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孙军 《考试周刊》2012,(94):48-48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生动活泼的表演.精彩纷呈的课件演示,还有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课堂上,经常是声、光、电一拥而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不少语文老师教得辛辛苦苦,效果却不甚理想。其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并非每一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并非每一节课都要小组讨论。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不拘一格,简简单单。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语文课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难批,批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学生对批语却懒得看一眼;一学期语文课数量可观,学生能力却不见长进。笔者认为老师越“勤快”,学生就可能越懒惰。这正如家庭教育一样,父母越勤快,家务包揽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惰性就越强。因此,做老师做父母的也应该学会“偷懒”,不要包办,要给学生“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春风给如今的语文课堂带来了不少的生机,原先课堂上的沉闷气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语文课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可是,渐渐地,人们发现许多“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也开始充斥语文课堂,人们不禁感叹:如今的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  相似文献   

4.
吴艳 《成才之路》2013,(33):14-15
现在的语文教师常常会感慨: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学生缺乏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往往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便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我经常跟学生讲:“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你留心观察,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传授知识,学生看似听进去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仍然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从而使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5.
近日,潜心拜读了成尚荣先生的《语文,再语文一些》一文。读罢,颇有同感。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程理念变了.语文的领域拓宽了,语文的结构综合了,实施方式多样了.语文课堂精彩了……但透过这些变化.我们又不难发现有些语文课变“味”了,甚至不像语文课了。难怪很多老师感慨: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会上了。是的,当前语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课的特点,要爽朗、洒脱,不要怕越雷池半步;但又不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漫无目的,放任自由。要像写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语文教学的“神”就是人情、人理、人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教什么?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教语文。但是,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许多已经大大超出了“语文”的范畴,科学的、政治的、思想道德的、文化生活的甚至天文地理等都在语文课堂演绎着,以致语文教学被泛化为人文教育,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还标榜此为“新课程”旗帜下的新探索并乐此不疲,没有“语文”或者不是“语文”的语文课频频占据着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人们有了这样的误解: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激发,却忽视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殊不知,任何一种思维品质都得从小养成。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应在低段语文课上缺席,而应在语文课上闪亮。  相似文献   

9.
语文之旅     
一、学生为什么上语文课?我觉得语文课对学生的馈赠绝不仅仅是一个中考,亦或是高考的圆满,她可以丰富学生的一生。语文教师有责任将学生培养成爱生活、会思考、喜读书、能说善写的全方位“新人”。而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做到“四有”:即有生活、有思考、有古今中外之圣贤书,有读写训练之法。  相似文献   

10.
如今.许多小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和语文教师对此也忧虑重重。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有人说,素质教育时,有些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有人说,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在给人们及时传递各种信息的同时。其不好的一面影响了孩子们:有人说……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这一切归结为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以及少得可怜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11.
黄梧桐 《考试周刊》2014,(96):29-29
<正>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背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大部分人的"背诵",都仅仅是指记忆"词汇"。特别是对语文课文的背诵,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需要背诵;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可不背诵。一、背诵语文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吕虹 《辽宁教育》2010,(9):37-38
曾几何时,人们对于语文教学有了这样的观念:语文教学里,应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激发,却忽视了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人们普遍认为:低段的语文教学读读背背,写写抄抄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深度,更无须太多挖掘课文引发学生的思考。殊不知,时间长了,学生在语文课上懒于思索,思维就在语文课上缺席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教师如果把语文教学仅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的话,那语文课永远难“活”起来。新课标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又推出必读篇目,就是希望语文课堂扩大一些、开放一些。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革新,给语文课予明确的导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一位“外行”关于“语文味”的质问“现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还有语文味儿吗?”在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省级研讨会的评课现场,我在台上刚刚就一节语文课做完评点,一位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学出身的特级教师起身提问。同时希望我就什么是“语文味儿”、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儿”等问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上进心、耐心、细心,"中意"课程标准以及"中意"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收获。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中职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就中职语文而言,应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适应社会需要的语文素质,推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现实情况却是多数学校一方面偏重技能培训,忽视文化基础,一再压缩语文课时:另一方面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沿用普高模式,缺乏职教特色,致使教师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厌学。中职语文教学已难以为继.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精简厚实的语文,是充满凸现语文个性的语文,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是目标简单、课课有得的语文,是去掉华丽、追求实效的语文。在这一次全国语文赛课活动中,我们领悟到了语文课的本质,感受到了理想课堂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听、说、读、写训练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开学以来,听了几位年轻教师的语文课,在与他们交流时,他们大多表示,语文课堂上不知道该教什么。无独有偶,一次与几位有着20年左右教龄的语文教师交流时,他们也反映,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难上的原因在于不知道该教些什么。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其实就隐藏在一篇篇课文里,需要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发现隐藏在课文中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谢丽蕴 《语文天地》2014,(31):73-74
“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这是笔者批阅学生随笔时读到的一段文字。这段话让笔者思考:我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