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中的“成人”观念胡发贵中国文化关注人伦,尤其注重人性的培育与完善,至今仍使用的“成人”概念,就是传统文化关于人格发展的一种设计。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和其学生讨论过如何“成人”的问题。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达到“成人”的内在与外在标准有以下诸...  相似文献   

2.
<正>"明德慎罚"是《尚书》中主要的治国理念之一,它直接被提出是在《尚书·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在《尚书》中,不难发现,"明德慎罚"的观念在上古及三代的政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明德慎罚"的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从《论语》中不难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深受"明德慎罚"观念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论语》中的相关言论,论述从《尚书》到《论语》对"明德慎罚"这一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周代以礼治国的主要思想内涵,《诗经·大雅·卷阿》道破其中奥秘:"有孝有德。"即周礼是从祖孝先王,发展出礼制亲亲尊尊的等级建构,天子、诸侯、大夫等各个阶层等级分明;又从敬天有德保民,为这种等级建构提供了一种正当性的根据,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这样的理论构建,其目的正是为当时的西周统治服务。然而,周人"有孝有德"礼治思想指导下的政治实践,到春秋时期却面临着两重困境: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礼,从发生学上讲起源于人类早期宗教祭祀行为,人们把一系列祭祀的形式赋予特定的观念内涵并不断重复,从而成为仪式习惯。随着社会发展,宗教生活仪式习惯逐渐向社会生活渗透,成为社会化的控制力量,仪式中的不同角色规定,成为社会等级的标记,最终升格为社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象征形式。礼在周人手里发生了质的变化,礼的功能就在于实施人文教化,将政治、道德和人情,乃至法治相结合,以一套象征  相似文献   

5.
“德主刑辅”思想自汉朝被董仲舒正式提出以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如唐初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便是“德主刑辅”思想的延伸与发展.它是整个封建社会极为重要的法制思想,其核心内容甚至波及到当今人们的法律观念.这种法律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作用为主,以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作用.正是受这种法律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汪文学 《寻根》2008,(4):41-49
由于传统婚姻观念之影响和封建礼法制度的制约,古代中国人的爱情生活是畸形的,爱情活动从婚姻家庭被挤向秦楼楚馆。但是,作为极富诗性精神的古代中国人,尤其是古代中国文人,其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是至为深邃且极富诗意的,流传至今难以数计的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诗词文赋和戏曲小说,就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个性化的爱情感悟和独特的爱情理想。  相似文献   

7.
“仁”德的现代意义龚杰"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仁"的概念。西周和春秋时期,"仁"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意义逐渐明确起来。相传在周武王患重病期间,周公在为武王所作的祈祷中,自称"予仁若考",若"即"顺从"之义,"考"即祖先之...  相似文献   

