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部新体裁的百万字史著《大三国演记》,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弓I起读者的广泛关注。这部书是作者张贵祥费尽10余年心血而著成的。 在我国历史上,自公元10世纪起,辽朝、北宋、西夏三足鼎  相似文献   

2.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版(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二)史学、地理学两汉时期,史学取得了重要成就。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部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大约东汉以后才有《史记》之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  相似文献   

3.
(一) 《粤大记》是明代郭棐私撰方志之一,他还主持纂修过《广东通志》、《岭海名胜记》、《岭南诸夷考》、《四川总志》、《右江大志》、《宾州志》、《夔州府志》、《夔记》等书,是一位在史学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粤大记》是记述明代万历及万历以前广东概况的一部史志,尤其以记载广东农民起义与名人传记为详,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在历史上只刊刻过一次,流传甚稀,现海内仅存一部,至为珍贵。此书原为清末南海曾钊所藏,书上钤有“面城楼藏书”印记,后归番禺徐信符所得,抗日战争以后,徐氏“南州书楼”藏书散出,部分珍善本流落在香  相似文献   

4.
《宁古塔山水记》和《域外集》是涉及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第一部山水志,书中涉及到大量宁古塔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通过这两本书揭示清代宁古塔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和流人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刘后滨等人的《贞观之治》是中国人民大学影视史学丛书的第一部。影视史学的出现,无疑是中国目前文化普及浪潮中的一波,既反映大众的需求,也反映史学界对自身特性和定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史记>故事精选连环画》是21世纪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一部重点图书。《史记》是我国人民所熟悉、所推崇的一部历史名著。它“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指司马迁所处的当代)”,可谓中国的第一部通史。《史记》冠“二十四史”之首,不独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所处的地位无与伦比,且在  相似文献   

7.
以题材及其在本地的播放热度为标准,筛选出三部美食题材的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一起用餐吧》(韩)和《孤独的美食家》(日),并且依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洋葱理论,分别从符号、英雄、仪式以及价值观四个方向出发,将东亚三国美食有关的剧集进行了深入符号学层面的解读,从画面、语言乃至影视风格、饮食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对比。力图探寻东亚三国三部题材相似的电视节目拍摄者是如何为我们展开及表述这一题材,并由此深入探寻中日韩三国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张际会 《军事记者》2011,(10):59-59
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文学两方面肯定了《史记》的地位价值。在一部史学著作中为后人保留了许多鲜活面孔,是《史记》一大特色,这得力于司马迁赢余历史人物的传神之笔。本文试从《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挑出"泣数行下"这一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9.
邵颖涛 《图书馆杂志》2014,(2):109-112,104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是一部中土失传的盛唐小说集,成书后遂流传日本,在日本存有宝永二年写本、石山寺本、黑板胜美氏藏本等版本,又为日僧升堂和南传抄刻印,终为《卍续藏经》所收。此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献价值与辨伪功绩,辑录唐失传志怪集《金刚般若经灵验记》十五则、《冥报拾遗》十则,保存珍贵的小说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1613—1682)是清初著名学术大师,于经学、史学、语言学、地理学诸领域均有杰出贡献。他治学以明道救世、经世致用为宗旨,而《历代帝王宅京记》一书便是深刻地体现其学术特色的一部名著。《历代帝王宅京记》全书共20卷,以辑录历代都城设置、布局等项文献资料的形式,从建都与封建政治关系的角度,总结周秦以来各个皇朝治乱盛衰之经验教训。对此,学界尚无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其文献价值、编撰特色两个方面探讨其学术  相似文献   

11.
《后汉书补注》与《汉书纂录》是清代惠氏家族在史学上的代表著作。详细考察这两部著作,能够促进有关吴派史学渊源与思想特质的研究。惠栋在史学上深受顾炎武启发,并形成了一种以"汉义"诠"汉史"的思想。这种思想从根本上而言是尊崇"汉学"的经学观念在史学中的具体表达。惠氏史学与经学立场一致,方法相通,多部著作的更名反映了其"汉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他的经史研究还共同透露出政治压力下的思想隐衷。  相似文献   

