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上期 )二、关于“效率”与“品格”的意义与评价“效率”与“品格”的功能追求 ,对于社会有着怎样的意义 ,应当作何评价 ?对于电视传媒又有怎样的意义 ,应当作何评价 ?这是我们研究电视传播艺术功能所必须探讨的问题。(一 )“效率”提高的意义及评价电视生产与传播“效率”的提高有其电视媒体自身的意义 ,也有其普遍的社会意义。从社会意义来看 ,对于社会经济———产业系统的调整与发展 ,对于市场———消费系统的拉动与推进 ,对于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电视媒体自身意义来看 ,对于提高电视生产力、调整电视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
功能研究是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视传播艺术怎样才能发挥对电视生产和传播的功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电视传播艺术的最核心的功能提高电视生产与传播的“效率”,提升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品格”,进而对“效率”与“品格”进行了概念界定,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节目的"个性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现代传播》2003,(4):133-135
从 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中国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起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至今已走过了近 8个年头 ,这期间 ,不乏一批具有成熟品格 ,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栏目 ,但是 ,对于整体上仍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来说 ,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就是各台谈话节目彼此间模仿抄袭过于严重 ,缺乏创新 ,缺乏个性。那么在电视频道、电视栏目不断增加时 ,该怎样找寻和拓展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存空间 ?如何才能提高谈话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又该如何利用媒介优势展示话语的魅力 ?一、找准“分众时代”的栏目定位消费时代 ,人们对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杨新磊 《现代传播》2002,4(1):71-75
本文系对有史以来中国电视研究的梳理。作者以理论之“在”反观当代电视研究的迷误与遮蔽 ,分别从心理层面批判“源”意识、从系统层面批判一体化障碍和从方法论层面批判一维阐释之局限 ,旨在重构电视文化研究的理性深度和多元品格 ,重塑学人自信。  相似文献   

6.
电视是大众传媒中最适合农村实际,最贴近农民生活,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改变、提高农民素质的媒体。调查研究表明电视是全国各地农民接触最多的“第一媒体”,因此电视媒体是唯一能够进行城乡比肩的大众媒介,但形式上的“平等”(主要指受众媒介接触层面而言)并不能掩盖传播效果实质的差异。由于城乡电视媒体发展的极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电视传媒事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美学的本质属性与特征集中体现在电视纪录片上。本文上篇已就电视纪录美学的一般特征作了某些阐述,本文下篇将着眼于电视纪录片,从电视纪录片的创制与传播中,就其社会功能,品格与境界,思维与表达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索。四、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电视纪录片,如同其它电视产品一样,它的“美”绝非一种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超然”的美,而是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文化传播是电视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 1、电视在传播媒介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着.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尽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以其形象、鲜活、直观、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等特点,依然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公众最为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据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CDC)课题组在江西省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从全省受访者的接触频度看,几乎每天看电视的人接近三分之二,高达65.4%,其中,稳定观众在所有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接近九成。有研究者甚至将电视的这种地位称为“电视媒介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9.
刘天娇 《新闻世界》2010,(12):62-63
近年来,“电视娱乐化”开始进入中国的媒介研究领域并日益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分析了电视娱乐化现象的本质,研究了应当如何解读和使用“电视娱乐化”概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菲  陆地 《现代传播》2005,(6):90-91
一、倾斜的“二元”媒介市场中国和西方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国的时候,都曾提出过“二元”的概念。在这些研究中,有的是从社会结构着眼,有的是从经济结构入手,有的是从文化结构分析,有的是从地理结构探求,内涵不尽相同,但是,学者们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城市中国”,一个是“乡村中国”。其实,如果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的这种“二元”结构更典型。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文化传播机构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一切文化媒介关注的焦点和传播的主要市场;人口更多、地…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11,(3):7-7
李升科肖春斌在2011年第1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说,电视媒介对青少年成长“图像建构”出现扭曲影响。这类扭曲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王玉兰 《今传媒》2005,(11X):23-24
电视作为覆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传播效率最高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所提示的“拟态环境”已经成为“软环境”,正在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跨国传播中,对受众的“现实观”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形成“社会倾向”并进而影响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的,是那些与强势经济、强势政治紧密相连的强势文化。因此,建立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全球传播视野和国家安全高度的电视传播与国家安全理论,就为电视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介事件是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传播形式,最早出现在欧美电视界,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大量采用,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电视媒介事件——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效果》一文对媒介事件产生的历史,电视媒介事件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进行了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电视媒介事件”这一传播现象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4.
电视内容资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数字技术革命和媒介生态重构为背景,提出了电视内容资产这一富于阐释力的概念,指出从节目资料到内容资产的观念嬗变,浓缩了电视经营理念和实践的一场革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电视内容资产的本质规定性、资产类属和经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发展陷入了瓶颈期。为探究怎样能使“公益+电视”产生“1+1>2”效果,促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央视《梦想合唱团》为研究对象,采用西方媒介生态学纽约学派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框架来观察公益节目如何利用电视媒介的独特性和其产生的认识论偏向进行公益传播。笔者认为,人在“媒介-人-社会”这三者构成的公益传播的交互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这股潮流实际上是在当前的电视竞争格局和大媒介环境下,地方电视媒体面临巨大压力之下的一种“求生存”策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和精神品格并未得到深入的挖掘,这类新闻至今仍面临着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误区,因此很容易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渐行渐远。本文试图对电视民生新闻所标榜的“民生”、“人文关怀”、“三贴近”等概念在当下的本质内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7.
电视资本运营中的政府行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资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受到不公正对待,使我们的经济建设遭受了挫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资本这一范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已成为联结生产要素,配置社会资源,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性因素。在我国现行条件下,电视的资本运营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资本运营方式,应区分非经营性资本和经营性资本。既要大胆前行,又要循序渐进。引导电视资本运营良性发展,使国有资产的资产结构在全局范围内优化,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电视业总资本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家族中的成员,后来居上,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在新闻领域的主流地位已被电视的兴起而动摇,电影在娱乐方面的吸引力,已经受到电视的强烈冲击,广播虽然与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同有快速的优势,但由于其只能听不可见面逊色于电视。因特网的迅速崛起,虽然对电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要超过电视的影响,却还需要时日。电视是一个令人眼花乱的“魔盒”,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电视获得了巨大成功,电视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  相似文献   

19.
江玮  蔡尚伟 《声屏世界》2004,(10):47-49
最近20年来.全球媒介市场的联盟与并购在规模和资本额度上不断地刷新记录。为与强大的国外传媒集团抗衡。日益全球化的中国电视业也掀起了它的资源整合浪潮。但是.中国电视仅仅把做大做强的目光停留在电视台,却忽略了中国电视的重要一翼——民营电视。从“民营”的实质看。“民营”是一种灵活有效的经营方式,民营电视是作为政府或国家直接经营的国营电视即我们常说的体制内电视的另一面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