8.
冯少波 《寻根》2014,(4):8-14
<正>君子小人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余英时先生在《儒家的君子理想》中称:君子小人"为其枢纽的观念","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在儒家观念里,有德之人被称为君子,无德之人则为小人,修德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君子。君子小人作为一对道德概念,在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9.
犀(牛)樽、象樽,是祭孔礼器,用以盛酒。孔子,儒学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在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他周游列国,宣传“仁爱”,提倡“忠恕”,主张“德治”,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到了西汉武帝时,当时任江都相的董仲舒向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武帝采纳后付诸施行。这就是历史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时候起,孔子的学说,成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化的正统,精神明的规范。孔子被尊为圣人。于是,便在他的家乡曲阜大兴土木,建盖孔庙,塑造孔子像,勒石歌其功颂其德,以供人们祭奠拜谒。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了唐朝开元二十七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春秋时期土地分配以及赋税制度,学术界在研究经济史或社会史时多有涉及,譬如李剑农的《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傅筑夫的《先秦社会经济史》、辛田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晁福林的《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和《先秦社会形态研究》等等。他们都对春秋时期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讨论,尝试对春秋时期土地分配及赋税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具体内容作出比较完整的论述。春秋时期的的社会受到了来自生产力提高的冲击,传统的土地分配及赋税制度已无法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大大刺激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对利益的追求也使私有观念深入人心。自西周末年以来,王权不断衰落与宗法制趋于松散,使政府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力下降,人们对于宗族的依附性也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以借助民力来耕种公田为主要内容的井田制显然已无法维持下去,甚至制约了社会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随着周王权衰落,群雄并起,弱肉强食成为春秋时期的社会法则。为了在混乱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各方势力都以富国强兵当做推行政策的第一要务,而富国强兵所需要的则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军队数量,这两者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社会,恰好与人口及土地密切相关。综上所述,要建立一种怎样的土地分配及赋税制度才能突破井田制的桎梏,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成为各方势力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铁农具的制造工艺赵继柱铁农具是我国古代的主要生产工具,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26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在农业生产中已经使用铁制农具了。历代各族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一整套适应我国特点的农业生产工具,具有适应性好,构造简单、轻...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盟书书写最为兴盛的时期,这种兴盛直接导源于春秋时期活跃的会盟政治。盟的不同类型决定了盟书的性质差异。春秋盟书一般同时具有仪式性和政务性,"私盟"载书还具有个人性。春秋盟书在书写者、书写方式、书写对象以及物质载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春秋盟书的书写策略体现在与盟成员排序、盟约内容、诅辞等多个书写环节,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利益的争夺方式、泛政教性书写的影响以及神灵信仰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复活节彩蛋的习俗正华译在复活节,孩子们到花园里寻找复活节彩蛋,或者欣喜地品尝摆放在节日餐桌上的彩蛋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在春分开始的节气互相赠送染成红色的鸡蛋。因为蛋历来被视为生命的起源和大自然复苏的象征,所以人们(尤其是古代...  相似文献   

14.
西周时期姬姜二族的『三缘』关系霍彦儒《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为黄帝之后裔,姬姓,自古公父去“邑於周地,改国为周”,姬姜二族在炎黄时代建立起较为稳固的联盟关系,发展到先周、西周时期,不仅从过去的姻亲、经济联盟,而且发展为政治、军事联盟。从周人的历史演...  相似文献   

15.
《周人秘史》评介王世雄著名考古与史学家唐兰先生逝世前,曾向人说过,希望能根据建国后出土的丰富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写出一部完整的《周史》。先生的这个愿望,终于由周人故乡的学者、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学专家杨东晨先生来完成和实现了!《周人秘史》(《周兴亡史》)...  相似文献   

16.
李文军 《寻根》2007,(6):39-43
息讼是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屡被提及且极富特色的一个方面。孔老夫子的一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千百年来被中国司法官员奉为圭臬,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由于文化心理及社会现实原因,司法官员们以息讼为能,惟息讼是求。在接到诉讼后首先考虑如何息、事宁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谓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17.
"饕餮"之原始含义乃是商人之祖神"玄鸟"亦即"鸱鸮","饕餮"与"鸱鸮"皆是周人对商人祖神崇拜之话语改造与重新建构之产物。由此推及,承载饕餮传说的"大禹铸鼎"、"铸鼎象物"之传说也是周人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重塑之产物,这一系列文献记载体现了中国上古社会深刻变革背景下对人们思想之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助祭和食前祭祀可以得出周人在祭祀后把祭品吃掉的事实,这也反映了周人的食物来源观,即在周人心目中,他们享用的主要食品大麦和小麦,是先祖后稷弃奉了上帝的命令赠送给他们的,所以在每年举行的籍田札上都要祭祀上帝来"祈谷",以示他们对上帝和先祖的感激.吃祭品的意义就在于能得到祖先的保佑,进而达到宗族团结的目的.这也是周代宗法制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水的起源与传播刘沛林风水是古代先民为选择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它强调“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并行一悖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民居、村落、城市用葬地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李有观 《世界文化》2014,(11):37-38
不久前在土耳其东南部城市津吉尔利(古代名为萨马尔)附近出土的一块公元前8世纪的陪葬石碑,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铁器时代的人类对于灵魂的观念。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的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已经翻译了这块墓碑上的13行碑文,这些碑文用于赞颂一位名叫库塔穆瓦的高级官员。墓碑上的碑文从右至左,从上到下,叙述了库塔穆瓦在生前铸造了这块石碑,并且在石碑落成的典礼上,摆满了敬献众神的祭品,包括风暴神哈达德和太阳神沙玛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