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国内各大电视台确定引进并播出的海外模式节目超过50档,被称为海外引进节目的"井喷年"。这个势头进入2014年依然热度不减,各大省级卫视从引进国外版权入手,打起了中国电视市场的综艺争夺战。到了2015年,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中,老节目的持续制作和新节目的不断引进,使得规模和数量更加庞大。然而对于已运行成功的国外版权的引进并不能保证栏目的万无一失,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引进后的版权节目是否会适合本地"水土"。所以除了前期调研只看国外收视率的高低、节目精良的制作外,能否顺应本国社会文化语境更是值得探究的。本文是从最新最热的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中国引进版《奔跑吧兄弟》为对象,从社会文化语境的角度,来进行探究反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节目引进又一次成为话题。近几年,中国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很多节目版权,制作出了高水平的娱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我是歌手》等等,与以前相比,近期从韩国引进版权制作的节目较多,带来了极高的收视率与点击率,比如《爸爸去哪儿》,此节目在中国综艺节目热排行榜上位列第一。通过该节目,受众能够认识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艺人及其孩子。那么韩国综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特色在哪儿,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大成本、大制作的"大片时代"已经到来。原版节目的引进、精良的制作、创新的本土化资本运作与产业链开发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但文化产业的风险值得警惕,中国电视台应量力而行。在引进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节目模式,还学习节目创意与营销策略有助于我们快速成为节目版权的出口方。  相似文献   

4.
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节目引进又一次成为话题。近几年,中国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很多节目版权,制作出了高水平的娱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我是歌手》等等,与以前相比,近期从韩国引进版权制作的节目较多,带来了极高的收视率与点击率,比如《爸爸去哪儿》,此节目在中国综艺节目热排行榜上位列第一。通过该节目,受众能够认识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艺人及其孩子。那么韩国综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特色在哪儿,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为洁 《视听》2016,(6):54-55
近年来,海量的海外版权综艺节目陆续被引进中国电视市场,尽管其中一些综艺节目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但是不少综艺节目制作人对版权价值的开发却终止于此,极少数节目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电视产业价值链。本文对近五年我国海外版权综艺节目的引进情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价值链理论分析被引进的综艺节目的版权价值开发在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3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年"。浙江卫视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好口碑的优秀节目模式,如《中国星跳跃》、《中国好声音》等,经过本土化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新高。本文以引进综艺节目为中心,分析我国引进节目所经过的阶段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迅猛,湖南卫视为首的各大地方卫视以引进韩国、日本版权节目为主,而美国版权综艺节目较少。近两年,《周六夜现场》、《吐槽大会》等美国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热播。一方面,这类节目的播出量惊人。另一方面,这类型节目的口碑不佳。以《周六夜现场》为例,通过对节目内容退化、节目策略演化、节目播出平台进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给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的收视热潮、持续高涨的商业效应和对频道竞争力的强力拉动,显示出引进国外模式电视节目巨大的正能量;在2013年卫视频道广告招标"娱乐会战"中,引进国外模式电视综艺节目的突出表现,让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话题再次升温。回顾我国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历程,从偷偷抄袭模仿到悄悄低调引进,再到轰轰烈烈购买模式版权,国外电视  相似文献   

9.
陈剑 《传媒》2017,(18)
电视综艺节目是近几年我国电视市场发展较快的一种节目类型,它满足观众休闲娱乐的文化需求,在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国内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地方频道,走在综艺类节目的前沿,引领国内电视节目的发展.无论在电视节目理念还是节目形态上,都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路径.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综艺节目的重要类型,近几年迅速发展,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一匹黑马.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煽情化、低俗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有的制造噱头博取观众眼球,甚至为了打动观众不惜编造故事,这不利于电视综艺节目本身良好生态环境的打造,也不利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江苏卫视斥资引进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一改常态,回归音乐本身,而不是对选秀者个人的过度关注.这种新模式,使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成为我国近年来引进国外版权进行本土化改造的成功典范.那么,作为标杆性的电视节目,其如何运作与实施,如何引领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值得国内电视节目制作者借鉴.由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的《梦工厂:音乐电视真人秀节目运作秘籍》一书,以《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内部视角,为我们第一次全面呈现出《中国好声音》的筹备和运作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全面的内部资料,也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综艺节目发展的重要作品.全书从《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版权引进,到如何寻找导师和学员,如何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揭示.  相似文献   

