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残镜浅谈     
王棣 《收藏》2008,(1):136-138
我喜爱中国古代铜镜已有许多年。前些年,铜镜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有时也能遇到好的镜子,因而也收藏到一些精品。可这两年,情况大不一样了,铜镜价格大增。出于数学和研究需要,我于是较以往更加重视对一些残镜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中得到不少乐趣。现从多年收集的众多残镜中拣出几枚,供人家鉴赏。  相似文献   

2.
冯毅 《收藏》2011,(1):132-133
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收藏到了第一个古铜镜。那时,朋友手上有两个古代铜镜,第一眼看到它们,就被上面精美的纹饰吸引住了,立刻决定买下。那时,1万元买一个铜镜,很多人看不懂,说我傻,花那么高的价钱,买回来也不知是真是假。  相似文献   

3.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15,(5):112-115
中国古代铜镜是极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铜镜中的铭文和图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铜镜的研究,也是探索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者是铜镜收藏爱好者,尤其对铜镜中的铭文和图像情有独钟。在收藏汉镜和唐镜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现就汉唐铜镜中十二生肖和  相似文献   

4.
蔡明  黄阳兴 《收藏》2016,(1):110-123
曾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镜涵春秋——青峰泉、三镜堂藏中国古代铜镜展"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此展由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深圳市考古鉴定所主办,中国铜镜研究会与深圳市收藏协会共同协办。此次共展出中国历代精美铜镜280余件,时代卜迄商周,下至明清,  相似文献   

5.
王宏 《收藏》2012,(1):72-79
以龙纹作为中国古代铜镜上的装饰母题,是中国铜镜文化的一大特色。龙纹铜镜历时长久,造型多样,装饰繁复,构图寓意极富内涵,在中国古代铜镜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论古玉收藏     
古方 《收藏》2006,(3):74-7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热已席卷全国。玉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之一,也是人们收藏的热点。还有更多人跃跃欲试,准备投资玉器收藏。笔者试对目前社会各界的古代玉器收藏现象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同行兴趣。  相似文献   

7.
李建廷 《收藏》2009,(10):97-97
古代铜镜的制作到了宋代,由于好古风气的流行,铜镜的形制有了更加丰富的变化,鼎形镜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镜种。笔者藏镜300面有余,唯独对此鼎形镜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8.
冯毅 《收藏》2011,(6):96-97
那是2010年的秋天,中国嘉德照例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拍卖会。在中国古代铜镜专场拍卖预展大厅中,破例地展出了三件非卖品——唐代铜镜。由于这三件铜镜的高调亮相,使得铜镜拍卖前的三天预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热闹景像。  相似文献   

9.
家藏铜镜     
刘勇先 《收藏》2008,(10):86-88
我是一名退休百姓,没有多余的资金收藏高档古铜镜,但几年来也收藏到多面普通铜镜,常拿出来把玩,同样增加乐趣。  相似文献   

10.
杜迺松 《收藏》2008,(1):122-127
2007年10月中旬,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论坛在湖北荆州市召开,主旨为铜镜文化,有多位铜镜研究专家与会。会议就铜镜的内涵、源流、纹饰及其制作工艺等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本期我们选发杜迺松、孙克让、董亚巍、王棣四位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对铜镜收藏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