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乙己·咸享酒店和绍兴老酒凡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不会忘记孔乙己经常去喝酒的咸亨洒店。当年,咸亨酒店(古人有“品物咸亨”之说,作为店号是取其通达顺利之意)在周家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的远房本家开的。有个象孔乙己这样的人常常去喝酒,此人的绰号叫孟夫子。鲁迅写“孔乙己”并非为那孟夫子写照,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牺牲品中的典型人物。当时象孔乙己这样不肯脱下长衫去做工,却已  相似文献   

2.
话说鲁镇伴着时代的步伐,也踉踉跄跄地迈进了数字化。孔乙己也不甘落后,学会了上网,网兴正浓。这天,突然想起多日没到咸亨酒店去喝酒了,便急忙跑了过去。但是,来到店门口时,招牌上没了“咸亨”二字,而是改成了“一网情深”。孔乙己以为走错了地方,当看到熟悉的店伙计小D时,才一边坚定地迈步进去,一边对小D说:“这店名称不错,只是应该是‘一往情深’才对。”小D说:“这么写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网吧。”话虽这么说,可爱咬文嚼字的孔乙己看着招牌,心里还是挺别扭的。孔乙己本来是想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没看到酒菜却看到了…  相似文献   

3.
三、“给鲁迅爷爷写信”的故事1.典型事例因为鲁迅在小说中详细地记叙了孔乙己喝酒、吃豆、偷书、欠款的可笑可悲的人生故事,所以成亨酒店为人熟知,遐迩闻名。改革开放以来,到绍兴游览的人们,每每要到咸亨酒店看一看,找一找鲁迅当年描写酒店的感觉,买上一碟茴香豆慢慢品尝,并且免不了在“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前留个影做纪念。  相似文献   

4.
托尔斯太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鲁迅在用词造句方面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中动词的选用就是适例.鲁迅小说根据不同的人物所处的不同的典型环境,恰当地选用了切情切境、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动词,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里仅就《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中几个跟“钱”有关的动词,谈一点学习体会.通过不同动词的选用,展示出人物悲剧命运的发展的历史.小说《孔乙己》叙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买酒有两次.第一次写当所有喝酒的人嘲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的时候,“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而当第二次来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就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前后生活境迂的不同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孔乙己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他虽站着喝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孔乙己》中,动用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教育和孔孟之道毒害,并成为其牺牲品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典型——孔乙己。笔者想着重分析一下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作者在人物外貌描写上运用对比手法交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小说开始介绍了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顾客的喝酒方式:“短衣帮傍午傍晚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者开始先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7.
教了多年《孔乙己》,对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早已娴熟于心。近年又多次从报上读到绍兴咸亨酒店重新开张、生意兴隆的消息,更是向往着能亲眼目睹一番。假期中,学校组团浙北游。那天傍晚一到绍兴,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结伴上街,去寻找咸亨酒店。在古朴、宁静的鲁迅路上走了一段,“喏,到了!”抬头一看,灯光中映出“咸亨酒店”四个竖写大字,那是从路边的一座四柱塔形照牌中映出的。我们兴奋地快步走去,那临街的店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平房,白底黑字的“咸亨酒店”横匾挂在屋檐下。据介绍,小说《孔乙己》的情节虽属虚构,但这“咸亨酒店”并非是鲁迅虚拟的店名。清光绪年间,鲁迅的几个本家在绍兴都昌坊口合资开了一家酒店。周氏族人都颇懂史书,几经斟酌,才取了个与众不同的店名——咸亨酒店。“咸亨”两字取自《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句,“咸”作“都、皆”解,“亨”为通达、顺利之意。取名“咸亨”,是指望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可惜他们不善经营,只开了两三年时间。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咸亨酒店按原来的格局重新开张。如今的咸亨酒店,临街店堂左边的大柜台依然是曲尺形,台上摆着一碟碟茴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我”这个小伙计的口吻,叙述了在鲁镇咸亨酒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写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文中除了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我”的形象。笔者认为:“我”虽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同情者。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已”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我只想运用换位法,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他要在这小小的成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我”这个小伙计的口吻,叙述了在鲁镇咸亨酒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写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文中除了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正>《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揣摩     
《孔乙己》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可是篇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并非鲁迅自己,咱们确切知道鲁迅幼年没当过酒店小伙计,这就可以提出个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假托这个小伙计,让这个小伙计说孔乙己的故事呢? 大概鲁迅要用最简要的方法,把孔乙己活动的范围限制在酒店里,只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这件事上表现孔乙己。那么,能在篇中充当“我”的惟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人有孔乙己,有掌柜,有其他酒客,都可以充当篇中的“我”,但是都不合鲁迅的需要,因为他们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须有一个观察他们的人。于是假托一个在场的小伙计,让他来说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说的只限于他在酒店里的所见所闻,可是,如果咱们仔细揣  相似文献   

13.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从写作特点上来看,《孔乙己》有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所谓无酒不成事,《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以及《红楼梦》,酒往往成为引发、连缀故事和推进叙事的动因.《孔乙已》先谈论酒店,引出喝酒,由喝酒,引出喝酒的孔乙己及其他的酒客,又由孔乙己,引出一系列关于他和那个时代的一些事件,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在咸亨酒店,围绕着"喝酒"逐渐展开了,酒是全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语文备课小资料(10则)“咸亨”是什么意思?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了一个酒店,取名“咸亨”。“亨”是通、顺之意。“咸”是都、皆之意。“咸亨”就是皆通的意思。历史上唐高宗曾用“咸亨”作为年号,取其顺利而安泰之意;“咸亨”作为商名,对顾客来说,表明这是...  相似文献   

15.
<正>《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是一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小说以清朝末年鲁镇的咸亨酒店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很多评论家认为,孔乙己是作者成功塑造的一个负面的读书人形象。但是笔者认为,孔乙己是被很多人误读且误解的对象,用他的话说,便是被  相似文献   

16.
一、从鲁镇的酒店看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农村。《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九一八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事的情节全都在鲁镇酒店这个环境里展开。为什么要选择在鲁镇酒店展开情节?固然,咸亨酒店真的曾经有过,是鲁迅先生的一位本家开的,就在鲁迅先生故居附近。但那不只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更重要的是由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而选择的一个典型环境。这个小小的酒店,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半殖民  相似文献   

17.
对比是艺术上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它“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互相辉映的对照,突出了各自的特征,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意义,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孔乙己》以对比写人,从而揭示人物身份,刻绘人物性格,披露人物灵魂,表现人物命运,彰显文章主旨。一、不同人物的动作对比,揭示人物身份,交代社会环境主人公孔乙己生活的清末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作者没有从政治的角度去谈,而是从生活中去写:到咸亨酒店去喝酒的人,一类是“做工的人”“短衣帮”,“靠柜外站着”;一类是“穿长衫的”主顾,“踱进酒店,……慢慢的坐喝”。这一“站”一…  相似文献   

18.
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题材的选材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生活中与周边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叙述,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反映出封建腐朽制度下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与毒害。  相似文献   

19.
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题材的选材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生活中与周边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叙述,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反映出封建腐朽制度下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与毒害。  相似文献   

20.
精制一个别致的标题鲁迅故乡绍兴的一个孩子,要写一件新鲜事,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新貌。他在家长的指导下,为自己的文章精制了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给孔乙己‘洗澡’”。因为题目特别,令人称奇,所以文章一发表就吸引了许多读者。其实,文中只是写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小作者每天上学校路过鲁迅路时都会看见一位清洁工人在擦洗咸亨酒店门口的孔乙己塑像。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