12.
《三国典略》,唐人丘悦撰,叙南北朝后期梁、陈先后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对峙的"后三国"历史。其书以西魏北周为正统,内容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亦时涉文学等领域。《三国典略》成书在南北朝几部正史之后,一些内容可能来自正史,但也有不少详于正史,或为正史所不见,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而该书大致从宋以后亡佚。现就相关方面作一简单考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是马年,马年谈谈以家父马连登先生为代表的曲艺马家。家父马连登(1908-1976)是西河大鼓演员、弦师、评书演员,北京人,出生于北京南苑一个菜农家庭。我爷爷爱唱西河大鼓,对他影响很大。13岁拜耿起树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学会了《隋唐》、《包公案》、《杨家将》、《呼家将》、《回龙传》、《明英烈》、《三国》、《施公案》、《彭公案》等十几部大书。15岁登台演唱。一次唱《双镖记》时,因说错一句台词,被师父赶下台去。由此,更加刻苦学习,并向许多名家请教,以人  相似文献   

14.
朱健桦 《出版参考》2007,(11S):22-22
学术文化畅销书渐成“系列化、品牌化”上月易中天作品《品三国(下)》以微弱的优势挤掉《于丹(论语〉心得》,赢得开卷非虚构排行榜榜首的位置,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同时又留下了些许悬念。本月《于丹(论语〉心得》又重新夺回了榜首。不仅如此,于丹的另一部作品《于丹(庄子〉心得》也超过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下)》、《品三国(上)》两部作品,位列开卷非虚构排行榜第2。至此,出现了于丹全面“超越”易中天的态势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出版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2,(3):34-37
日本作家吉川英治《三国》(第二部)出版近日,日本作家吉川英治全新演绎的《三国》(第二部)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三国》是吉川英治的巅峰杰作,也是日本文学中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6):86-86
《毛泽东传》;《横站生涯五十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史学九章》;《这只是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万历刊本“三刻五种传奇”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四十年代,郑振铎自陶氏处得署名“李卓吾先生批评”字样的“传奇五种”,其中《浣纱记》卷首附《三刻五种传奇总评》,自是始知有“三刻五种传奇”之说.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刻“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后又有《琵琶记》、《幽闺记》、《玉合记》、《红拂记》四种,是为“初刻”五部;此后三四年内又相继刊刻《荆钗记》、《明珠记》、《玉玦记》、《绣襦记》、《玉簪记》五部,和《浣纱记》、《金印记》、《香囊记》、《锦笺记》、《鸣凤记》五部,是为“二刻”和“三刻”.“初刻”五部时,书坊也许并无刊刻十五部规划,因销路好,才继有“二刻”与“三刻”,合计十部此谓广义上的“三刻五种传奇”.所含十五部传奇皆非李贽亲批,伪托者可能为叶昼一人所为.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叶,通俗小说是从上而下,由文人而书商而日渐喧哗的。历史往往具有某种反讽的意味。自明洪武、永乐以来,统治者曾采取种种措施来钳制通俗文艺的发展,然而,《三国》、《水游》却首先刊行于都察院与武定侯郭勋府等处,这大抵是金圣叹所说的“乱自上作”。自《三国》、《水游》出,又有文人争相传诵,这便引起了民间书坊注意。一些书贾(书坊主)开始卷入通俗小说的翻刻,翻刻不足,加以编撰。嘉靖三十一年,书贾杨涌泉敦请熊大木将《精忠录》演为“辞话”,“庶使愚夫愚妇亦识其意思之一二”(《大宋中兴演义》熊氏自序)。可以说,…  相似文献   

19.
孔子删书,把黄帝以前的远古传说史一笔勾销了。影响所及,司马迁著《史记》便从五帝纪写起:唐人司马贞补《史记》,也只补了短短的三皇纪。至宋代,刘恕作《通鉴外记》,罗泌作《路史》,追溯盘古氏开天辟地,重兴宇宙洪荒之说。明人陈士元编撰《荒史》,充实了《外记》和《路史》,系统地演述了中华民族的远古史。 《荒史》一书,仿《史记》的纪传体,以十二本纪为主,补以  相似文献   

20.
前两天转发了一条微博,说的是我喜欢的一位男演员张震,说他拍《赤壁》,为演孙权熟读三国;拍《建党伟业》,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 有人说仅仅是一部电影,张震也只不过是一个演员,如此付出有必要吗?张震不悔,不悔,是一种多可贵的东西,不悔,也是一种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