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时期慎用药 女性的子宫内膜会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在经期及月经来潮前几天,女性应该避开一些药。如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在月经期间服用容易引起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及经血量异常;阿司匹林会使月经量增多;香豆素、肝素、溶栓剂等抗凝药不宜在经期使用,否则可能引起大出血。此外,经期还应慎用阴道栓剂。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 ,种类较多 ,临床上多数可引起痛经、不孕等诸多症状。现对我院 4 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病理活检做回顾性分析 ,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与体会。1 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 1992 .1~ 2 0 0 1.12月子宫内膜异位切除之标本 4 98例 ,常规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 ,临床资料由病理申请单及询问病史所得。2 结果2 .1 临床资料  4 98例子宫内膜异位中 ,312例异位至子宫体 ,16 9例异位至卵巢 ,6例异位至宫颈 ,异位至输卵管、盆腔淋巴结、子宫韧带各 2例 ,异位至腹部手术后疤痕、肛门旁皮肤、脐部…  相似文献   

3.
孕产QA     
张峥程 《母婴世界》2008,(10):38-39
孕巧克力囊肿是否影响怀孕Q我现在检查有34×29×228mm大小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以后怀孕?——姜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就是卵巢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每来一次月经均有可能增大、破裂,造成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不孕。乘现在囊肿不大,还是尽快生育为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其它部位.该病在过去属于少见病,且由于其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又没有较好的确诊方法,故常造成误诊,常在久治不愈时才考虑到"子宫内膜异位症".又因为该病病程长,而且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7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的问世与应用,该病的阳性诊断率明显提高,使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成为常见病.经过调查统计,绝大多数的患者,发病与妇科宫腔手术操作有关,因此,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预防乃是降低该病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女孩到了青春发育期,随着子宫、卵巢的成熟,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约28天左右,子宫内膜就要脱落一次,脱落的粘膜和脱落时产生的血液经阴道排出体外,这就是月经。每次月经提前和推迟7天左右均属正常。一般经期持续3~7天,出血量以第二、三天为最多。正常的月经血为鲜红,有特殊的腥味,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由于月经会给女孩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所以卫生保健工作更是不能忽视。 保持清洁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脱落而形成伤口,阴道内酸性分泌物被月经冲淡,此时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结核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6年来两院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13例病人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13例均为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常被忽略,对伴有月经异常的病人应考虑做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结论:子宫内膜结核是女性生殖器结核中的主要部位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盆腔出血和全身的某些变化,使身体抵抗力降低。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指妇女在月经提前、退后或先后无定期的现象。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多数和是28~30天,提前或退后7天内仍属正常,应注意心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的良性疾病。内异症的药物治疗可以使病灶部分暂时性消退,不能吸收或愈合。异位的内膜与治疗前一样,始终都具有代谢活性的再生长潜能。只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旺盛,疾病复发就是可能的。因此,内异症治疗的目标应该致力于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育能力,延缓症状复发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有效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方法:应用LIGIQ4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阴道检查36例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并观察病变处血流阻力指数。结果:有效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宫颈内膜息肉、黏膜下小肌瘤、内膜增生过长。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所提供的二维及血流信息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我院对1990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27例进行了分析,其发病率占同期妇科腹部手术的11.1%。发病年龄以31—45岁居多,占8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并非特异性,常被误诊.我院术前误诊率为57.15%;故提出应提高诊断率.本文对发病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上升与人工流产的广泛施行有一定关系,此外,还与宫腔操作史等有关.说明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重视。在治疗上手术可做为主要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病变轻重,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中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她们的兴趣爱好,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以及达到育人、健身的终身受益的目的,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在这个年龄段里,由于女性的第二性征的出现,使音调变高、骨盆增宽、皮下脂肪丰满、出现月经。女生在经期由于子宫及盆腔充血以及性腺分泌的作用,出现腰酸、腹胀与腹部下坠等轻度不适,全身无力,头晕、发困、容易激动等现象。所以行经期间整个身体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不仅是她们生理上发生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时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作用.方法:采用EUSA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服用血府逐瘀胶囊前后的血清EmAb的OD值.结果:治疗30天后EmAb的P/N值为2.43±0.11,60天后为P/N值1.71±0.09,90天后P/N值为1.65±0.08,均高于治疗前(2.65±0.13).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够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P/N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并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6例,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既可以明确诊断,又能够定位取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或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这样既可以治疗彻底,又可以保留完整的子宫,根据年龄及激素水平给予适当的激素治疗既可以有效防止复发又可以防止恶变.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能同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在子宫腔内表面以外的部位生长 ,约占生殖年龄妇女的 5~ 2 0 %。本病患者在不孕症中占 2 5~ 4 0 % ,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避孕人群的不断增加 ,该病发生率明显在上升。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 ,应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经期腹痛剧烈、肛门坠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孕等症状。  笔者近年来自拟脱膜汤对此症加减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现推如下 :  方剂组成 :人参 10g、黄芪 30g、灸术 10g、茯苓 10g、归尾全 10g、赤芍 10g、白芍 15g、生地黄6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经验,采用对2003年7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妇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得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产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因此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手术操作要精细,术中要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要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7.
多氯联苯(PCB)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分析了PCB31对原代培养的异位内膜基质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PCB31不影响细胞增殖,而高浓度则抑制细胞增殖.PCB31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环加氧酶COX~2的表达,白介素ILlp和IL8的表达也上调.酶联免疫结果也证实PCB31上调白介素的分泌.综合以上,PCB31可通过上调发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内异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发现数个Bcl-2基因家族成员。主要有Bcl-2、Bax等,它们调节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与子宫内膜增生、癌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和Fhit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Fhi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加,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而且Fhi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Livin和Fhit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Livin和Fhit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痛经怎么办?     
有些少女在月经期间会感到下腹部阵阵绞痛,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甚至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等现象,这就是“痛经”。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们来说,痛经一般发生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引起痛经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体质因素;不注意经期卫生;少女子宫发育尚不完善;经血外流不畅。以下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①放松心情,消除精神上的负担,减少紧张情绪。②注意经期卫生。③散散步,或试着做做轻微的运动。④用热水喷头在肚子或腰上淋一会儿。⑤在肚子上捂一个热水袋,静静地躺在床上。⑥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按摩。⑦确实痛得不行时,可以适当服用止痛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