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张船山与袁枚的诗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认为张船山虽然深得袁枚性灵说的神髓,但更多的是能跳出袁枚狭窄的圈子,注重诗歌的社会现实性,对性灵说进行了补偏和匡正,因而其创作实绩也在袁枚之上。就其影响而言,张船山诗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征服了当时诗坛,影响了整个晚清一代诗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张船山与袁枚的诗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认为张船山虽然深得袁枚性灵说的神髓,但更多的是能跳出袁枚狭窄的圈子,注重诗歌的社会现实性,对性灵说进行了补偏和匡正,固而其创怍实绩也在袁枚之上,就其影响而言,张船山的诗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征服了当时诗坛,而且影响了整个晚清一代诗人。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张船山诗歌在继承和发扬诗言志传统美学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抒自我真情性灵的特有的美学特色。张诗所表现的健康向上之真情性灵与优美生动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充分肯定了张船山在诗歌创作中主张写真情性灵、以空灵而生动的形象抒写沉郁深广的情思的美学思想,对艺美学和艺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性灵派为乾嘉诗坛影响较为广泛而深远的一大诗派,其后期主要代表有孙原湘、王昙、舒位、张问陶等。比较之下,孙原湘就诗论而言,虽无正式的论诗形式,内在精神却比张、舒等与性灵派主将袁枚更接近,更具性灵派风尚;就创作而言,也许内容、境界上或有不及舒、张者,而表现手法上却往往能以巧思、神韵胜人一筹,更能体现性灵二字;就与袁枚的交往而言,相对于其他三人也更为亲近,因此,堪称性灵派的殿军。  相似文献   

5.
袁枚的哀悼诗哀悼对象广泛,诗歌容量较大,创作中秉承了"性灵说"的诗歌理论,在主张抒写真性情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突出了"性灵"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苏虹 《天中学刊》2005,20(6):54-55
“性灵诗派”重要诗人张问陶《船山诗草》中所提出的诗论主张与性灵诗派的代表袁枚有诸多不同之处:不仅重性情之真,亦重性情之美善;不仅重诗中有我,更重诗歌反映社会现实;重视人品与诗品。这些诗论是对袁枚诗论的补救与发展。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生平经历、地域文化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7.
张问陶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他是以袁枚、赵翼为首的“性灵诗派”的中坚,他对“性灵说”的诗歌理论作了精湛阐释,他的《船山诗草》流播海内外。他性格亢直,倜傥风流,为上官所不容;他集诗、书、画于一身,又遭人嫉妒。一生逍遥,但又充满了坎坷不幸,虽出仕宦之门,书香之家,但穷愁潦倒,贫病交加,悲愤地死于他乡。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张船山诗歌在继承和发扬诗言志传统美学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抒自我真情性灵的特有的美学特色。张诗所表现的健康向上之真情性灵与优美生动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充分肯定了张船山在诗歌创作中主张写真情性灵、以空灵而生动的形象抒写沉郁深广的情思的美学思想,对文艺美学和文艺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主张的性灵说在清代诗坛影响巨大。可贵的是,袁枚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实践了他的主张,他的抒情诗创作“以真达情”的特色,就是性灵说的一个表现。“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袁枚《答曾南村论诗》中有句云:“提笔先须问性情”。在袁枚的诗文论述中,“性情”与“情”是基本同义的。“提笔先须问性情”,首先肯定的是做诗要有情,情之有无是诗之先决条件。在袁枚眼中,抒情是创作的根本目的,真情是诗歌表现的主要内容。诗是情的产物,情的表现,要“自把新诗写性情”。所以他坚决反对有意识地为政治需要,为炫耀学问或为…  相似文献   

10.
乾嘉诗坛流派纷呈,宗法取向不尽相同,以袁枚、赵翼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独树一帜。赵翼身为性灵派的副将,增强了性灵派的整体实力,同时也保持着独特的个性。从个性、创作、理论建树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赵翼与主将袁枚“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袁枚的性灵说,继承前人的观点,有一定传承性,重要的还是针对当时诗坛流弊,在批判格调、肌理和评论神韵三派诗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清代四派诗论中有突出地位和影响,创造了同期诗学理论的最高成就,性灵包括性情与灵机两个方面,要求表现诗人真实而有个性特点的情感,充分发挥诗人的才能,灵巧机敏地创作出独具风格、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清乾嘉时代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被前人誉为“几欲掩蒋(士铨)、赵(翼)而上之”。今人赞为“继袁枚而起的性灵派中坚”,然而却一直受到历史的冷落,研究者屈指可数,论文仅寥寥数篇,专著更无一本。近年赵云中先生《张问陶及其诗歌创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十  相似文献   

13.
山水的性灵化——论袁枚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性灵派主将袁枚于诗标举性灵说,其山水诗大多实践性灵说观点。袁枚的山水诗主要特点是主体意识强,山水景物被性灵化即个性化、拟人化,其实质乃是诗人性灵的对象化。他的山水诗题材、体裁多样,意象活泼空灵,富于生气,具有情趣,不排斥用典,尤长白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为推动清代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袁枚倡导的性灵说主张诗表性情,认为诗歌是发展、变化的,批判了当时具有复古色彩的考据学,影响了一代诗风。袁枚的创新论源于性情说,注重个人性情独特的表现,注重灵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主张在继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袁枚倡导的性灵说主张诗表性情,认为诗歌是发展、变化的,批判了当时具有复古色彩的考据学,影响了一代诗风。袁枚的创新论源于性情说,注重个人性情独特的表现,注重灵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主张在继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7.
袁枚"性灵说"的诗艺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宏道和袁枚是“性灵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都崇尚独抒性灵,但前者强调任情而发,后者有着鲜明的诗艺追求,主张诗文贵曲,独出灵机,对艺术表现方法进行了许多总结探索,认为天资禀赋和学力修养共同构成了作家的艺术才能,而艺术才能是诗艺追求的基础,这就使“性灵说”更趋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18.
语文在我们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日常教学的方法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介绍"性灵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活用。清代袁枚提出"性灵说"的主张,他主张作诗应该是直接抒发作者情感,表现作品的性灵,  相似文献   

19.
袁枚与赵翼交游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枚与赵翼相知相交40余年, 始于乾隆十九年,终于嘉庆二年袁枚去世。其交游的基础是共倡性灵说诗论,分别成为性灵派的主将与副将,但两人思想观念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20.
性灵派三大家简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性灵派三大家袁枚、赵翼、张问陶,以文学成就与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其排序自然是袁、赵、张。但他们先后支撑起乾嘉时期队伍庞大的性灵派,为使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回归表现真情、个性的健康轨道,扫除模拟复古的风气,发扬开辟新径的创造精神,都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