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纵观各省市近年来的语文中考试题,综合性学习是必考题型。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很多鲜活而真实的试题素材,进入语文中考考试范畴中。利用这些试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表达,还能综合性考查学生语文能力。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鲜事物,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备考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究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特点及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
纵观各省市近年来的语文中考试题,综合性学习是必考题型。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很多鲜活而真实的试题素材,进入语文中考考试范畴中。利用这些试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表达,还能综合性考查学生语文能力。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鲜事物,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备考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究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特点及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领域.已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基本理念,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对语文综合性试题进行了简要剖析,归纳总结出中考语文综合性试题的几大关注点.以让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一类试题有个更清楚、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为语文学习内容。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近三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综合性学习板块愈来愈受到重视,对这一专题的试题命制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综合性学习试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卷中的亮点,试题的含量不断增大,题型也是常改常新,异彩纷呈。下面,就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学习典型试题作些简要分析,希望对同学们应对此类题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朱伟平 《教学月刊》2023,(Z1):126-129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学习与客观生活、实践体验的结合,强调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的整合,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研究性。随着新课程改革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与推进,一线教学势必要去落实。而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因此梳理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试题,分析其情境设计类型及应用,提供其解答思路,可以为一线教学提供方向参考。近几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试题情境设计,总体呈现出四种类型,即图文探究型、阅读迁移型、热点表达型、文化解读型,下面结合例题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综合性学习试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亮点,试题量不断增大,题型也是常改常新,异彩纷  相似文献   

8.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出现的一类新题。对于刚刚实施课程标准地区的广大考生而言,如何解答好这类试题是考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现结合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作一解答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65):54-55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教师的青睐,成为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热点。"新课标"已经说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也说明了重点体现在一个"综"字上。本文从成都市近十年(20072016年)的语文中考真题研究入手,结合新课标对于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分析成都市中考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测量评价的特点。进而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分析总结近十年来综合性试题的"综"向何处,即命题与评价的走向,最后总结成都市近十年来中考真题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评价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起,综合性学习试题进入中考试卷以来,综合性学习的命题内容与形式一直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笔者从试题中主题性的情景设置、综合性、探究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对6年来福州市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命题特点进行梳理,管中窥豹,为平时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思路,也为语文综合性试题命制提供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礼平 《初中生》2010,(8):12-15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下面,就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学习典型试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代表的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应运而生。很多鲜活的、更“接地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素材进入命题老师的视野。运用这些素材命制的试题,既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的考查,更有对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对我们的中考复习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蒲碧秀 《现代语文》2006,(6):126-126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指出: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这就决定了语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特点。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时事新闻题目的覆盖面很大,2006年还有加大这类试题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必须加强新闻题目的训练。关于新闻的知识很多,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举例介绍中考试题中拟写标题、补写导语、提取信息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下面,就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学习典型试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阅读情境、阅读文本和文本处理策略3个方面,对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样题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都积极创设阅读情境,高度关注个人情境和教育情境,重视对跨媒介阅读素养的考查,且都倾向于采用多文本形式命题.PISA 2018样题的阅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基于计算机测评系统考查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各文本材料之间的异质性较强,重视考查评价与反思、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阅读情境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各文本材料之间同质性较强,侧重考查认知能力,对评价与反思等高阶能力的考查尚处于自发状态.借鉴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有益经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可遵循"目标—障碍"逻辑对问题情境进行优化,均衡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要素考查的比例,同时逐步渗透电子文本阅读,着力发展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杨优亚 《成才之路》2012,(23):22-22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有趣的自主探究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修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语文综合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近年来已成为中考试卷的宠儿。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从阅读情境、阅读文本和文本处理策略3个方面,对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样题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都积极创设阅读情境,高度关注个人情境和教育情境,重视对跨媒介阅读素养的考查,且都倾向于采用多文本形式命题.PISA 2018样题的阅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基于计算机测评系统考查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各文本材料之间的异质性较强,重视考查评价与反思、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阅读情境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各文本材料之间同质性较强,侧重考查认知能力,对评价与反思等高阶能力的考查尚处于自发状态.借鉴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有益经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可遵循"目标—障碍"逻辑对问题情境进行优化,均衡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要素考查的比例,同时逐步渗透电子文本阅读,着力发展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从阅读情境、阅读文本和文本处理策略3个方面,对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样题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都积极创设阅读情境,高度关注个人情境和教育情境,重视对跨媒介阅读素养的考查,且都倾向于采用多文本形式命题.PISA 2018样题的阅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基于计算机测评系统考查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各文本材料之间的异质性较强,重视考查评价与反思、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阅读情境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各文本材料之间同质性较强,侧重考查认知能力,对评价与反思等高阶能力的考查尚处于自发状态.借鉴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有益经验,我国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可遵循"目标—障碍"逻辑对问题情境进行优化,均衡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要素考查的比例,同时逐步渗透电子文本阅读,着力发展学生的跨媒介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不足 (一)认识模糊,被视作一种课堂教学的附庸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中考激烈的竞争的影响,综合性学习课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纳入到评价与考核体系中,在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的潜意识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只是把它看作一种课堂教学的附庸、“添头”和“装饰”,一种学生紧张学习后的放松。其目的指向含混模糊,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再加上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耗费较多的时同和精力,从而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冲击,以至引起个别教师的微词。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后,语文教学中面对一个新的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成了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应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的中考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