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现实需求。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市场份额和边界的调整。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金融风暴”。如何对外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外报道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报道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演变及其应对时要把握好“度”,以避免出现对形势的误判。  相似文献   

3.
正该书对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作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崛起之后,中国已经进入到寻求将经济力量转化为全球影响力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权力争夺将主导21世纪。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舆情对中国的关注急剧上升,报道重点、关注领域和报道倾向都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2010年,随着新浪、腾讯微博等社交媒体在国内的迅速兴起,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时效与深度竞争已明显加剧,海外关切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民间舆论、官方舆论与海外舆论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话语权竞争愈发激烈。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就业压力高涨、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中国外文局召开了2009年度经济报道选题策划会,就今年经济报道的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局属中国网、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新星出版社以及北京周报社、今日中国杂志社、人民画报社、人民中国杂志社和中文期刊中心、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业务领导、部门主任、业务骨干等共6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8.
武闽 《对外大传播》2011,(11):32-33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带来西方涉华舆论的明显改善,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有效应对之策成为中国传播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就跨文化交流在中西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面对美国全球传播的最新进展,如何打造中国全球传播体系的问题采访了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USA)终身教授贾文山。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速,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位,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器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对外经济报道主要靠英语,但从语言的使用范围、人口数量以及覆盖的经济区域来看,西班牙语的运用值得引起更大重视。源于欧洲的西班牙语,因殖民历史等原因,是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使用人数近4亿,主要集中在拉美地区和美国的西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APEC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成果最丰硕的会议之一,对于中国以及中国在亚太和全球的地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北京为保障会议顺利进行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到中国提出本次会议的三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再到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多个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频频遭遇困境,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为我国发展国际经贸关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成为我们对外报道的重要任务。然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经济报道一直是我们的一个软肋。我们一般存在不能及时发声、不知如何发声、不知如何放大声音等问题。本文拟结合新华社针对中欧经贸摩擦的典型对外报道案例,探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学界业界普遍将美国媒体视为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但在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一些美国媒体的价值选择与舆论倾向始终以其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诚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了美国媒体免于政治权力干涉的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但它却并没有规定媒体和政治权力之间究竟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也没有规定政治权力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大部分美国媒体往往对美国政府既定的外交、国防等主流论调予以支持及认同,只会在某些涉内政的细节上提出批评和异议。从2020年美国媒体涉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涉香港暴乱报道等都能明显看出,一些美国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经常因国家利益站位而背弃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大肆采取双重标准,继而服务于军事战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际战略等的需要。研究发现,其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议程设置、话题选择、文本叙事、报道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析次贷危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自全面爆发以来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全球经济的走势,使得全球经济增幅的预期从原先的5.2%下调为4.8%.此外,它还导致许多国家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而中国经济也勿庸置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文章由此对中国汽车行业这一细分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财富》(Fortune)杂志由美国人亨利·卢斯于1929年创办,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由《财富》杂志主办的《财富》全球论坛,旨在把全球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政策制定者和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面临的难题。该论坛每16至18个月举行一次,自1995年创办至今,分别在新加坡、布达佩斯、曼谷、巴黎、华盛顿、上海、香港等地举行过,此次在北京举行的论坛是第九届,也是《财富》全球论坛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世界媒体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媒体也着实火了一把,但热闹终归于平静,这次论坛到底给双方带来了什么?论坛主办方有哪些感言?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该论坛驻中国首席代表、CNN驻北京分社社长吉米。吉米(JaimeA.FlorCruz),菲律宾人,1971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34年,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是西方记者中的中国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在西方媒体强大的话语权之下,"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层出不穷。以2017年12月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发布的"锐实力"报告为例,该报告指责中俄大力发展锐实力,借助人文交流、媒体机构扩张等进行渗透,以在目的国提升政治影响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是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按照他的定义,"硬实力"是一国利用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强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07,(2):63-64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举行;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召开;世界经济论坛首届全球行业峰会在中国举办;中美两国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会议在华盛顿和北京分别召开;首届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暨全球成长型企业年会在大连举办。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对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判断、全球科技创新的周期变化、全球产业结构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再平衡调整,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所面对的外部风险等方面,分析了本轮经济复苏过程中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中国作为此次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G20中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而中国近年来在参与全球治理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中越来越积极主动的姿态,更使国际社会展开了中国将如何利用G20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全球经济治理多边平台发挥影响力的广泛讨论。与此同时,中国为迎接杭州峰会在积极行动。就在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美经贸关系又成全球关注的热点,坊间对中国企业投资美国也多有期待.1月6日,正在美国"探路"的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出席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午餐会致词时披露,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企业对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44亿美元,为美国经济复苏和保障就业作出了贡献.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眼下中美日益增多的共同利益的大局基础上,在合作始终是中美关系的主流框架前提下,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