育赛事创新风险,是当前普遍采用的行政主导模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上海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近10多年上海成功中办和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亲身经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就上海未来举办国际体育大赛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的定位、选择原则、基本运作方式,以及举办奥运会、举办世界杯男子足球赛、拥有国际体育大赛的长期举办权等问题,阐发了战略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6年-2010年间湖北省高校健美操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高校健美操比赛呈现出参赛队伍数量较少、区域分布不均衡、参赛项目差异较大、参赛随意性强等问题,因而使得湖北省高校健美操整体水平不尽如人意.为了促进湖北省高校健美操水平提升,我们认为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促进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各级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同时多方筹措资金;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加强场馆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魏磊 《体育科研》2016,(1):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魏磊 《体育科研》2014,(6):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魏磊 《体育科研》2016,(2):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制度供求分析框架研究我国体育赛事运作市场化趋势的影响因素与特征。研究认为,宪法秩序与现存制度安排的变化为体育赛事运作市场化提供了制度保证,而我国体育赛事的逐渐增多将促使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吸取国外体育赛事市场运作的经验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知识积累。由于市场对体育赛事的强烈需求会减少体育赛事运作市场化的经济障碍,因此,我国体育赛事的市场运作趋势将呈现必然性、渐进性、多样性以及不平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类哲学的理论,探讨体育竞技的渊源,辨析体育竞技中人的生命形态,诠释体育竞技对人之生命的意义,揭示体育竞技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实质.认为:体育竞技是人类种生命竞争的产物,物种竞争和敬生畏死是其产生的生命依据和背景.在原初意义上体育竞技是以种生命为基础,通过竞技锻造种生命、完善类生命,增强人在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生存竞争能力的一种肢体专项活动,是竞技者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其最具代表性、最为经典形式的竞技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异化,竞技者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张力失衡是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源.回归敬畏生命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保持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适度张力,对各类竞技主体进行生命教育是防止其异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概念、产生、衡量指标对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体育赛事给举办地带来新的消费是体育赛事经济影响产生的根源;体育赛事经济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引致影响3个层级;衡量体育赛事经济影响主要包括对举办地GDP的影响、对举办地就业水平的影响、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对举办地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4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