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时代,教师要跳出传统思维,更新教学观念,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真正在"学"字上下足工夫。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目标参与学习,通过学生自学、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乐学、愿学,让课堂充满质疑、讨论,让课堂更互动、更灵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借助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传统模式下的学习是建立在对人的依赖性、受动性和客观性基础上的,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依赖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能学"的基础之上,再引发其"想学",教其"会学",以便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责任感,从而"坚持学",从"要我学"彻底地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姚军林 《甘肃教育》2014,(23):106-106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题促学,以学促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那么,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问题要有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才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学楼正前方的正六边形花坛,提出这  相似文献   

6.
"苏式课堂"在基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下,树立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再学"的核心思想,要求强化课前"预学",细化课中"导学",优化课后"辅学"。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的导入是这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导入方式并运用于课堂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使所学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外,教师别具一格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这个主体被忽视,课堂教学呼唤改革。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少教多学"落到实处。一、目前教学的现状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教,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重在知识的接受。"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中得到乐趣。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教学的首位,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英语教学充满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教学导入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用三五分钟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导入具有"催化剂"的作用,运用得好,能够为上好新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性,使教学有完美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永恒的话题.如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相似文献   

12.
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多元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究的兴趣1.采取多种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风格等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增强学生自信心;要善于创设精彩的导入环节和使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巧用社会可见资源,教育事半功倍,效果胜于枯燥说教;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积累丰富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语言,融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还要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式课堂提出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以概括为不教之教,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它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活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认知兴趣和主动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将苏式课堂的理解渗透在我园的音乐教学中,从而使幼儿更喜欢音乐,更自主地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自主精神,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理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通过自身的学习的"输入",向学生课堂"输出",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练习的兴趣,使体育课堂丰富多彩,在小学生的心里埋下追求体验学习过程兴趣的种子。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中物理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不再成为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课堂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积极  相似文献   

17.
王学忠 《甘肃教育》2014,(23):57-57
正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索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力。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如果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知识。由于数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学生经常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取适宜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真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  相似文献   

18.
有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既有"教"的活动,也有"学"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教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灌输式教学变成自主式探究,把学会知识变成会学知识。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辩证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较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策略设计,注意教学翻转技巧,才能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实现"先学后教",最后达到"不教而教"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