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督教在农村的广泛传播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采用深入访谈的方法,以基督徒的入教原因为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视角窥探基督教在江西农村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明清时期基督教和儒学的关系来考查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程度。笔者认为 ,尽管基儒之间的巨大差异与矛盾大大限制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环境的适应 ,但两者之间的相通与互融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宪法的概念,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认知,藉由对宪法一词词源的考证,文章认为,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必然根植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同时,基督教中的平等理念、对于私有财产和人身权利的保护及其限权的思想对宪法的产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辉 《对外大传播》2013,(12):60-61
美国人倪维思(John Livingston NeviUS,1829.1893)是基督教北长老会教士,他于1854年来到中国,在浙江宁波、山东登州、烟台等地区传教。他的著作有《中国和中国人))、《天路指南》、《神道总论》等。他的妻子为他写有传记《在华四十年:倪维思生平》。《中国和中国人》一书反映了他的中国观念,对中国和中国人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姜德福  刘彬 《文化学刊》2012,(1):164-168
基督教在近代辽宁社会的传播,除了得益于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对清王朝"教禁"的突破和辽宁社会存在其传播的土壤外,其采用的传播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今天的文化发展与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國基督教青年會(Y.M.C.A.of China)是基督教會主辦的青年宗教和社會服務團體,以"發揚基督精神,團結青年同志,養成完美人格,建設完美社會"為宗旨,在中國這個自古以來就敬重老成和經驗的國家裡,創造了一個以青年為主题的運動,給一部分準備脱離舊勢力束縛的青年人提供了"在基督的名義下共同謀社會的利益"的機會。20世紀初期,其增長率超過任何一個基督教團體。  相似文献   

7.
从1940年初到1941年春,我在重庆的这一年中,重庆和整个国民党地区的形势急剧恶化。对日本的抵抗有气无力。压迫和贪污之风加剧。内战的危险日增,从反动派的偶尔挑衅发展为全国性的威胁。甚至国民党政权的宣传官员也满腹牢骚。广播电台英语部的头头彭乐山,曾经当过基督教青年会的秘书,他以前毫无怨言地为国民党作宣传,现在却沮丧地对我说:“我厌倦了。1938年我们在电台广播新闻、进行宣传时,我们自己是相信的,并且受到鼓舞。那时我们工作起来,轻松愉快。现在,我们老觉得,我们是在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8.
孟盛彬 《文化学刊》2015,(3):221-225
郭道甫为内蒙古近现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早年信奉基督教,并将基督徒的拯救思想转化为寻求"蒙古问题"的解决,毕生以"民族自决"为己任。支撑郭道甫从事革命斗争的思想动源主要有:深厚的乡土情结;基督教平等、博爱的拯救思想和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9.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 ,无论是基督教的神本体与道本体 ,还是禅的非本体的性本体论与心本体实相论 ,都反映出了它们在理论上的相通之处 ,及存在着现实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昀熙 《职业圈》2012,(31):48-49
哈林顿·埃默森出生于一位长老会牧师的家庭,自幼便受到了基督教新教俭朴美德的熏陶。他曾在慕尼黑皇家巴伐利亚工业大学学习。埃默森步人工业界,开始是专门为伯林顿铁路公司经理解决问题的代表,后来他又成为处于严重停工状况的圣菲铁路公司的顾问,仅仅通过三年时间,埃默森就恢复了正常的劳资关系,降低25%的开支,并使该公司每年节约150万美元的资金。1910年,他在州际商务委员会为反对美国东北部铁路公司提高货运费作证时,声称铁路公司只要采用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方法,每天就可以节省1∞万美元。他的这席话,震动了美国的工商业界,对“科学管理”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利玛窦《天主实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要求传教士本人实现文化转换,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文化调和为主向,"合儒辟佛"的传教策略,其具体体现则是《天主实义》.在《天主实义》中利玛窦把天主教学说以儒生可以接受的形式重新包装,对基督教信仰做出一种调和的解释.证明古儒典籍之上帝即基督教之天主.利玛窦采纳的是一种相当宽容且带有弹性的文化视野,他自愿且顺利地完成了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但利玛窦实际宣教的成功不能证明他在《天主实义》中提出的以儒证耶、以耶释儒的观点就是准确无误的."天主即经言上帝"之说在学理上仔细分析是不太可靠的,其结果乃是汉语基督教之"伦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与《圣经》中的诗歌之间具有许多契合点 ,王夫之的诗学观念与基督教圣经学的诗歌理念比较接近 ,因此其间存在着可比性。王夫之重视诗歌的情感侧面 ,对所谓“艳诗”持明确的肯定态度并且加以提倡 ,重视《诗经》中涉及性爱的内容并肯定其价值。王夫之的诗经学说凸现了儒家经典《诗经》歌颂生命主体意识 ,高扬人性 ,肯定性爱 ,赞美爱情的本质。王夫之的诗经学研究成就丰硕 ,这得益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云 《职业圈》2013,(1):52-53
我觉得太极拳带给我最大的是哲学上的思考。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这些道理其实与企业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处。你去看西方的管理哲学,西方这一块管理哲学,是从基督教的思想过来的。包括日本的精益管理,也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在里面。  相似文献   

14.
从1907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中国期望举办奥运会,已经100多年了。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百年盛景。在狂欢与激动中,我们也在思考和探索,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奥  相似文献   

15.
房宁 《对外大传播》2009,(3):47-48,60
本期我们选取了美国《洛杉矶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两篇文章作为案例,作者通过分析境外媒体对我春节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总结了外媒报道中国春节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10,(10):32-32
近日,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百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宗教领袖,展开了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博士倡议发起,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班级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为建设和谐优秀完美的班级,绽放绚烂的教育之花,文章认为可以从完善师生关系、加 强集体管理、重抓学生素质三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18.
访美纪实     
1997年7月9日至7月23日,我随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率领的代表团应美国美中教育交流服务机构和美国基督教人士交流部主任余国良博士的邀请访问了美国。在短短14天时间里,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洛杉矾、华盛顿、纽约、西雅图,同美国的政界、法律界、新闻舆论界、贸易界、企业界,特别是基督教界进行了尽可能广泛的接触,全面阐述我国宗教政策,客观介绍我国宗教状况,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报纸怎么啦?不是破产,就是转网:《基督教科学箴言报》4月1日不再发行印刷版,转而专攻网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改出付费网络版;《纽约时报》负债累累,不得已将自己新落成的大楼部分转租,做“地主”收租以纾时艰……  相似文献   

20.
缅文《吉祥》月刊自1993年底创办以来,经过3年多的办刊实践和努力探索,逐步形成了栏目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多彩、信息翔实可靠的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应缅甸各个层次读者阅读需要的办刊路子。1997年,《吉祥》的读者已从创刊之初的中缅边境沿线的边民扩大到缅甸国内党政机关和教育、科技、文化、农业、经贸、卫生、体育等部门;各大中城市华侨会、商会、青年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