10.
祁晨 《声屏世界》2013,(7):49-50
2013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年",包括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以及央视在内的多家卫视都将引进节目提上黄金档。随着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节目的引进也成为竞争手段之一,在我国电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电视综艺节目引进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工作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掀起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自主创新的新一轮热潮.《通知》要求上星频道播出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时提前备案;与境外机构联合研发的节目,如果中方未取得完全知识产权,将视同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管理;各上星综合频道每年在晚间黄金档期间开播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并强调节目的自主创新.由此可见,我国综艺节目的创新需要在增强版权观念和精品意识的同时,自主研发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核心价值观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娱乐化的方式融合本土文化,传递文化精髓,树立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2.
臧秀丽 《报刊之友》2013,(8):109-110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以及传媒机构开始从海外引进综艺节目版权,来丰富中国的电视荧屏。同时也有很多中国的电视工作者都在积极寻求如何将国外已有的经验和节目样式拿来进行本土化改造,为己所用。当我们对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文化品位分析后,确信不能一味依赖海外版权的制作"宝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节目内容、文化构成、审美取向、表述方式上把海外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吸引中国电视观众,并产生对节目的共鸣。本土化改造是一方面,节目的创新、研发,创造中国独有的综艺节目模式,才是中国电视节目突围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与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团队共同打造的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原版引进自荷兰著名的电视节目——《荷兰好声音》。自2012年7月13日节目开播至今,已经播出三季,屡屡创下综艺节目收视率新高。节目成功的背后,与制作团队独到的眼光与准确的节目定位、高度专业化分工操作的内容制作过程、微博化宣传取得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制播分离"模式的成功采用密切相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节目还赢在了其对版权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双月观察     
张守信 《视听界》2013,(4):17-21
国外版权的"外来经"当真好念?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视创作便开始对国外热门节目进行仿效,一些电视台也做过版权引进的尝试。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引爆荧屏后,还引进过《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以一敌百》等版权,但都反响平平。直至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习得版权节目制作真法,让中国电视人重振引进的信心。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一骑黑马踏入中国电视荧屏,给电视人和电视观众都带来  相似文献   

15.
王丹 《视听界》2012,(3):47-50
继版权引进新风潮后,当前的省级卫视节目创新越来越趋于国际化,从节目模式引进的国际化到节目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从节目参与范围的全球化到节目推广营销的整体化,从节目设计元素的时尚化到节目传播效果的精准化,“面向全球,立足本土”已成为众多国内卫视进行节目创新的基本思路,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节目模式生产和流通,是电视节目专业化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早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法国电视一台合作,引进了体育竞技节目《城市之间》,节目播出当年吸引到总计12亿人次的观众,成为该频道年度收视冠军,该节目的引进"开启了国内早期对于模式引进及版权价值的认知"。①此后,国内的电视播出机构陆续引进国外节目模式,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暗淡退播的。2012年,浙江卫视引进荷兰The Voice of Holland原版节目模式,将这一选秀节目打造成有中国特色的大型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效果异常出彩,再次引发学界和  相似文献   

17.
李婕婷 《传媒》2015,(19):64-65
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便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引起全民收视风潮.《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超高人气综艺节目《Running Man》.《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数年来连续每周播出,在游戏中创造了经典的撕名牌环节,使得许多综艺节目争相模仿,在全亚洲拥有极高的人气.随后,随着大众口味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韩国综艺节目的创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国内对其的引进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韩国综艺节目从"明星+游戏"的路子逐渐转变为做"真实类娱乐节目",我国对于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方式也从单纯的引进播放,发展成购买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包装,制作成"韩国路线"和"中国模式"相结合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成立促进了电视节目与广播节目的融合,彰显了新时代国家电视台的新风貌,创造了"听"电视、"看"广播的崭新视听世界。深入研究探讨广播电视节目的融合模式,对广播电视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在阐述广播电视综艺节目融合的现状、分析节目融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电视综艺节目和广播音乐节目融合模式,并结合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节目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歌走天下》融合的节目制作实践,对电视综艺节目和广播音乐节目进一步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各省级卫视在综艺节目制作中普遍走上模式节目的版权引进之路,这为省级卫视的内容资源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思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模式节目版权引进中内容资源整合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的变化与革新不断,各类电视节目的火爆始料未及,制造出的话题接踵而至。真人秀节目的样态,伴随着中国观众对电视综艺不断提高的评判标准,经历了2011年的"相亲年",2012年的"音乐年",2013年的"模式引进年"。在这三年间,政府也接连颁布全行业的限制条例,希望对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综艺节目进行更规范的引导。回顾国内真人秀节目井喷式的蓬勃发展,从最初单一的选秀已发展到各种形式。因2012年《中国好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