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要方向.高校教学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校应用型高校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与社会联系等多个角度进行改变,有效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加强我国冰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和储备冰雪运动竞技人才,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改善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指出我国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体制、人才管理模式、基地建设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和论述了改进的对策,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储备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设性意见.提出了我国冰雪运动竞技人才储备及其发展路径的建议来探寻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储备和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我国现代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模式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旨在积极推进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构建,以期对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城市建设给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高职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主动适应创新性城市建设的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手段,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冰 《考试周刊》2011,(45):187-187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职院校,以及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作者研究了当前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如何通过各方的改革和合作,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按照新时期对于机械类专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主动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专业发展机制,依托块状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总部—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全面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创新人才.本文研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河北省高校类型定位、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制定三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软件人才是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并从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技能人才对促进和发展各国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已为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所瞩目.研究及探讨发达国家与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并思考其发展过程中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和成功的经验,无疑会对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帮助.本文在分别阐述发达国家及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内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依靠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创新型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各方人士探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钱学森先生曾多次表示并直接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质疑,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期望。本文从"钱学森之问"基本论题的由来出发,深入分析"钱学森之问"问题实质,分别从国家政策导向、社会辅助配合、学校教育改革、学生主观努力等多个角度提出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更是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弊端及问题,分析了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与内涵,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促进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2.
示范性软件学院近20年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快速培养了大批工程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突出了与产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成为软件大国作出了显著贡献,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先驱和典范.在教育部提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新形势下,要求软件学院能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人才,需要探索将产业"跟踪式"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技术"引领式"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到强的跨越作出新的贡献.结合国内一流高校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情况,围绕引领式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如何建立特色化软件工程人才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发展生态和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企业培养"银领"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但现有的"银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高校忽视学生实践,政府扶植力度过弱,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师执教能力不高等问题。针对目前企业对"银领"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政府扶持、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进一步研究我国高职教育"银领"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丰富了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又对"银领"人才的培养提供些许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张蓬 《职教论坛》2012,(8):54-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逐步形成,社会各界对技术专业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师范院校也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社会新时期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成了研究的首要课题,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是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亦是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师范院校在职业教育课程的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人才需要和市场经济进程.因此,在当前国情下的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从而找到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并提出一些加快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转化观念、深化改革,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了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提出改善了我国人才培养环境,实现我国职业人才教育的国际化接轨,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走在世界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分析了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教本科人才教育培养需求,探究了深化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并基于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增强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为完善教育资源布局,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矛盾,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各类高校也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实用型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因而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学科门类齐全的高职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但是高职艺术类的人才培养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高职艺术类专业如何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财会从业人员队伍出现了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形成了“人员过剩,人才匮乏”的局面,产生了供需上的矛盾.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瓶颈,已不再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状况,尤其是在高校创新型财会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问题.本文从创新型财会人才的标准入手,结合我国当前高校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提出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我院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内涵发展实践,从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培养特色人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等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加大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