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数学教师,要有意识、有目标、有依据、有计划地在课堂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数对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先厘清数对确定位置的"三性",为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做好准备;然后演绎好数对的"三性",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是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为本"提高到"以人为本",作者从实践出发从五个方面研究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新一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确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本次新课改的灵魂与核心,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较大的困难。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需掌握三个具体策略。一、创设情境整合策略创设情境整合策略就是指教师针对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初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整合、深化、创新和超越,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既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生长",又注重语文学习的"培育",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让学生进行自由自在的、以自己为主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互动式探讨、引导式解决,并用人工的方式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其更好学习语文、成就语文。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既是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加强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引"与"导",通过改变学生以及家长的认识,指导农村初中生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7.
金刚 《中国教师》2023,(3):71-75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统整优化的设计活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等理念。纠正传统“流程式”教学设计重流程、轻过程,内容多、目标少,方法多、解决少的偏向。倡导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整合知识、技能,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手段,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出“结构化”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多注重语法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这一单维目标的教学已被证明不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背景下,如何把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起来并落实到语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取语法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与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刘青 《亚太教育》2024,(2):15-18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要求加强青少年的政治认同,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的教学中整合教材内容,用“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四个关键词引领教学,对法律案例进行归纳和整合,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现今教学的一大难题。必须认识到,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所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三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的三维教学目标,探讨三维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整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治教学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和方法为桥梁,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贯穿始终,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情境的不同,选择探究—合作、自主—合作、接受—分析等整合策略,落实思想政治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是高等学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关键,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在"大思政"格局之下,笔者从"95后"个性多元的现状入手,探索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与提升的有效方法路径。通过将其渗透在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达到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当代"95后"大学生的创新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问题式教学要求体现学科本质,并在明确的主题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一课为例,探讨问题式教学中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目标的转变,对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再设计,即在确定教学主题和情境、拟定教学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并对目标中的关键学习过程按照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标准进行差异化标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48):112-113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已由传统的注重知识性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若单凭传统的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必是不可行的。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传统的数学内容转向数学过程,也就是说,转变传统的单纯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做"中"学"。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整合这三个方面, 使之融为一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就低段阅读教学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策略之一:立足文本、学生,科学整合“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体现课程的整体功能,是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不同学…  相似文献   

16.
"三真课堂",即"真实任务驱动、真实情境体验、真实探究学习"的语文课堂学习全过程,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整合学习目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真实探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更多的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当然,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变革,都要把尊重写入课堂愿景,把读懂学生变得更为具体。期望,"三真"课堂,能真正成为惊起语文教学变革的"黑天鹅"!  相似文献   

17.
在“三维”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过程和方法”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和和价值观”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动力戈激励力量。每一阶段的语文素养都是该阶段“三维”目标与“四面”目标交融渗透、螺旋上升而综合形成的。其中后一阶段的语文素养是在前一阶段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而且是前一阶段语文素养螺旋上升的结果,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生长性。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巧设"主线式"情境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三维目标:一体三面,不可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教学设计,对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大都分而述之,把三维目标割裂成三个部分的目标,即所谓"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样做,似乎不能责怪老师们。因为,课程标准本身对何为"三维目标",既没有展开阐释和准确界定,也没有清晰地告知老师们如何操作或者说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它、如何运用它。或许,"三维"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本就不好表述,三  相似文献   

20.
语文"双基"重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但也会导致知识灌输、纯技术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倾向。语文三维目标的提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期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忽视三维目标是个整体,将其割裂为并列的三类目标或三项目标,以及过于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转变:课程即问题、教学即研究,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适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和国际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