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翁莉 《科学教育》2009,(1):46-47
1 教学背景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是顾泠沅教授在其“行动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一种以教师为对象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该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支持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承接这三个阶段的是专业引领下的两轮合作反思:一是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二是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新理念向行为的转移。我校生命科学教研组以《遗传规律》第一课时为课例载体,采用“三阶段两反思”教研模式开展本校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课改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以课例为研究对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力求让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反思力,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益获得较大的提高。现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为例浅析“一课多上多反思”的课例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我们从课例研究的角度,总结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在三年前开始关注课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团队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将顾泠沅的“一个课例、三次讨论”的教育行动模式转变为“一个课例、两次研讨、二三次反思”的课例研究模式,主要通过深化课例的三个主要环节——课例设计、课例观察和课例总结来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总结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魏宪国 《成才之路》2012,(19):46-47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学习教育理论,提升专业素养,培养教学反思,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建构"同课异构"活动,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等,是促进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反思为前提,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开展随时性的教学案例自我反思研究、典型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录像反思课”研究和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导致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专业学习、创新实践以及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同。教学反思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宽度和广度。重视教学反思,是教师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的需要,是不断推进课改实验的需要,更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充分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学反思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案例研究,是笔者主持的“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行动研究”(“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立项课题)的重要内容.在案例研究中,我们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炼优效教学的教学课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现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为例,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8.
走向专家型教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江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明晰而典型的变化轨迹。这种变化,不仅仅表明新一代的名师已经将“行动研究”当作了自身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使得教师的专业活动多了一个不断发展的、纵向的维度,进而确立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师的新形象,即专家型教师。这种新形象,要求教师除拥有传统的“专业特性”(professionalism)———诸如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及其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等———之外,还需要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extendedprofessionalism),其内容在唐老师三个阶段的专业活动中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反思,以增进教学成效,实现教育行为的改变。因此,在校本研修的背景下,应该让教科研回归实际,回归教师,回归课堂,回归实用,在行动中研究,追求潜移默化的“化”式效应——以“古典的心情,从容的气度,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教育均衡发展涉及教育经费、学校设施、学生生源等诸多方面。但师资发展的不均衡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石外集团“三课一文”同伴互助模式在助力教师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师资差距发挥了重大作用。教师同伴互助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效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校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山区学校教师真正与名师“过招”,在对比、交流中不断成长。通过展示课,展示自己的教学优势和特点,展示自己的成长进步,剖析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形成论文,总结规律,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1.
王治琼 《贵州教育》2005,(13):41-42
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创新”实践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反思,我的体会有如下四点:角色一、不断更新理念,定位教师角色我们这一代教师是在传统教育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并且绝大多数教师又运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要  相似文献   

12.
“反思型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反思——反思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中反思——课堂教学智慧生成与机智创新;课后反思——回顾研究与反馈评价。但此教学模式中的反思并不局限于某一阶段,而要促使教师在“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实施反思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是显著的: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了有效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升了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地位,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对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六条途径:即实施参与式培训、校本培训、进行“听一说一评课”活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开展行动研究和基于Blog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置身于课程教学实践之中,倡导教师专业学习扎根内在需求、扎根鲜活经验、扎根行动反思。笔者经过16年探索,在学科研训领域里形成了在职研修的新范式。即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师和专业研究者合作教学研修为平台,以“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为特征,融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思为一体的实践模式。16年来,这个做法对甘井子区英语教师专业实践素养的提升和区域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平台。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幼儿冈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我们以“案例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课题为研究平台,以教育活动案例为载体,尝试“一课三研”的研究方式,为教师间的互动,伙伴式的合作,教学技能的切磋构建了环境。现以大班体育活动——《巧用木桩》为例,展示“三研”中对该活动的内容、目标、形式和指导的不断思考、调整和完善过程,愿与幼教同行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6.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培训中.我们改变以往“一人讲。众人听”的培训模式.努力构建以教师行动为基础,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教师全员参与的“园本教研共同体”。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自我反思、合作学习、对话变流,发现、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是实现数学教育价值的主渠道,它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数学教研活动的重点。以课例为载体构建教师讨论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可以发挥教研活动的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功能和教学导向功能,使教师在课例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共识,再通过教师的内化把这种共识转化成教学规范,转变为教学行为。同时,课堂行动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核心是发展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因此,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中“解决问题”层级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的教学研究过程才更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才更能促进教师广泛而有深度地参与教学研究与讨论呢?为探索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学习策略的研究,采用同课异构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组织了一次数学课堂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是实现数学教育价值的主渠道,它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数学教研活动的重点。以课例为载体构建教师讨论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可以发挥教研活动的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功能和教学导向功能,使教师在课例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共识,再通过教师的内化把这种共识转化成教学规范,转变为教学行为。同时,课堂行动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核心是发展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因此,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中“解决问题”层级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的教学研究过程才更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才更能促进教师广泛而有深度地参与教学研究与讨论呢?为探索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学习策略的研究,采用同课异构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组织了一次数学课堂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课例研究是一种幼儿园课堂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建构课例研究模式的基础上,从"阅读:在理论的海洋中汲取教育营养;合作:在与专家探讨中锤炼教学艺术;行动:在实践与反思中升华教育智慧"三个维度,探讨了通过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课例研究中把教育理论深入到实际情境,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课例研究组教师与专家的"合作平台"上,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的差距以及教学设计与幼儿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课例分析模式是校本教研的四种模式之一。主要包括一个课例、二次反思和三轮研讨等环节。其设计的“原型”是“微格教学”,但又有别于“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注重对教师单个教学技能的反复训练,强调经验传递和实践指导,而“课例分析”则关注教师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强调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并分析、跟踪、界定,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对研究的反思,通过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的实践过程,提高教师的整体教育素养。“课例分析教研”是以某个实际课堂教学为行动中心的教师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活动。它以“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