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干预者,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而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学校应该对辅导员进行积极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恢复管理,降低他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平安校园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历创伤事件的个体不仅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且也会体验到创伤后成长(PTG)。作为创伤后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反应,PTSD与PTG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的,它们往往共存于创伤后的人群之中。从整合-比较的视角对两者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在创伤后的短时间内,PTG作为一种策略,可以缓解PTSD;在创伤后的长时间内,PTG作为一种结果,可以由PTSD转化。PTSD与PTG既分享着诸如创伤暴露、核心信念挑战和恐惧等共同的因素,也可能被诸如侵入性反刍和主动反刍等因素所影响,甚至社会支持对两者也可能产生"双刃剑"的作用。从PTSD与PTG的影响机制角度看,两者产生的认知机制不同,但是两者产生的情绪机制类似;社会支持通过认知活动可以缓解PTSD,并促进PTG;社会支持通过降低情绪的表达抑制能有效地缓解PTSD,但不能促进PTG。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出现与创伤事件发生前后的社会性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人际创伤与社会支持两个方面,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社会性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的延迟或延长的反应。本文主要从PTSD患者的认知、情绪及情感、人格方面进行综述。根据最近的研究,文章认为创伤后成长是可以被研究者进一步探讨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青少年都经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性创伤,这种创伤会给个体造成短期应激障碍、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焦虑和抑郁,对此,学校应重视并开展创伤教育。创伤教育的内容包括韧性教育、创伤后成长教育、认知策略教育、逆境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起源、概念、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病因以及治疗方法,来增进人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了解,以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提供更密切的关注与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重大创伤事件发生后,我们更多关注创伤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忽略了个体存在积极应对创伤事件的能力。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指在遭遇重大的创伤事件后,个体对抗创伤事件的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积极变化。本文从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到成年期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本研究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对目前存在的针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心理剧疗法是团体疗法的一种,是适合儿童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心理剧疗法的主要特点、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运用于治疗儿童创伤后应激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游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游戏治疗是适合儿童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游戏治疗的基本方法。绘画、互说故事、玩偶游戏、棋类游戏等,及其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