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银 《新闻界》2005,(3):110-110,132
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传媒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成了席卷全球的传播潮流。日本著名传播学家竹内郁郎曾言,大多数传媒信息的90%为娱乐信息,①而威尔伯·施拉姆也看到了娱乐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份额,“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②而我国大陆自从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媒介传播的大部分内容都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在传播的形式上注重传受双方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2.
陈剑 《视听界》2006,(1):155-156
当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使传播活动由口头传播、社区传播……发展到国际传播的时候,传播的功能便由最初的交流功能被附加上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功能:资讯传播、教化民众、政治宣传、广而告之、娱乐大众、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实现(互联网)等等。而媒体在发展进程中也一次又一次地矫正和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媒体精神的体现也就有了多维度的表述:舆论自由、政治喉舌、社会公器、娱乐至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媒体精神还没有被传播学界进行系统研究和界定,但是,其精神内涵却正在成为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座航标。2005年美…  相似文献   

3.
张洁意 《新闻传播》2005,(10):40-40,43
媒体活动策划(公益活动策划)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频频见于报纸、广播、电视各媒体的传播实践活动中,“存在即具有合理性”,媒体活动策划功过是非暂且不议,可媒体对活动策划的重视及成功的媒体活动在社会中取得的良好传播效果,可以说明媒体活动策划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罗小萍 《新闻界》2005,(2):88-89
媒体选美,指的是媒体组织、策划、制作、复制以及传播以选美为内容的视觉娱乐文本的大众传播行为。如2002—2004年国内各种大小媒体传播的各种选美赛事,媒体不仅包括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也包括各种小报和杂志;不仅包括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也包括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赛事不仅包括2004年11月相继落幕的凤凰卫视第二届“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正冉冉升起。”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手机媒体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有突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可称为“第五媒体”。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笔者却不敢苟同。我认为所谓“手机媒体”仍然属于网络媒体的范畴,手机仍然是“第四媒体”。本文试图用浅显的语言来阐述一下理由。  相似文献   

6.
李楠 《记者摇篮》2005,(3):15-15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观念平等化、传播主体个性化、传播内容平民化、交流模式双向化,种种迹象都表明,大众传播越来越尊重整个传播系统当中的“人”。可是,有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却偏离新闻改革真正的主旨,误入了伪善与雷同的沼泽。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更新,传媒对人类的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时时会有各式各样的媒介事件发生,对我国传播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娱乐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娱乐时代,不良的娱乐传播逐渐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造成媒体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发生偏移,使媒体传播的公众对媒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可信度产生了质疑,从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健康发展.在互联网发展极其迅速的时代,网络中的暴力、娱乐新闻媚俗化、娱乐节目庸俗化、娱乐传播中的偷拍、炒作现象以及报纸、电视中炒星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还未定型的未成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效仿心理.所以,娱乐传播在一定程度是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值得我们关注,对我国当前娱乐传播的现状特征分析是对娱乐传播的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梁杰 《新闻爱好者》2005,(10):24-2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网络打着“第四媒体”的旗号,开始杀进中国的传媒圈时,让世人顿觉惊讶与新奇。网络传播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但网络新闻的传播也受技术和市场发展规律的限制。如何、何时获得规模化的网上新闻传播的消费市场,取决于形成网上新闻传播的规模、媒体资本与市场的互动以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明 《传媒》2016,(10)
威廉·斯蒂芬森认为,大众传播中存在一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游戏性传播活动,受众使用媒介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在于消遣。自媒体时代数码影像尤其是微视频的娱乐化表达呈现出个性化、“草根化”、社群化、视觉化等特征,人们参与这种传播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在消费娱乐内容的过程中获得愉悦。自媒体环境下,社会化的社交阅读为娱乐数码影像的表达提供了土壤,用户在本能的驱使下通过分享快乐获得满足与自我呈现,让快乐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形成链式传播。传播快乐获得自足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警惕自媒体数码影像的泛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中如何使生物多样性议题进入公众视野是实现公众参与保护的核心要点之一。在多元媒体迸发的时代,生物多样性爱好者作为自媒体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活动或许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自媒体“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作为研究个案进行分析,为当下“生物多样性”相关科学内容的创作、传播与研究提供思路。本文从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个方面,对其传播策略进行讨论与分析,探讨“生物多样性”以及其他全球共性挑战话题如何在公众中实现有效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试析娱乐新闻的传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娱乐新闻已成为媒体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探究、把握娱乐新闻的内在特性和存在价值及其发展规律,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大众媒介中日渐兴盛,从报纸到电视、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与“娱乐”有关的节目,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进而发展到新闻标题的煽情化、新闻叙述方式的故事化,媒体新闻逐渐走上了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广播曾拥有过它的辉煌历史,可是到了90年代后半期却进入低谷,像个灰姑娘似的在电视和报纸的夹缝里生存,而网络媒体的加入,使得广播的发展前景增加了更多的变数。广播媒体如何适应新传播环境下的媒体竞争呢?  相似文献   

14.
徐倩 《声屏世界》2011,(7):57-58
微博横空出世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席卷了中国亿万用户。一时间,大家都忙着“织围脖”,微博娱乐、微博新闻、微博打拐……在微博热的时代中,电视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技巧.将微博作为电视新闻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娱乐资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闯入受众的感官世界。在这众多的娱乐新闻中,有关娱乐圈的各种“绯闻”、“轶事”、“官司”、“黑幕”,加上由此而引发的“调查”、“更正”、“辟谣”,漫天飞舞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真是一片“繁荣”,令人目不暇接。媒体费尽了心机想营造一个热闹非凡的娱乐世界,却让娱乐新闻之种种怪现状在人们面前一览无余。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此词为意大利文,指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智媒时代的到来,给主流媒体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主要对主流媒体的传播运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显性特点。【方法】从全媒体矩阵构建、基本运营情况、创新发展等方面入手,以“央视新闻”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从最初的频道建设,到“两微一端”三步走战略,再到“建设自有平台+入驻第三方平台”的复合式传播渠道构建,“央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经营战略取得良好成效。【结论】面对愈发激烈的新媒体竞争格局,主流媒体应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紧扣媒介特质,把握媒介时间观念,利用新兴技术进一步激发自身活力。  相似文献   

17.
“南部无处不在”——这不是一句心血来潮的口号,不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扬言,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如何敢言“无处不在”,南部如何实现“无处不在”?南都用几载光阴,成功从一张报纸蜕变为集报、刊、网多种媒介载体于一体的报系。在媒体形态、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城市群影响力、社会影响等各方面实现“无处不在”理念,无论是喜欢娱乐休闲,还是追求生活品位,抑或关注时事,读者都能从南都报系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18.
王晖 《新闻前哨》2014,(9):18-20
日新月异的传播手段,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平面媒体实现了从“翻阅时代(纸质媒体)”到“点击时代(电脑媒体)”再到“触摸时代(移动媒体)”三次大跨越.以此相对应,传播形态呈现出社会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江西日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推进媒体融合的途径,力求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相似文献   

19.
查锴 《新闻前哨》2022,(22):17-18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产品样式、传播路径都在不断演进。在传播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微传播”成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重要工作方向和操作手段。本文以长江日报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微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熊国太 《新闻界》2007,(2):120-121
如果从媒体传播的发展逻辑来推断,手机媒体正在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当前手机传播已成了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充分研究手机媒体的传播原理,认识其蕴含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