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的大中小学共有2亿多名在校学生,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保障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合法权益的实现,以及学校教育工作秩序、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校有学生691名。1978年以前,我校因片面追求统考成绩,加重学生负担,在校学生退学、休学等流动情况逐渐增多,仅1978年一个学期就有14名学生离开学校;对新生入学也考试过严,使不少适龄儿童被拒于校门之外。因此当时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95%,在校学生流动率最高的班曾达到8%。1979年以来,在区局领导下,我们狠  相似文献   

3.
从一九八○年起,华中工学院加强了学生学籍管理,恢复了升留级制度。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学年度,全院留级的共二十五名,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千分之四;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学年度,全院留级的有二十三名,因有四门课程不及格而退学的有十一名,两者共计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千分之五。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恢复了全国统考、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后,就一个学校来说,学生入学水平一般是相差不多的。但是,入学后不久,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为减少、避免此类事故发生,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因此,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每个物理教师的神  相似文献   

5.
1959年我县社办学校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通过整顿,进一步得到巩固,并且有了适当发展。目前全县有农(职)业中学42所,在校学生有2374名,社办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有391名。以上两种学校合计在校学生有2765名,占全县中学学生总数的41%;社办小学411所,在校学生有5万名,占全县小学学生总数的43%。特别是学习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精神之后,县、乡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对社办学校的领导,广大教师和群众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大鼓干劲,切实解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保护责任及其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大中小学共有2亿多名在校学生,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保障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合法权益的实现,以及学校教育工作秩序、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由于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受到伤害事故的事件迅速攀升。据统计,仅2001年我国就有约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校园伤害事故已成为学生的“头号杀手”。频繁的校园伤害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也被推到了尴尬的境地。学生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家长要求学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学生发生溺水、自杀、摔伤、失踪等意外事故,学校又被推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7.
霍鑫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1):21-21
我国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为减少、避免此类事故发生,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因此,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每个物理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大中小学共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保障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教育部已经相继颁布了10多项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规定。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是其中之一。《办法》实  相似文献   

9.
我国成为世界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每四个中国人有一个是学生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01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达到135万所,在校学生3.2亿人,平均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宽, 而且学生参与也更加广泛活跃。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高校大约有85%以上的在校学生都曾经参加过一个或多个学生社团。面对高校学生社团的青春气息——热闹的宣传,火暴的招聘,纷繁的活动种种,历来都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第二课堂,有人则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那么,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生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到底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社团活动?如何把握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脉搏,拓展高校社团的发展空间,这无论是对于每一所高校的管理者,还是对于全国各高校里的任何一名在校学生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人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共康中学是一所以藏族学生为主、藏汉合校的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该校肩负着为西藏、上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学校目前在校学生为750名,有24个教学班,其中藏族学生550名,学校教职工105名。  相似文献   

12.
据2007年教育部、公安部等调查显示,我国在校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即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学生不幸身亡。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可见,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扩招现象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校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和复杂,校园安全体制的局限和不足日益明显,并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据调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每年都有上千名学生因各种事故而伤亡。这些伤害事件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了不幸和痛苦,也给学校师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指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等,而非智力因素则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诸多因素。我国一位教育理论家曾就中、小学在校学生的智力情况做过专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接受调查的20万名学生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比例之和不足5%。也就是说,在全部在校学生中超过95%的学生在智力方面所差无几。而同时对该地区学生学习成绩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却相差悬殊。由此看来,在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大中小学共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保障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教育部已经相继颁布了10多项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规定。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是其中之一。《办法》实施两年以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基本上做到了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有法可依,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随意性,提供了公平处理这些事故的前提,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加…  相似文献   

16.
峨山县锦屏小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全校共有14个教学点,103个教学班,共有专任教师203名,有在校学生2227名,其中寄宿制学生890名,在园和学前班幼儿共615名。点多面广,校点分散,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是校情也是办学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各地中小学学生逃学现象日趋严重。逃学率高达7%以上。以得克萨斯州爱丁堡市初级中学为例,该校目前在校学生二千二百名,出勤率为92.5%,即平均每天有一百六十四名学生旷课。在1984—85学年中,该校有部分学生半学年中无故旷课达三十~四十次,其中一百五十名因在逃学  相似文献   

18.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始建于1972年,学校占地面积3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有教职工94名,其中回族教职工51名,中学高级教师1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目前,学校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18名,其中回族学生1027名,占学生总数的84.3%。近年来,学校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上离异家庭明显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它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我们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即要重视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 我们桥梁厂小学561名学生,离异家庭子女27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8%。我班有学生36名,离异家庭子女就有7名,占全班学生数的19.44%。这些学生因父母失和,争吵离异,在家庭生活中失去了往日的温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如不给予及时的关心、抚慰和引导,势必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20.
程斌  许光泽 《下一代》2012,(7):25-25
武当山北麓,汉江河南岸,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有一个积淀了数百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村庄——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孙家湾村,这是湖北省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的移民村。截止2010年12月,该村373户1520移民分多个批次外迁千里之外的武汉东西湖和荆州江陵县,剩余1400多名村民中有276户850名群众作为内安移民后靠安置。移民外迁前,孙家湾小学原有200名学生,是一个包括学前班在内的完全小学。大批移民外迁(及部分移民投靠亲友或搬往集镇)后,在校学生迅速锐减,2012年春学校仅有54名。老师也有原来的20多名骤减至8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