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发展态势 和很多出版大国一样,英国在传统出版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数字出版领域依然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2009年时,英国国内数字出版总额已达1.5亿英镑,约占到当年英国出版业总收入的4%~5%,是传统图书销售额的8.5%。  相似文献   

2.
吴伟 《对外大传播》2009,(12):29-30
法兰克福书展刚刚闭幕,各路媒体对她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人们希望了解到中国与世界对话在图书领域是怎样进行的?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思维相遇的时候会碰撞出哪些火花?图书出版在推广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哪些难题,又将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3.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9,(9):60-60
本期重点推介的是,由中国外文局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该项目开创了新型合作方式,成为中美合作出版史上的开拓之举。系列丛书凝聚了众多中外学者和中美编译出版人员的心力与智慧,是跨越世纪、跨越大洋的合作,是60年对外图书出版的辉煌成果之一。 《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大型合作出版项目始于1990年,迄今中英文版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出版发行了《中国绘画三千年》、《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文明的形成》、《中国古代雕塑》、《中国书法艺术》,按计划全部项目将涵盖多文种画册、中国文学名著、中国哲学思想三个系列70种图书。系列丛书已经出版的部分著作,在两国均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从1997年首卷《中国绘画三千年》面世以来,多本图书已被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作为国礼赠予美国总统、国会图书馆和耶鲁大学等,在美国政界、文化界、学术界备受关注与重视,为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走出去是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社建设英文网站是进行自我宣传、图书推广的重要平台。出版社英文网站开设现状网站作为出版社展示自身形象、推介图书的重要平台,日益得到重视,但出版社对本社英文网站的建设尚缺乏有效投入。学者潘汉年2008年对《中国出版年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俄罗斯人民认识与了解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俄罗斯持续关注并积极出版各种中国主题的图书,从图书种类到发行量都有较大的突破。①2016年,俄罗斯进口图书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进口额为2120万美元,中俄在传统出版上的合作为数字出版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吴洁 《现代企业文化》2023,(20):145-148
随着图书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组织战略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成为决定出版机构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而干部作为机构的核心力量,如何选拔与培养成了决定机构是否能有效实施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出版机构的组织战略目标、干部选拔的重要性与标准出发,探讨了两者如何有效整合,旨在为出版机构提供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干部选拔与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4年,全球图书市场整体向好,外版涉华主题图书也呈现上扬走势。在这一年里,中国主题图书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在国际主流媒体的曝光率都大于2013年。在海外出版商出版热情高涨的带动下,2014年涉华图书出版呈现出新特点。一、图书出版数量持续稳步增长,选题角度和观点多样从2005起,笔者便对全球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英文网进行跟踪调查,通过该网站提供的检索路径,利用关键词搜索以及人工筛选等手段获取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中国图书如何走进拉美世界,让更多的拉美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生活,这是中国对外出版人的使命和追求。7月17日,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举办的"五洲—拉美使节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玻利维亚、墨西哥、古巴、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等8个拉丁美洲国家驻华使馆的大使、公使、领事和文化官员与来自墨西哥、中国等国的汉学家、翻译家齐聚一堂,就如何通过图书出版,增进中国与拉美间的文化交流这一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现状与策略图书走出去肩负着实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拓展国际出版市场的多重责任和任务。近年来,我国图书走出去的规模日渐扩大、模式不断丰富、影响持续增强。但是,在传播扶持政策、企业生产、发行营销和落地覆盖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改进之处。需要加强地域战略布局建设,加大推动对外出版企业走出去力度,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步伐。同时,培育国际化的  相似文献   

10.
选题是图书出版的灵魂和核心,文章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了专业类图书编辑的选题能力:一是专业知识和行业敏感性;二是创新精神;三是富有联想力,具备发散思维能力;四是要学会倾听,要有沟通能力;五是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要具有自我挑战精神;六是要有市场调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新媒体、5G技术和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为适应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短视频正在迅猛发展,各出版社和图书文化公司努力抓住这一机遇,将短视频平台变成自己的营销阵地。短视频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制作、可实现精准推送,非常适合做营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视频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黏度低、品牌影响力弱等,因此,各出版机构要积极创新、与时俱进,打造品牌文化,让自己的短视频更吸引人,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全球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对外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外文局旗下五家出版社近几年对外数字出版转型实践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70多年来对外出版的发展历程、国内国际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现状、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提出大IP运营模式、有声读物模式、在线教育模式、知识服务模式、出版+技术+渠道(资本)模式、人才引领模式六种对外出版转型模式,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强力创新引擎。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被称为“设计和科学相结合的时代”。品牌的设计、塑造、经营不再是企业的专利,品牌概念已逐渐成为文化出版行业的流行语,外文版图书这种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外文版品牌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外文出版社这一经过几十年打造的品牌能否走出国门抢占市场,能否真正成为赢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利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日本都面临着从经济强国到文化强国的变化。中国、日本都设立了专项资助基金,扶持本国图书输出国外。通过中日两国的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状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讨如何改善我国图书出版行业走向海外的境况。  相似文献   

15.
邵东 《对外大传播》2008,(10):36-38
中国图书要"走出去"已是出版人的共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努力是许许多多的,决不仅仅是把中文图书翻译成外文即可,甚至是在中文图书的封面上加一张外文的环腰。如何使我们策划出版的图书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书展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书展,被誉为国际图书出版界的“奥林匹克”,历来是各国文化和出版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作者亲临书展现场,感受了法兰克福书展的盛况。作者抓住了这次中国文化与世界面对面交流的难得机遇,开展了调研工作,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美好前景、欧美图书的出版状况以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活动给出版人的启示,为读者提供了一份难得的信息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主题出版是图书出版的主线,是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前,需从世界与中国互动发展的高度、全面解读中国的广度、深刻解读中国的深度、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度四个维度入手大力加强主题出版。而从管理层面上看,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出版界还要着力把握好坚持正确的出版观、科学的发展观、积极的引导观、理性的市场观这四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1日,北京图书订货会徐徐落下帷幕。从1987年举办以来,22载生涯的变幻,它不再是最初意义上的"订货会",而已经成为人们观察订货会顽强生命力的新标尺。新标尺迎风旗谈到此次书展,呼宝民称,最强烈的感受是"民营出版"亮出鲜明的旗帜,网络出版更是如火如荼,他说,就在我们展台两侧,一边打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推出了两本新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和《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这两本书是中国外文局承担的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列入了2006年中国外文局外宣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外文出版社委托加拿大作家李莎(Lisa Carduci)赴新疆采访。在新疆外宣办的大力支持下,李莎走遍了天山南北,采访了20多位有代表性的普通人,并直接用英、法文撰写。《这些新疆人》一书的英、法文版于2008年1月同时出版。近日,在外文出版社的协调下,我们共同举行了圆桌会议,以《这些新疆人》、《这些宁夏人》的出版,就图书出版过程中如何靠近受众对象,使用受众熟悉的语言、满足受众的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