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唐代的美术之所以得到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分不开的。唐代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当中辉煌的时代,在中国和亚洲的历史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当时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一些开放政策,采用北朝以来的均田制和隋朝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也因此趋向稳定。“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经济基础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也就象马克思所说的一样:“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晚年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集中体现于其晚年的5封书信中.恩格斯抨击了"经济决定论"等观点,强调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分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3.
用交往行动理论来指导并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是哈贝马斯人生的一大抱负。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科研背景,哈贝马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劳动”和“类的历史”两个基本概念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两个基本假说的批判性考察,构建起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综合经济基础论"是杨献珍提出来的对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性质及相关理论问题认识一种观点,它所运用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生产关系的正确界定,提出的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主张,阐明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渊源和理论的基础,也构成客观认识中国行政环境核心部分--社会经济环境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人类社会现象,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最终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同时它也...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晚年所写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五封书信,起源于驳斥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扭曲和误解,澄清人们的思想误区。在信中,他系统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关系不是历史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社会历史发展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以及历史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思想。其当代理论价值有助于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新形态,推动唯物史观中国化新发展,探索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模式;实践价值有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以及对走中国道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上层建筑应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曾经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教育事业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环节,也应发生革命性转变,本文就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一些见解。一、成人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一大批学有专长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讲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专题时,遇到了不少提问,例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原来和我国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度,为什么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台湾从1949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比大陆快?现在需要不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等?为了回答这些深层次的疑难问题,笔者看到不少文章较多地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文章在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符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历史科目试题,我们发现高考中的历史学科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题目题型的智能化趋势加强;考查思维能力的题目分数比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察加强,内容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高考试题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对中学教材的直接表述,而是根据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