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当商消老师谈到拜师求学的重要性时,这样对我说。商者给我讲了好多拜师尊师的故事。还谈到了“代沟”问题。他认为,从整个社会现象来看,“代沟”的说法有其一面的道理,但也要看到两代还是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说老年人的思想并不都是因循守旧,僵硬不化,尤其是那些文化素养高学问造诣深的专家学者,比起青年入来成熟得多,他们观察世界可以高聘远瞩、目掠千里,既能洞察历史的发展,又敢于迎接时代的浪潮,作为青年人的导师,他们当之无愧。而大部分青年人,尤其是有知识的青年人,对老年人还是尊…  相似文献   

2.
黄钿  杨莉明 《新闻知识》2023,(11):41-51+94
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在代际层面的体现。本文以短视频App为“数字代沟”研究视角的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青年和中老年群体在短视频接入、使用和素养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此了解短视频的数字代沟特点及成因,从而探究数字代沟的弥合路径。研究发现,青年与中老年受访者在短视频App的接入、使用与素养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地域、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人口特征变量是影响“数字代沟”的重要因素,而家庭代际关系对“素养沟”影响更加明显。用户获取信息不对称、新媒体素养缺位及平台适老化程度不足等,是形成“数字代沟”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间的“数字反哺”有助于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综合媒体与社会力量则能从更长远的角度实现数字代沟的弥合。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刚毕业的新闻研究生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着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问那位年轻人一句: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有那后生高。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那长者似也不该论所不知。事后,我反复回味着那一幕,觉得有些话要说。前些年对两代人有“代沟”之说,也有人不以为然。且不谈是否有“沟”,但同代人之间,差别也是有的,何况一代与一代之间。用此道理看我们新闻专业队伍的现状,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4.
若从传统孝道内涵来反思近来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许多社会问题,确实会让人感到“时代不一样了”,但问题是:在标榜“个人自主”与“无子女浪潮”时,传宗接代、抑己顺亲、养儿防老、承欢膝下等孝行已被视为过时,学界研究两代问题,也都着重“代沟关系”,少谈“孝道”了。  相似文献   

5.
“有限”与“无限”的启示遇衍滨有一次,儿子问我:“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我说:“当然是无限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他说:“那有本书上怎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呢?这跟学校学的哲学书上说的也不一样。”我让他把那本书找来。原来那是一本讲天文学特别是现代...  相似文献   

6.
厉风和他的《梦土》□木青向有谦和待人真诚做人风范的厉风,不仅是我的挚友,也是许多文学圈里人的挚友,而且没有代沟。他刚直不阿不为世风所动的品格,在文学界被传为佳话。当然,这佳话是与那些摇尾乞怜者的形象共存的。忘了哪位评论家说过,人品与诗品是母亲给与的左...  相似文献   

7.
这些天,好心的同事和朋友们常在我耳边议论说:“老杨啊,你这辈子没有枉活着。就您活得美满自在了,我们羡慕得都有点嫉妒了。”问其根由,无非是说有这些情况:当上了一名新闻单位高级记者和洛宁人大报总编辑;儿成女就都有了自己一份好职业;在事业上也有一些成就。然而,也有一些好心的朋友们另有所见,认为我在事业上的执著不足为惊,不足为慕,不屑一顾,还认为我“傻子”、“大头”、“无意思”。再问起根由,无非是我在人生历史上抛弃了另一谋生的机会。早在1969□杨德年大学毕业时,没有让组织上将自己分配到时任云南省正厅级…  相似文献   

8.
跑警报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一家地市报上读到一条新闻,说是某县建立了全省首个生态养殖基地。可是,过后不久,又在该省的省报上,读到另一条新闻,说是另一个县也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生态养殖基地。同样是生态养殖基地,同样在一个省,竟出现了两个“第一”,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时下,在新闻媒体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这里搞了一项建设,冠之以“第一”,那里搞了一项建设,也说成是“第一”,不是全国第一,也要来个全省第一;或者这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说成是“首创”、“填补空白”,那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也说成是“首创”、“填补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新闻策划的定义与争论近几年,“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颇高,争论也颇热烈。赞成者说一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1);反对者说:“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2),“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3)。双方针锋相对,各有其理。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新闻策划概念的不同理解,其核心是对“新闻”一词的不同理解。反对者的立论,理解为是对新闻本源即事实的策划;赞成者的立论,理解为组织报道的策划。双方没在概念的同一性上争论,看似热…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如今我说的话题,叫严肃而慎重地对待新闻作品中的“生活真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从广义上说,新闻写作也是一种艺术,是客观报道自然与社会生活并再现生活过程中,选择其新的一种艺术。于是,您要细读一些新闻作品会发现,不少新闻作品中,写的并非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是“发生在具体时、空中的事实”,而是写进了许多生活现象,写进了记者的生活感受和生活体验,写进了生活中曾有’的却没有事实基本要素界定的“无主事实”等…  相似文献   

