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文化内涵出发。认为刘基恰恰是一个有着广泛社会联系、在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都发挥了巨大影响的人,可以把刘基和与刘基有广泛关联的一切统称为刘基文化。刘基文化涉及九个方面内容,它的研究内容。既应该包括真实的刘基: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阴阳家等等,还应该包括神化的刘基、附会的刘基,即既有历史意义上的刘基,又有民俗学、民间信仰、民间崇拜意义上的刘基.  相似文献   

2.
刘基在历史上有“两面”形象。文章综合个人历年对刘基的形象及其神化过程的研究,以“人物神化”与“文化交流”为焦点,探讨刘伯温传说的产生及其演变的轨迹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刘基(刘伯温)是"神一样的存在",俨然姜太公、诸葛亮(当然也是被神化了的)再世,神机妙算,甚至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历史上真实的刘基除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之外,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而《郁离子》一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寓言文学方面的成就。在《蜀贾》一则中,刘基先讲了一段三个卖药人的故事:一个专卖便宜的烂药,门庭  相似文献   

4.
刘基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他的寓言体裁之作《郁离子》、科举经义体裁的《春秋明经》、《拟连珠》以及八题一○七首被吕立汉称之为“议政诗”的诗歌。《郁离子》作于刘基四十九岁出仕明太祖之前一年,是近代论述刘基政治思想的主要甚至唯一根据,相关研究已经很多。“议政诗”作于元末明初,主要是入明之前作品,近年有吕立汉的专文研究。《春秋明经》四十一篇的著作年代颇有争议,但其断定对于了解刘基思想的发展和转变是必需的。文章从此书的文本分析结合刘基的传记、元朝的科举制度进行考究,检讨了既有的各种说法,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此书不是刘基早年练习举业之作,也不是明初之作,而是至正八年至十一年八月间,刘基任职江浙儒学副提举,为行省考试官时,为儒学生员讲说文义而写成的,具有应试范文集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刘基在《郁离子》中一再表示当局不识人才。他设计了梓与棘的对话,设计了工之侨的故事,在《石羊先生自叹》则更加强烈地表明了生不逢时,不为所用的哀痛。刘基积极入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华富贵和个人享乐吗?不是。刘基的积极用世,是想要实现他心目中的大道,是为了济世安民。刘基有天下之志,有担当。《郁离子》的"九难篇"明确表达了他的志向。  相似文献   

6.
刘基军事辩证法思想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字伯温(1311——1375),浙江省处州府青田县人(今文成县南田)。1360年刘基应召出山,辅佐朱元璋打天下,创造了许多以劣胜优、以少胜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光辉战例,为统一中国,建立明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间老百姓把他当成了“神”,能“未卜先知”,其实这是因为他的战略、战术思想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早具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大都具有神化的总体特征。这种神化特征主要通过将人物神化和将传说中的神仙鬼怪引进小说这两个途径来达到。小说神化的特证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团圆”心理,追求长生不死的心理,是一种“弱者心态”的需要,也是“自神其教”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寓言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之一,而刘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寓言作家。我读了刘基的寓言专集《郁离子》和刘基的其他寓言,也读了一些研究刘基寓言的文章,很佩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思想家、政治家与寓盲家。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中,我也曾经列专题论述过他的寓言,然而,当一口气读完《刘基寓言研究》之后,我又有新的收获,以为这本论著具有全面性、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刘基寓言研究也是整个刘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全书从时代背景、作者人格价值取向、叙述类型、思想内容、思维走向、审美特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汉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虽然生活在近两千年前,那时还没有现代科学,但他从素朴的唯物主义出发,坚决反对谶纬神学,认为天人感应,占卦算命,均是无稽之谈。他反对神化圣人和皇帝,有一句名言叫做“圣者不神,神者不圣”,把圣者和神者严...  相似文献   

10.
刘基是谋略家,最能反映他本质、代表他基本特征的是谋略家。刘基作为军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对朱元璋产生的是全局性的影响。刘基精于谋略,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王佐式军师,帝师级谋略家。帝师,王佐,是对刘基的盖棺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