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它的前身叫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于1750年为他母亲庆祝六旬寿辰而动工兴建的,直到1764年全部完成。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漪园也同时被毁。 1861年咸丰在热河行宫病死,同治继位,年仅6岁。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她与恭亲王奕訢等设计杀死摄政大臣载垣、端华、肃顺,发动“辛酉政变”后,在“垂帘听政”的名义下,大权独揽,成为实际掌权者。1875年同治皇帝病死,那拉氏  相似文献   

2.
1899年,端郡王载漪,因他的儿子溥(?)被西太后立为大阿哥(皇储),准备取光绪帝而代之,又在1900年极力怂恿西太后利用义和团向西方列强开战,成为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个人生父是谁?一些书只介绍了他的祖父,对他的生父没有涉及。据《清史稿》交待:“载漪,奕誴第二子。出为瑞郡王奕誌后”,“瑞怀亲王绵忻,仁宗(嘉庆)第四子,子奕誌无子。”咸丰十年,命以誴亲王(即奕誴)子载漪为奕誌后”,“光绪十五年,加郡王衔”,“二十年,进封端郡王”。这就是说:端郡王载漪的生父是惇亲王奕誴,而后出继给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誌为后。载漪的孙子毓运在《“废黜出宫”以后的大阿哥》一文中也明确指出这点。关于载漪出继给端亲王绵忻的原因,毓运说,因西太后看到载漪“自幼好武,在率领八族子弟组成的神机营时显示了一定的‘才干’”,“为了培养一个掌握兵权的贵族作为自己的心腹,于是就看中了载漪,并想早点把他封王。但是,由于载漪之父——惇亲王奕誴仍然在世,一个王  相似文献   

3.
论载漪     
在义和团运动短暂的高潮阶段,端王载漪曾经是慈禧太后一人之下,居后党核心地位的权势人物。研究这一段历史,载漪是一个不可轻轻放过的重要角色。载漪(1856—1922年),为咸丰皇帝之侄,惇亲王奕誴之子。1860年,他过继给瑞郡王奕誌为嗣子,封贝勒,1889年加郡王衔,1893年为御前大臣,1894年晋封端郡王。1900年  相似文献   

4.
答:清政府谋求和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签定和约的活动,早在义和团还在天津、北京等地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1900年7月7日,天津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那拉氏即命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井兼程北上,主持对外事务,准备向帝国主义投降议和。17日,李鸿章离粤赴沪,21日到达上海。其时,天津虽为寇军所占,但北京尚在义和团控制之下。李鸿章认为议和之机还未成熟,使以“盛暑驰驱、感冒腹泻”为由,滞留在上海以观风色。他一面向那拉氏提出“义和团是匪非民”,祈其“痛加剿洗”,一  相似文献   

5.
一从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时期,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洋务”二字,似乎由“夷务”二字演化而来,是与外洋有关的一切事务。倡导洋务运动的,是由部分王公贵族、地方督抚、买办商人、地主士绅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洋务派别。决定洋务运动性质和方向的,是其中的满汉军政要员,如奕訢、奕譞、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这些军政要员虽然出身、阅历、权势和识见不尽相同,但在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等方面却基本  相似文献   

6.
明神宗年间,由于“争国本”一事,神宗与大臣们就长子的册立问题进行了将近三十年的斗争。而这一事件最终以神宗长子常洛继位结束。争国本从表面上看来是皇位继承问题,而事实上却反映了皇权的受限以及大臣的利益纠葛。  相似文献   

7.
《新疆教育》2012,(19):F0002-F0002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是西城区一所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高中部位于什刹海西侧柳荫街27号,初中部位于鼓楼西大街148号。高中部东临恭王府,西接庆王府,是康熙皇帝第十五子愉郡王的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醇贤亲王奕赧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袷为嗣,承袭贝勒爵,搬入府内,故称之为“涛贝勒府”,是一座清代皇家的显赫庭宇。  相似文献   

8.
鼻子出走记     
夜静悄悄的,躺在床上的我,进入梦乡……约翰王国是—个山青水秀的王国,在国王约翰的领导下,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但10年后,王国却变了个模样。10年后,继位国王迈克不听大臣们的忠告,大建工厂。工厂不断排放烟尘废气,约翰王国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污染国。”  相似文献   

9.
“五子登科”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画和祝颂词,后又演化为“教五子”、“五子夺魁”、“五子高升”等意义相近的吉语。元顺帝时大臣脱脱(字大用)主修的《宋史·窦仪传》中记:宋代的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窦禹钧年过而立尚无子,一日梦见祖父对他讲,必须修德而从  相似文献   

10.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武帝、魏文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根据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  相似文献   

11.
(一) 一九○○年六月,清朝的大臣刚毅向叶赫那拉氏提出利用义和团以抗御外国侵略者的建议,得到以那拉氏为首的清王朝的默许,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于是义和团运动很快席卷全国,波浪壮阔。这直接触犯了英、俄,日、德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他们肆无忌惮地联合起来向中国进犯。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崇洋迷外,  相似文献   

