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因此它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广告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传播活动.广告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阐述英汉广告翻译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方面所体现的差异,提出广告翻译应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遵循文化对等和劝购功能对等的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实现对等原则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对中英文广告翻译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目的论原则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能够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尊重译语国的文化传统,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规范,迎合译语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广告的功能,使消费者明确商品的销售理念,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4.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其特殊的语言风格又有其明确的商业目的性,这就直接决定了其翻译绝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简单对应翻译。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成为广告翻译中的首要因素,而是否达到广告的功能和目的则是衡量终极译文的成败之标准所在。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手段,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和目的为首要原则,即目的法则。由此,英文广告汉译时的增译策略在此理论的视角下得到了充分解读。  相似文献   

5.
广告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广告翻译中应当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宏观指导下,充分考虑到广告这一文体的特征和功能,以及广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寻求文化契合点以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用预设与英汉广告互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有着较强的商业目的。同时,广告翻译也有一定的自由度,在翻译中要力求实现其作为广告的功能性,即遵循奈迭的功能对等原则。语用预设现象十分复杂,涉及文化、语境等方面,在广告翻译中尤其重要,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翻译行为日益趋向多元化,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无法完全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而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应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而修正了传统的“信、达、雅”原则,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姚晓鸣 《红领巾》2005,(6):126-127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的翻译原则和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使译出语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本土化的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应从翻译功能理论出发,对广告翻译进行重新思考,充分认识如何实现广告目的是翻译的关键所在。要从作者、读者和文本三个方面探索怎样遵循广告翻译的三个原则,实现广告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及广告的目的和功能看,国际广告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考虑目的语语言、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因素,译出优秀的广告,并提供了衡量广告译文成败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广告翻译并不是一味地将原文信息忠实地转换到目的语中的纯模仿性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诠释过程。汉文广告的英译应根据英文广告的文体特点与翻译标准,遵循功能相似、意义相符、KISS及可接受性原则,灵活地采用直接传译法、调整性译法或二者揉合译法的策略,才能实现汉文广告英译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即呼唤功能,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商业广告用语翻译是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的结合。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消费者是广告翻译的最终目标。本文从功能,语言,文化和营销的角度阐述了商务广告翻译的综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歌 《考试周刊》2008,(7):193-194
本文以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为依据,对外宣政治文献翻译的实质、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目的和功能是此类材料翻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文章认为翻译时应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选择有助于达到译文目的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演讲稿是为了说服听众,文学作品是为了输出文化,彰显作者个人风格,法律文件则是为了严谨地叙述事实,那广告的目的又作何解?顾名思义,广而告之,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产品或服务,此时一份高质量的广告文案译本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个好的广告文案可以成就一个品牌的辉煌,相反,就算一个品牌再好,也有可能因为过于淡而无味的广告文案而功败垂成.广告文案翻译要求其译文具有实用性特征,目的论原则则以突显译文的目的性为核心,符合广告文案翻译的目标.为此,基于目的论视角探析广告文案翻译的可行性方法,提升广告文案翻译的文化内涵与刺激消费功能.  相似文献   

16.
广告文本的首要功能是诱导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而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二者都以文本功能为主要价值导向,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功能派译论和广告翻译的特点,指出以目的语文化和功能为导向的再创造翻译策略最适于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从广告语言的特点入手,说明如何在广告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分析了广告翻译的三个基本对等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实现对等原则的三个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广告用语的翻译对进出口商品的宣传效果和营销结果意义重大,本文根据广告用语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提出了"功能相似"的翻译原则,并分析了广告用语常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费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不但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主体理论,也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诺德在认同费米尔的目的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连贯和忠实法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三法则:目的、连贯、忠实来具体分析广告翻译中的一些实例,指出要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目的,译者就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语境,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仅规定译文由其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决定,还要求译文自身连贯并与源文本连贯,即连贯法则与忠实法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可知,成功广告译本无疑皆能实现其预定功能,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恰当"处理译文,弥合文化鸿沟。在汉英互译时,译者要实现其呼唤功能,需使译文标准高于"功能",兼顾广告在译语文化中的其他功能,才能出色实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