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到体育上呈现出以下特点:重文轻武,重“静”轻“动”;重规范、制度,轻集体合作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中庸、重和谐,轻竞争。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社会里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而足球是集对抗、快速、多变、个人魅力与集体合作的完美结合于一体的典型的体育竞赛项目,这不免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因此传统文化很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1996年各项目年度最高赛事和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的比赛成绩,发现我国技能主导类奥运项目中对抗类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表现类项群;在对抗类项群中,同场对抗和隔网对抗项群,即球类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格斗项群运动员;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男运动员短;技能主导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成绩有可能存在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同场对抗球类集体项目的成绩和名次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该项群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最复杂、最易变、最难控制的,其中,对抗性是其本质属性;集体的协作性是其标识属性.在竞训过程中,强调个人能力与集体能力的辩证统一.运动队掌握比赛信息的质量、对手的水平、规则、竞赛环境、裁判的执法效果以及其他不可预知因素都会对竞技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应根据运动队竞技状态转移的特征与规律,加强潜在竞技能力的开发与最大竞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符合实战训练理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观察与数理统计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并对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成绩优异国家训练思想与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这一项群的训练特征和符合实战需要训练理念的理论基础.从而提理出这一项群先进的符合实战的训练理念,如强调训练中球员态度和训练作风要符合实战要求;高强度对抗是实战训练的核心;重视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细节;以防促攻,提高整体水平;超比赛负合的训练;强化体能训练,重视力量训练;按照完整的攻守体系设计训练;心智训练的贯穿性理念等.为我国本项群各项目的提高与发展,并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体能水平的高低在冰球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备战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训练过程着手,对中国女子冰球队备战过程中的体能训练安排和方法手段、负荷量与强度进行细致分析,探索中国女子冰球备战冬奥会过程中体能训练的一些特点,同时发现和揭示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点和规律,为冰球和其他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的体能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竞技能力要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手球、冰球、曲棍球等,该项群运动的竞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最复杂、最易变、最难以控制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球员的因素,包括每个位置上球员的专职水平,核心球员的水平,有无球星级球员等;教练员的因素。球队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对手的水平、竞赛环境、裁判的执法效果等;球队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因素,包括整个社会的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运动队集体的奋斗目标、队内人际关系气氛、运动队与社会的关系状态等。  相似文献   

7.
同场对抗球类项目训练理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方法.研究表明,训练理念是训练主体对运动训练及其过程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形成物,包含了训练观念和训练指导思想两方面的内容.我国同场对抗球类项目的训练理念经历了学习、引入和徘徊阶段,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观念内容和操作内容的断层问题.构建我国科学的球类训练理念要实现观念内容与操作内容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吴涛 《体育科技》2006,27(2):46-49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女子手球队备战奥运会过程中体能训练的一些特点,发掘和揭示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点和规律,为手球和其他同场对抗性球类集体项目的体能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炜烨  杨东亮  董付立 《精武》2012,(25):82-82,85
对体育院校球类项目专修学生的竞技动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运动员在感性体验测度上的分数高于女运动员;隔网对抗类项目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和感性体验上的分数低于同场对抗类项目;中期训练运动员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感性体验和努力取向上的分数高于短期训练的运动员,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和娱乐上的分数也高于长期训练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和专家咨询法,在项群训练理论的框架下对同场对抗性项群中的足、篮、手三个项目身体对抗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包括合理性和非合理性的身体对抗、身体对抗的场区特征、身体对抗的表现形式以及假摔等。指出身体对抗是同场对抗球类项群的主要特征,合理的身体对抗要在规则范围内进行,在强对抗下完成各种技战术是球类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经验心和超验心看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会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凤杰 《体育学刊》2005,12(3):73-76
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以及把所有领域事情全部纳入做人视阈的思想观念,使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可从经验心与超验心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传统文化各家所推崇的超验心的具体表现,如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为人策略与养生技术、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等.对于传统武术来说,乃是可以提升习武者主体经验心的最佳方法论;传统文化各家之开发与彰显超验心的方式,乃是传统武术构筑与提升其功夫境界的基本思路。阐释了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影响的现代意义,并对中华武术发展中某些敏感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颜世亮 《体育科技》2014,(1):163-164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下,阐述了现代学校武术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与教学混淆"、"重技术教学轻理论育心"等种种弊端,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使更多的学校重视文化传承和武术教育,有关教师加强武术教育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苏喆 《体育学刊》2007,14(5):78-81
首先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包括化石型、原始型、发育期型、较成熟型和成熟型5类。然后提出了发展建议: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物馆、建立本民族的特色项目、创立国际"名牌"项目。这样既为有针对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捷径,又可以为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进程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阈看传统文化与足球风格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足球风格的关系,探讨二者结合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足球风格与传统文化关联性的基础上,列举了巴西、德国、日本3国传统文化与足球风格融合的成功案例,并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与攻守平衡、"善守御"与快速反击打法、"柔弱胜刚强"与控制球打法3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香火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流行于广西壮族同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源于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古元坡村村民张元亨与其母艰苦生活的美丽传说。香火球运动极富地方民族特色,活动规则类似于现今的羽毛球,区别在于用手代替球拍击球。香火球运动延续了广西壮族同胞对火、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表现出坚韧与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以及明显的地域边缘文化色彩。香火球运动的传播应充分考虑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保留和发挥香火球文化中传统的精华部分,使香火球这一独特的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日久常新。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娱乐、健身、竞技功能,但是它至今难以推向世界,甚至难以跻身大众娱乐天地。吸取其代表性项目武术、围棋、中国象棋、风筝走向世界的经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扶持引导;完善竞赛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民运会实行申办制,比赛项目、会场安排也应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的产物,必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而现代奥运则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蕴含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华武术走向奥运,这就必然会产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冲撞和融合,文章试图从传统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奥运竞技价值要求等方面来说明以价值导向为龙头,调整武术运动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