12.
《毕业生》读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一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成熟地表现两代人代沟和年轻一代成长过程的影片,被许多影评家誉为美国电影的一座里程碑。本片获得了第4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和最佳导演奖。被誉为60年代“青春片”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办报"幼稚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不成气候的报纸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逼上梁山”,上不了“梁山”走投无路也会退出些病来。时下报业的流行病,以下面三种为最甚。不妨列出,供报业同仁参考,并加戒慎。一曰“大话病”。唯有说大话才惊心动魄,横扫千军。过去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是“人有多大话,报有多大版”,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说追星族,就说得中学生一个个都是歌痴加情痴;说汽车走入家庭,就像人人都做汽车梦;说鳖精营养液,就叫人以为马俊仁拿冠军是靠秘方。说大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好极端。说人道事,或者好,或…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下旬。众多报纸都刊发了发生在四川的一条“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这条新闻说,四川宜宾地区一任姓乞丐与一名女大学生产生了纯真的恋情,进而海誓山盟。“即使要饭也要供女大学生上完大学”。几天之后,事情真相出来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任姓男子确有其人。但他并不象新闻中说得那么美好、善良,而是一个经常诈骗。并且玩弄女性感情的人。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同他“相好”的女人也很多,人们不知道其中是否真的有一位是“女大学生”。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却使很多媒体上了当。几天之后,报道过此事的媒体重新报道事实真相,引起读者很多议论。  相似文献   

15.
来函照登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1996年第4期上胡海帆先生的《北大图书馆金石拓片特藏及其整理工作》,是篇有用的文章,缺点是所用“版本”一词欠妥当。“版本”习惯只用在书籍上,如某书有宋刻本、元刻本、清嘉庆刻本、民国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便可说此书有四种版本。碑刻的不同拓本则不能称为不同的“版本”,如某馆收藏有某碑的宋拓本、明拓本和清光绪时拓本,就不能说收藏了此碑的三种版本,而只能说收藏了三种拓本。如果还收藏了此碑的翻刻本,仍只能说有三种原拓本和一种翻刻本,不能说有此碑的两种版本。胡文“版本多”,“版本全”,以…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当香港电视传媒所惯用的“说”新闻这种电视播音形式落地中国之后,立刻拥有了为数众多而且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其代表是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凤凰早班车》等新闻栏目。这种颇具亲和力的新闻播音形式也刺激了大陆的电视界同行,他们纷纷开始学习模仿,进而开始深层次的反思,并对传统的、单一的新闻播音形式进行批驳,甚至有部分电视同行提出电视括音到了该说的时候。由此,电视界也展开了一场“播”与“说”的辩论。那么,电视新闻到底是“播”好还是“说”好呢?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播”还是“说”,都只是电视新闻括音…  相似文献   

17.
时下的图书市场的确很繁荣,令人欢欣鼓舞,无论是各类的图书订货会、书展、书市,抑或是不同媒体上经常发布的图书销售排行信息等,都向人们昭示着图书市场的火爆与兴旺。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作为“业内人士”,我以为有一种现象实在堪忧,那便是常刮不止的“逐市”之风。何谓“逐市”?“追逐市场”是也。“追逐市场”嘛,就是要追着市场上的热点跑,满足于“人有我有”的简单模式,不思创新,不思进取。从“说‘不’”风(盖始于《中国可以说“不”》面世之时)到“镜头”风(约成于《老照片》印行之后);从席卷而来的“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8.
“娱记”这个词,似乎带点儿黄色幽默的味道。一说这个词,新闻圈里的人都别有会心。好在“娱记”们都是跟得上潮流的人,心胸开阔,不在意这种“黄帽子”,有时还自己给自己戴上自嘲,也是一乐。 “娱记”们都很辛苦,因为得四处奔走去“追星”,不追星们跑,就没抢眼的新闻。“娱记’”们可以说是职业追星族,有了新闻圈里的职业追星族,才有那些沸沸扬扬乃至五迷三道的业余追星族.如此.报纸、电视不但多了读者和观众,娱乐界也旺了人气和财气。所以,歌星、影星和“娱记”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娱记”会不吝笔墨宣扬明星,…  相似文献   

19.
宋歆 《军事记者》2005,(6):49-50
新闻传播学研究“无学”亦或是“有学”,一直是个深深困扰我的问题。“新闻无学”简单地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应用层面上,理论与现实脱节,甚至是完全滞后,对现实问题没有指导意义;二是在理论层面上,没有自身的逻辑结构。所谓的理论不过是对现实现象的解释。后来,我在新闻实践中与许多同行接触,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新闻传播学也是持这一看法的。有学干脆将当前的新闻传播学称之为“黑板新闻学”。这就使得我在很长时间里都心怀困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学?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上经常有关于“新事物”的报道。在改革的年代,确实有不少新事物,但是,也有许多能不能算上新事物却打上问号。比如,有报纸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行业——当铺”;有报纸说:“拍卖是一种新的贸易形式”:还有报纸说:“合同制是新型的用工制度”;更有的报纸把列车上卖水,服务行业收小费,中介拿回扣等等统统称之为“新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