12.
活在当下     
汉宣帝继位之初。下诏想把祭祀汉武帝的“庙乐”升格,不料却遭到了长信少府夏侯胜的反对,丞相、御史大夫等公卿大臣们马上联合上了一道奏章。弹劾夏侯胜“大逆不道”。顺便把不肯在奏章上签名的丞相长史黄霸也以“不举劾”的罪名一道上报给了皇帝。于是这两个人被一起逮捕下狱,判了死罪,等待处死。  相似文献   

13.
年糕的传说     
传说,公元前484年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夫差一意孤行,不听大臣伍子胥“联齐抗越”的正确主张,反而发兵攻打齐国,当夫差班师回朝那天,满朝文武都到城外去迎接。伍子胥预料到自己将有杀身之祸,便悄悄地对几个亲信说:“我死之后,如果国家有难,老百姓没有粮  相似文献   

14.
活在当下     
汉宣帝继位之初,下诏想把祭祀汉武帝的“庙乐”升格,不料却遭到了光禄大夫夏侯胜的反对,丞相、御史大夫等公卿大臣们一阵惶恐。胆敢反对皇上的诏书,这还了得?马上联合上了一道奏章,弹劾夏侯胜“大逆不道”,顺便把不肯在奏章上签名的丞相长史黄霸也以“不举劾”的罪名一道上报给了皇帝。于是这两个人被一起逮捕下狱。判了死罪,等待处死。  相似文献   

15.
雪莉 《中学生天地》2007,(12):34-34
康熙皇帝在继位执政60年之际,举行"千叟宴"庆贺。在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后,感谢孝庄太后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大臣和  相似文献   

16.
明神宗年间,由于"争国本"一事,神宗与大臣们就长子的册立问题进行了将近三十年的斗争,而这一事件最终以神宗长子常洛继位结束。争国本从表面上看来是皇位继承问题,而事实上却反映了皇权的受限以及大臣的利益纠葛。  相似文献   

17.
晚清王朝的奕沂,既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又是洋务运动的执行者,故称之为洋务运动总管,是当之无愧的。这篇文章,拟对奕沂的生平,作一简略的述评,提供海内外同仁讨论指教之! 道光宠儿几入帝选奕沂出生于1833年,是道光帝的第六子。道光帝虽有九个儿子,但心目中认为可以继承帝位的只有奕沂和四子奕泞二人,奕沂才貌出众,少年英俊,道光十分宠爱,一心想立为皇储,但奕泞长奕沂两岁,在诸子中居长(前三子均早殇),又是宠妃全贵妃所生;在两子中究竟立谁为皇储,道光颇费踌躇,决心难下。后经几次考察,才最后决定立奕泞为皇太子。1850年3月9日,道光帝驾崩后,奕  相似文献   

18.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泥阳(泥阳故城在今甘肃宁县)人。仕魏为宏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封鹑觚男(鹑觚即今甘肃灵台县)。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受禅,他是佐命大臣之一,进爵为子,追封清泉侯。傅玄是魏、晋之际的一位重要的文学家、政论家。他的著作甚富,但是唐以后散佚很多。明代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清人严可均用了很大的精力从《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北堂书钞》以及《三国志》裴松之注里钩稽出傅玄的文章六卷。前两卷收赋五十多篇(残篇较多),“表”、“疏”、“议”、“序”、“铭”多篇。后四卷即为《傅子》,有较完整的政论文章二十三篇和史评等各类史料数十条。可见《傅子》是以政论为主体的杂著集子。傅玄的诗作,以  相似文献   

19.
满族入关后规定:只有显祖宣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始称得为“宗室”,以系金黄色带子为标记,故又称“黄带子”。对其伯叔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因以系红带子为标记,故称“红带子”。在宗宝中,有“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之分。近支皆有“辈数”可考,康熙以下之子孙,行辈命名用“弘、永、绵、奕、载”五字的。至道光七年,又续拟了“溥、毓、恒、启”四字;咸丰七年再续拟“焘、阅、增、祺”四字,嗣后各宗室子弟都依照此辈数命名。近宗室还有“带偏旁的”与不带“偏旁”之分,如道光、咸丰一系的弈訢等,偏旁皆从“言”部;载洵、载涛,偏旁皆从“水”部,溥仪、溥伟,偏旁皆从“人”部;下面毓字辈旁皆从“山”部,这都是“最近支”的宗室。而庆亲王弈勘,虽是奕字辈,但奕字下不用“言”旁。说明他虽是“近支”,但非“最近支”,因为庆王府这一支是由乾隆支派传下来的,奕字辈偏旁从“力”部,载字辈偏旁从“手”部,溥字辈偏旁从“金”部。这样,根据某人名的偏旁,就可以知道某人是某一个支派了。  相似文献   

20.
“五子登科”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画和祝颂词,后又演化为“教五子”、“五子夺魁”、“五子高升”等意义相近的吉语。元顺帝时大臣脱脱(字大用)主修的《宋史·窦仪传》中记:宋代的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窦禹钧年过而立尚无子,一日梦见祖父对他讲,必须修德而从天命。自此,窦禹钧节俭生活,用积蓄在家乡兴办义学,大行善事。以后,他接连喜得5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窦僖。窦父秉承家学,教子有方,儿子们也勤勉饱读,相继在科举中取得佳绩,为官朝中,在渔阳古城传为佳话。“五子登科”的由来@游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