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庄子》虽是一部哲学著作,却是一部文学价值相当高的哲学著作。曹大中同志《庄子—中国短篇小说之父》一文(载本刊85年第4期,下面简称曹文),看到并指出了《庄子》中许多故事具有与后代中短篇小说十分相似的地方,这是颇有见地的。但是,仅仅根据这些特点就把它们称作“对话体小说”,祢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父,则有失偏颇。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庄子的写作目的还是曹文所举的12则“小说”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说法都是不太妥当的。笔者研究《庄子》寓言故事的结果表明,曹文所举的“对话体小说”,其实都是寓  相似文献   

2.
《庄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关学著作,其中的美学精神对《二十四诗品》影响甚深。司空图不仅在其诗论中融入了庄子的“大美”概念,在审美方式上也强调心游、虚静、妙悟,与庄子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古代笔记小说,如宋李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五百多卷,共四百七十五种,均属微型小说。之前,先秦时期就有微型小说的“雏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当然,庄周指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慨念不一样,它指的是“琐屑之言”,即今天的“寓言”和“杂记”。胡适在《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中认为:“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自然要数先秦诸子的寓言了”,并举《列子·汤问》和《庄子·徐无鬼篇》为例。寓言怎么算小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先秦寓言的虚构想象,以及描写、对话、叙事状物,均是小说的家数。再说,各种文体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所著《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深入研究其编撰思想对于我们学习中国编辑史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研究《庄子》不能不了解庄子其人和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庄子,名  相似文献   

5.
庄子寓言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不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美学家、散文家,而且还是杰出的寓言家。一部《庄子》不仅是哲学著作、美学著作、散文集,而且还是“一部优美的寓言故事集。”(郭沫若语)庄子寓言以它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一提起小说,就会想起《庄子·外物》中的一句话:“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是“小说”一词在中国典籍中的第一次出现。但这“小说”与我们要研究的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是何种关系还是个问题,因而这个词的出现并不能证明中国小说产生的时代,正如《列御寇》篇说“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这“几何”一词并不能说明《庄子》与几何学的出现有什么关系一样。不过,  相似文献   

7.
路子对你说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尤其脍炙人口。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评论者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相似文献   

8.
以《庄子》寓言为中心,反思学术界对先秦“寓言小说”的追认,试图廓清以西方文艺理论视角考察中国古典小说时在本体观念和文体两方面产生的误读,并指出《庄子》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更多出于中国本土小说观和子史观下的自身驱动。因此,考察《庄子》或《庄子》寓言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应重点在中国古代学术理念的语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庄子》寓言为中心,反思学术界对先秦“寓言小说”的追认,试图廓清以西方文艺理论视角考察中国古典小说时在本体观念和文体两方面产生的误读,并指出《庄子》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更多出于中国本土小说观和子史观下的自身驱动。因此,考察《庄子》或《庄子》寓言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应重点在中国古代学术理念的语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先秦文化典籍,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后世的哲学、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寓言又是《庄子》著作的精髓,它所形成的寓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庄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博大精深,其寓言成语是历经数千年而流传和提炼出来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庄子》寓言成语概况,进而剖析《庄子》寓言成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来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有人这样评价:庄子是中国历史上不二的奇才,《庄子》是世界上不二的奇书。而今,一部出自当今中国“文坛教父”王蒙之手的《庄子的享受》一书,则对不二的奇才、奇书进行了高精度的融合与“提纯”:享受精神的美感和人生的华彩!  相似文献   

12.
大江健三郎的《人羊》和鲁迅的《示众》都是短篇小说。两部小说中一部反映日本的公车社会相﹐一部速写了中国的街头社会相﹐可谓把世间“看客”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图从两篇作品的人物刻画比较入手﹐解读其共同反映出来的看客们的精神暴力。  相似文献   

13.
1月朱亚宁的小说集《金甲虫》出版朱亚宁的中短篇小说集《金甲虫》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这在作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精选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该小说集为“21世纪中国作家实力展”丛书之一种。主编周冰心在其所撰写的《“后知”时代智性写作的可能性——21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一部影响很大的小说,这就是南朝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此书不愧为我国古代“志人小说”典范之作。鲁迅对此书评价很高,作过重点介绍,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又说:“《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事实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巴塞尔姆《气球》的后现代特征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小说新一代作家之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中篇杰作《白雪公主》被称为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就体现后现代主义写作特征而言,其短篇小说也毫不逊色.他的《气球》就是一篇突出后现代特征--"不确定性"、"碎片性"、"平面性"的短篇范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于丹在《(庄子)心得》一书中的心语及“郢书燕说”式的错误,认为该书在本质上并没有真正解读出《庄子》的要义,其实质只是一部用经典作为点缀的畅销书,书中所论只不过是于丹个人在现代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心得。至于于丹的个人心得之所以能够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则主要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国学热”与大众传媒及商业运作方式相互联姻所致。  相似文献   

17.
《庄子》是我国古代极其伟大的一部哲学著作 ,同时也是一部极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庄子散文艺术的审美构成及其核心 ,同时也指出了它作为文学著作和美学著作所存在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两拍》体裁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拟话本的困惑中国文学史上的元明时代,戏剧和小说这两种文学体裁的分化,逐渐明朗成演唱的戏剧和传诵的小说。鲁迅先生称此前此后模拟话本的小说为“拟话本”。这一出自《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概念屡经变化,其界限被随意划改,最后变成了如《辞海》所言的很宽的模糊概念:“拟话本是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其代表作则为如冯梦龙之《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两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等。由鲁迅先生这一观点出发,则有种种派生的说法。如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中说“拟话本则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的书面文学,实际上就是白话短篇小说”;范宁《<话本选>序》中说的“宋文人编‘话本’,目的是预  相似文献   

19.
去年8月12日《中华读书报》记者张洁字报导:《九云记》是中国小说还是朝鲜小说?两派学者都说“铁证如山”。文章说,二十多年前,偶然在韩国一座图书馆里,发现一部9卷18万字的汉文小说《九云记》。二十年来,一派学者说“是一部地道的韩国小说”,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是一部中国小说”。尹荣玉、陆宰用和法籍华人学者陈庆浩认为是“韩国小说”,而丁奎福、崔溶澈和中国社科院的刘世德则认为是“中国小说”。双方都说自己的结论“铁证如山”,谁也说服不了谁。张洁字把这个问题推向了全国。四个月过去了,好象也没有什么反响。起初我看了这…  相似文献   

20.
谈到中国的浪漫主义小说,人们总要追溯到《山海经》;论及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却很少有人注目于《晏子春秋》(以下简称《晏》)。其实,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抑或是“一部最早的‘外传’,‘外史,’”,《晏》无疑是矗立于我国现实主义小说源头的一座丰碑。虽然不免粗糙,但已具雏形;尽管多有缺憾,却出不无精到之处。为此,我们试图就《晏》在纪言、纪事和纪人方面作些探讨,力求为这座丰碑拂土去尘。但由于工程宏伟而力量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故曰“片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