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陈白夜同志的《“白日”与“红日”》 (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写道:“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除‘雝雝鸣雁,旭日始旦’(《诗经·匏有苦叶》)和‘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卷阿》)以外,都是以单音节词‘日’的面目出现,如‘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诗经·伯兮》)‘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诗经·君子于役》)等等。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2.
%%1:bE 一深切地中板稍慢(§杰3‘i 3’2’·i杰l 3’2。3。_1 2‘3·5 l 6 0§2 1 6 5 3 I 5 6垒§1 I 6…)I ;========;=====:== 一 ~———:… 一一====一一6 6佥2 3 I碴:星I避5 5 6叠7 5 I 6一I i盟I至:皇3 I叠垒I 2一都说英 雄 是 砥 柱中 流. 怎知他 也 不堪 风 耐 骤.都说英 雄 他 甘 为孺子 牛. 怎知他 也 在 浪里行 舟,6 6 2—3 I 6—6 · 6 l 5 一b’磊 l 3~ l · I 5 5—6 1 l 7—65 7 6 2 3 5 如 I 6 —6 6 I · 6 l 5 6 5 5 l 3~ l · I 1 l 2 3 I 6一一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拈出。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李渔同时人方中通《续陪》卷四《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有一节引了“红杏  相似文献   

4.
语文第三册课本第54页“语法·句子的主干”中指出:划分句子主干“碰到中心语前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当然,这一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是正确的,如:  相似文献   

5.
陈情表(李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注:“终鲜:终于没有。鲜,本指少,这里是‘无’的意思。”此解“终”为“终于”,不当。宜作“既,又”讲。王引之《经传释词》:“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曰终,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这里,王念孙谓“终”相当于虚词“既”,并谓此义由《左传》杜预注的“终,犹‘已’”引申而来。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知王念孙由动词“终已”引申为虚词“既已”。但王念孙  相似文献   

6.
张岱年先生主编之《孔子大辞典》“论语学”条曰 :“其在古代从属于‘孔学’、‘经学’ ,而未用‘论语学’之名。至近代才出现‘论语学’一词。始见于 2 0世纪 2 0年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十三章 (192 4年发表 )。 3 0年代周予同著《群经概论》 ,辟专节论述了‘论语学的沿革’。”按 :万仕国编著《刘师培年谱》于 190 5年下记载刘氏著述曰 :“《经学教科书》(第一册 )上海国学保存会编辑 ,上海国粹学报馆印刷 ,9月初版 ,3 2开 ,环筒页装 ,系国学教科书之一。”该书第二十一课、第二十八课、第三十五课 ,题目分别是“三国南北朝隋…  相似文献   

7.
聂琪老师在《语文知识》2004年7期《高中语文教材指瑕》一文中指出:“《胡同文化》一文最后有一短语‘怅望低徊’,‘望’当为‘惘’字之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武断。“怅惘”意为“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现代汉语词典》)“怅望”意为“怅然凝望、怀想”,使用频率不是太高,一般词典没有收录。但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刘有斌 《现代语文》2006,(4):101-101
在《阿Q正传》第八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赵……赵家遭抢了!’小D气喘吁吁的说。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小D说了便走;阿Q却逃而又停的两三回。但他究竟是做过这路生意的人,格外胆大,于是蹩出路角,仔细的听,似乎有些嚷嚷,又仔细的看,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络绎的将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但是不分明,他还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上段文字中两次出现了“似乎”一词,我在上课时就两个“似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阿Q听到‘似乎’有些嚷嚷,看到‘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那么阿Q究竟有没有听见‘嚷嚷’,有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9.
《鸿门宴》中有“道芷阳间行”一句,目前一些注本的解释,我觉得是欠妥贴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五册》和《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对“道芷阳问行”的注释是:“[道]取道”。又师范课本“练习”三和中学课本“思考练习”五说:“古汉语中,名词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就是用来修饰动词,作动词的状语。如‘道芷阳间行’里的‘间’,原意是小道,这里却用作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问行’就是‘从小道走’。”一些影响较大的著作如《古代汉语》(王力主编)、《古代散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道芷阳间行”句的注释,也大体如此,如:  相似文献   

