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该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建构性是好课在科学规律上的体现;生成性是好课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元性是好课判断中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讲,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组织得当,教学方法选择贴切,教学评价完善,注重学生的学情,知识的能力性和教师的完善性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上好每一节课.  相似文献   

2.
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一堂好课的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在理论上与实践中人们又无时无刻不在描绘和构建个人对于一堂好课的理解.而对于一堂好课的理解彰显了个体对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本体理解、价值定位和实践追求.从前科学概念、课堂水平分层和教学实践观等三个维度来审视课堂教学活动,对一堂好课的理解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的教学观念在转变,教学方法日趋合理,"好课"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在现阶段,怎样看一堂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谈谈自己对"一堂好课"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好课无标准     
常有老师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应该符合五个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认为,所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这本是一个伪问题。就某节具体的课而言,好课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古人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无定法。好课要依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符合本课中陈怡老师所讲的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编写教案、试讲的统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大凡精彩演出的幕后都饱含辛勤的准备与排练,讲课亦如此.要想吃桃子必须先栽桃树,要想讲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好课无标准     
常有老师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应该符合五个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认为,所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这本是一个伪问题。就某节具体的课而言,好课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古人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无定法。好课要依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符合本课中陈怡老师所讲的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蹇学文 《现代语文》2005,(10):124-124
好课的概念是什么?所谓"好课"就是教学的优化或最优化.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堂好课,即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而持续最优化的程度.可以这么说:"好课是以科学为基调,以艺术为旋律的美好乐章,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标准的确定可以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依据和方向。同样,确定好课的标准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那么,对于科学教师而言,究竟什么样的科学课才是一节好课呢?1.教学节奏轻松不累。一节好课,肯定是听着有味道,不觉得累,并且让人意犹未尽、听了还想听,反之则不能称为好课。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节奏。教学节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经过严密组织和认真提炼而创造出的教学艺术的动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速  相似文献   

10.
顾峰 《上海教育》2008,(5):46-47
2007年,注重教学五环节的落实,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是上海教育界的共识。本刊就此发表了一系列报道,介绍上海各区县、学校的有效经验和积极思考。新学期第一期的“话题”聚焦上海市青浦区整个区域层面的教学经验和做法,而聚焦点是教学的核心:实现常态课的优质。 青浦区作为“青浦试验”的发源地,教育教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近年来,上海市教研室对青浦区开展教学视导的结论是:“听课评价中的‘好课’与‘较好课’达82.3%,而且没有‘较差’的课。”青浦区常态课中八成以上的好课来自哪里呢?答案是:好课来自实实在在,好课来自不断创新,好课来自教师、校长与管理者坚持不懈的观察、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认为一常好课应该做到"五实",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其中充实的课就是要求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的效果,否则就不能算好课.怎样才能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呢?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对教学工作的反思,谈谈自己对提高课堂效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好课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方案,但好课不需要将课堂封闭在某个流程的固定式教案中.因为好课更重视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蕴含在教学互动中的课堂生成.下面结合一节教学实践课一第1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课),浅谈我们关于“好课无定案、大课求无痕”的部分感想.  相似文献   

13.
课堂对于大学具有核心地位,学界大师们对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常有论断,视角虽有不同,观点实多聚焦.一堂好课应该是精神的享受,知识的盛宴,交流的舞台,切磋的论坛,思辨的场地.好课凝魂,好课新体,好课聚气,好课发力,好课乃“精气神”之焕发蓬勃,乃关注人之终极价值,因而使得大学机体健康强壮.  相似文献   

14.
审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要问怎样的课才算是理想的课或好课?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21,(1)
关于好课的8个观点:充分利用课文,有效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课是好课;非常重视"语言学用"的教学的课是好课;教给方法,训练技能的课是好课;教学思路明晰的课是好课;课堂提问简洁的课是好课;集中教学视点,增点训练力度的课是好课;教材处理既得体又得法的课是好课;提高效率意识,崇尚教学技艺的课是好课.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数学好课标准这一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也产生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不过,细致研读相关文献却发现,不少关于数学好课标准的探讨只是泛泛而谈,忽略了学科和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诸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科学、板书清晰、重点突出、真实有效……这些自然是好课应该具备的,但是这些标准显然没有反映数学课堂与众不同的特征.研究数学教育问题需要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还得考虑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数学好课标准的探讨应该立足于数学,尽可能地反映  相似文献   

17.
一节好课能够诱发学生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打造好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在“三个理解”的基础上创设可以揭示问题本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教学品质,落实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贺丹 《考试周刊》2013,(31):177-177
<正>一、好课的标准吴永军在《当代教育科学》中提出: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该体现为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建构性是好课在科学规律上的体现;生成性是好课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元性是好课判断中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角度分析,好课的具体标准包括: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第九届高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以推动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目标,引导教师明确好课的标准.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追求每节课都有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才能上好课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提出教师要上好课,就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适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就要把关注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师是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还需要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