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德育与智育的整合,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形成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是德育研究的综合化趋势〔1〕。当前高校业务课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学校园里逐渐形成了“三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气氛,但是作为育人主体的广大教师,特别是已达教师总人数一半左右的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还远未发挥出来〔2〕。本文对高等学校业务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规律、特点和层次作初步探讨。一、业务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客观性规律业务课教师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是:教书过程中同时蕴含着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德育三题     
一  “以德治校”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学校作为育人的阵地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实施“以德治校”。1.“以德治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 ,把握人才成长的正确方向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对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讲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坚持德育为首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拓宽德育思路 ;其次要认真探索德育规律 ,贴近学生生活和…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学校德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工程,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学校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将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到实处,迎春中学确立了“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德育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  相似文献   

4.
每位教师都在辛勤地进行教学工作,但并不一定都在进行教书育人:有的德育教师只注重用“德”进行教育,不大注重智育;有的智育教师只注重用知识进行智育,对德育却不闻不问。于是,各讲各的理,各行各的道。教育结果,不仅没有互相促进,反而互相抵消。彼此互相增添了不少无谓的劳动,常来了不少烦恼!自古以来,教书者必育人,此乃教师之道。不知从何时起,分道扬镳。本来,教师  相似文献   

5.
孙凤梅 《课外阅读》2011,(8):107-107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重视德育,还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处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让学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充分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下面,笔者就从学校体育教育如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入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体育是发展德育的物质基础德育,简单的理解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主要体现在养成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其合理性,就在于“教书”为了“育人”,“育人”必须“教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段话的宗旨是说德育和智育是并重的。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同时还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同志这段话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虽然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可是他们的思想经受着两种制度和多种思想体系长期共存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尤其应注  相似文献   

8.
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弘识。 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坚决遏制“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不断增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高校体育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来建设,发挥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积积作用,取决于我们对现代体育的基本认识。体育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育人环节。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既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还在于它对德育、智育等方面都能起到积积的促进作用。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锻炼与竞技,不是从属于其它方面的“附属物”。它与德育和智育具有同等地位。因为体育本身有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中心工作究竟是教书还是育人?这早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但时至今日却仍然严重困绕着学校的教育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贤才.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见,无论是古代哲人还是现代伟人,育人是学校全部工作的核心,育人必须始终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首位.  相似文献   

11.
孙晓娟 《教师》2010,(21):19-19
“绿色德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德育观.“绿色德育”重体现、重情感、重行为训练。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环境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西安市西光中学(710032)张国飞社会主义的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三育并重”的办学方针,德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必须育人。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书育人,应树立科学育人观各科教学是学校活动...  相似文献   

13.
《青海教育》2004,(12):48-48
“三育人”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简称,指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它是一种整体教育观.几乎涵盖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其工作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种中介和基础地位,而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是必须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心理素质为中介才能产生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在教书育人狠抓根本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正确处理好管理与输导、育人与育己、德育与智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必要性,对增强育人的针对性、提高育人水平、讲究育人艺术、优化育人环境的方法和途经作了一些探讨,力求抛砖引玉,对深化教改,培养“四有”新人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育人。不管教师本人是否认识、是否承认,“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这一主导作用呢? 首先,教师既然处于育人的主导地位上,学校领导就必须重视教师政治素质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不是泛指一般思想政治工作,它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项由教师通过教学来完成的育人工作。因此,没有教学就没有教书育人,教学是育人的前提,育人是教学的结果。基于这一认识,我校从1991年起把教书育人的管理机构设在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务处,并成立了教书育人办公室,负责全校教书育人管理工作。本文结合近几年我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实践,探讨教书育人管理体制的问题。一、在行政教学管理部门设置教书育人工作实体,能使教书育人工作由“虚”变“实”要加强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书育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每个教职工都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学生教育中,真正把德育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强化“全员德育”意识,才能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建造“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系统工程,实现“以德立校”的教育宗旨。一、全员德育的内涵建立和完善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工作机制,让全校的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计划、德育管理、德育活动等信息应是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共同知晓、共同关注并认同的。全校的教职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育什么人,怎样育人。教书育人,是教育的目的,由教育的本质和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有”新人,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全部辛勤劳动,就是把教书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就一批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教育,是一种育人的社会活动。“育”,是培植、抚养的意思。《诗经小雅·蓼莪》说,育即“长我育我”。后来引申为教育,又把教育的内容分为德育、智育、体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实际做起来,却往往出现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偏颇,久而久之,就会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堪设想的后果。邓小平同志曾作出总结: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学校没把德育放在首位。帝国主义的预言家早在50年代就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苏联“和平演变”的严酷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德为本,五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