10.
季刊,第20卷总第62-*期论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贡献曾长秋1-l刘少奇人生哲学思想初探………··刘邦凡]-5坚持实事求是继续解放思想——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曾天雄l-9邓小平理论是高校学生恩想道德教育的指针“””””””””””””“·‘”””…’”·‘…·‘·‘…·‘…·段录良2—l坚持实事求是继续解放思想一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续)…………………………………·曾天雄2-4学科学术研究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内容及其自我形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青岛大学韩玉德教授的《(韶 )乐考论》一文 ,是近年来《韶》乐研究的重要成果。但韩先生在文中提出“《韶》乐的制作者为帝舜乐正夔” ,笔者不敢苟同。韩先生说 :“关于《韶》乐的制作 ,古文献有较明确的记载。《尚书·舜典》引帝舜曰 :‘夔 !命汝典乐 ,教胄子。’《孔丛子·嘉言》引孔子曰 :‘夔为帝舜乐正。’……知夔确为帝舜乐正。”又说 :“《史记·夏本纪》曰 :‘于是夔行乐 ,祖考至 ,群后相让 ,鸟兽翔舞 ,箫韶九成 ,凤凰来仪…’史记索引曰‘行 ,曲也。’知《韶》乐的制作者为帝舜乐正夔” ,“知禹兴《韶》乐以庆贺舜用二十二贤臣成…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中有“宫中”“府中”两词。此为何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如此注释:“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对此,部享昌老师在《“官中”“府中”之辨》(《语文学习》2018年第12期)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宫中’指皇宫是没错的,实质上就是朝廷。那么,‘府中’又指什么呢?……‘府中’指丞相府中”。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认为“宫中:指皇帝宫中;府中:指丞相府中”。  相似文献   

13.
“东西”这是我们使用极为频繁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代,《遂雅·称谓》一书中记载:“称物曰‘东西’也。”可是,你想过没有,人们为什么用“东”和“西”这两个方位词组合起来指代物品呢?这里有不少有趣的解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读宋词札记     
一、“词”的名称确定于北宋元间起源于唐五代而大盛于宋代的“词” ,他的名称起于何时 ?固定于何代 ?历来有不同意见。当代任半塘先生认为“唐代歌辞名称只有‘曲’或‘曲子’、‘大曲’ ,‘唐词’是由宋人喊出来的。”[1] 施蛰存先生认为“从晚唐五代到北宋 ,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南宋初期之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 ,‘词’这个名词才确定下来 ,于是有了‘诗词’这个语词。”[2 ]我认为“词”的名称的形成、固定 ,是经过一个漫长时期的 ,就现存有关资料来看 ,如 :开元中……上曰 :赏名花…  相似文献   

15.
O 0.1古代汉语中,居状位的“俱”、“具”有总括范围的语法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副词“都”、“全”等相当。然而,这两个词的作用和意义是否就毫无区别,怕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未必有定论的。《辞源》(修订本)第一册第316页“具”词条下载:“具……⑨副词。都,全。通‘俱’。《诗·小雅·节南山》:‘民具尔瞻’。《史记·项羽本纪》:‘(张)良乃入,具告沛公。’”这条释义有两点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作者把《诗》和《史记》中的这两个“具”认为是  相似文献   

16.
《汉书·贾邹枚路传》 :“至秦则不然。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赋敛重税 ,百姓任罢 ,赭衣半道 ,群盗满山 ,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 ,倾耳而听。”师古曰 :“戴目者 ,言常远视 ,有异志也 ,倾耳而听 ,言乐祸乱也。”吴恂《汉书注商》 :“戴目而视 ,言举目仰视 ,《说文·目部》谓之 ,《史记·孔子世家》所云眼如望羊者是也。此乃怒目而视之义 ,非有异志之谓也。倾耳而听 ,言时有戒心 ,不安寝处 ,非寻常谛听之谓也。”杨树达《汉书窥管》 :“‘戴’‘载’通用 ,‘载’‘则’亦通用 ,‘戴目’即‘侧目’也。”按 :此句是刻绘秦时的社会状况。“赋敛重…  相似文献   

17.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初中第三册2001年版“自:从,由”。按此“自”表处所,宜训“在”;不表起点,不宜训“从”。《古书虚字集释》“‘自’犹‘在’也”,并云“‘自’‘在’一声之转”,即古音从母双声也;又“‘自’犹‘于’也”,例证在在。《广释词》亦“自犹‘於’,介词”。如:  相似文献   

18.
刊首语 中国队..........…… 诊释教师·······…… 职称外语考试的尴尬 学术“大跃进?”·… 李建军(1一1) 李建军(2一1) 李建军(3一1) 李建军(4一z) “三个代表’.专厄研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王瑛(1一5) “三个代表’r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蒋新卫,周清霖(1一10) 论“三个代表”发展观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欢庆1985年     
1.求证:5‘“.”+6’“吕石<7‘““” 证5‘。“”+6’。吕5<7‘“.“<铸)(早)‘。.“+(,争)‘。.6相似文献   

20.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