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转型期的社会特征使得作为利益权威性调节和分配的教育政策执行面临十分复杂的环境,出现教育政策执行偏离问题。政策网络理论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范式,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在对政策网络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将其引入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之中,构建了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政策网络分析框架,并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智慧策略。  相似文献   

2.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某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并不能取得政策效果。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趋利避害,保证其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3.
汉代的刑罚不同,执行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笞刑的执行方面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有较为严格的执行程序。在执行没收罪人财产以及将其妻子收至官府做徭役方面有法定的执行机关或执行人员按照法定的执行程序进行。为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汉代还规定了劳役抵债和替代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4.
民事案件“执行难”已是司法进程的一大困扰。对此,司法实践将民事执行调解作为执行形式之一。然该执行手段仍未得到立法上的承认。从理论原理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存在其可能性;从其确立意义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备必要性;从司法实践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有可行性。故将民事执行调解纳入立法规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差异化执行是自主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差异性到多样性,再到自主性,既是政策的逻辑,又是高等教育的逻辑,也是本论文分析的逻辑.本文以Z大在2012年自主招生现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借助政策网络分析工具,通过与B大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前沿趋势,揭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校际差异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内在规律,寻找政策改进的突破口及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从近年来的民事执行申诉案可以看出,民事执行由原来的难变成现在的乱,由此衍生人民大众对司法公正的怀疑.如何在现有的权力框架之下,构建科学的民事执行监督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合法性、优越性着手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的民事执行监督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救济是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时提供保护和补救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具有保护、监控、平衡、维护社会稳定的多项功能。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侵害来自程序上和实体上两个方面。因此,执行救济的方式也就有程序上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的不同。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位,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以解决“执行难”和符合国情为出发点,根据民事执行过程兼具行政和司法的双重特点,将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分置于司法行政机关与法院,赋予地方司法行政部门有限的裁决介入权,建立司法行政部门主导行使民事执行权模式,是中国民事执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执行制度中,我国法律设置执行异议审查制度。执行异议审查制度的类型,在立法上已规定为执行标的异议和执行行为异议两种,在具体案例之下讨论二者的具体划分,对执行异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难题。执行难的产生有法院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其内部原因就是执行活动中的三要素(执行机关、执行名义、执行措施)不完善,其外部原因就是社会环境不佳,主要表现为社会信用体系残缺、法律意识淡薄、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近些年来,中西方学者对此做出了许多具有竞争性的理论解释.文章将这些理论解释概括为官僚制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研究理路及其解释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现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阐析.为弥补上述理论模型的局限性,文章指出可以运用"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的分析框架来建构本土化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我国民事执行理论的研究,对推进立法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民事执行救济的研究对整个民事执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的侵害,可能来自程序上的,也可能来自实体上的。因此,执行救济的种类与方式也就有程序上的执行救济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的不同。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住,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要科学构建我国的执行组织体系,必须厘清各类执行权与执行管理权的界限,明确执行组织及其成员与作为执行管理权行使者的执行机构领导的职责、分工为前提;以考生、培训、考核等多途径提高主要的基本的执行组织——执行员的素质为抓手;以各执行组织之间相互有序衔接及执行组织依法定程序和规则办案与各类执行机构和执行事务负的领导依法决定、管理有关执行工作相互协调为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政策的有力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过程就是将政策的抽象规范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解释、组织和实施是政策执行中三种最为重要的行动方式。其中解释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在组织机构和策略上做好了准备;实施则从执行机构提供服务、设备和经费的角度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角度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政策目标、检验政策成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执行的主体、环境、客体、主体与目标群体的互动等多种复杂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从系统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要科学构建我国的执行组织体系,必须厘清各类执行权与执行管理权的界限,明确执行组织及其成员与作为执行管理权行使者的执行机构领导的职责、分工为前提;以考生、培训、考核等多途径提高主要的基本的执行组织--执行员的素质为抓手;以各执行组织之间相互有序衔接及执行组织依法定程序和规则办案与各类执行机构和执行事务负的领导依法决定、管理有关执行工作相互协调为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执行力是维持一个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等教育系统的规范化和谐发展离不开大学章程执行力的保障。国外的大学章程建设较成熟,根据大学权力渊源可将其章程执行力分为行政外推力和组织内生力两种模式,而章程执行力的动因主要源于执行组织、执行程序、执行环境等方面。据此,本研究尝试从执行主体的定位与执行组织的优化、程序立法的完善与执行程序的控制、执行环境的塑造与执行文化的培育三个层面提升大学章程的执行力,确保大学章程功能与价值的彰显。  相似文献   

18.
寒星 《中学科技》2008,(1):36-36
提起杀毒软件,现在很多用户都在使用卡巴斯基。卡巴斯基功能强大,大部分设置也简单明了,但更细致的操作设置颇为复杂,令许多新手望而生畏。例如备份和恢复病毒库,就是件十足麻烦的事儿,每次重装系统后,总得呆呆地将超过20M的病毒库重新下载。这里寒星就以卡巴斯基7.0为例,讲讲如何巧备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民事执行救济体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大陆法系有关执行救济措施理论对我国构建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具有借鉴作用。我国构建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意义重大,并具有现实可行性:观念上的可接受性、制度上的可参照性和成本上的廉价性。在此基础上,拟提出构建我国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16,(9):60-67
由于现行立法存在的空白、粗疏乃至冲突,社区矫正工作普遍呈现"收监难"景象。收监执行在提请、裁定、抓捕、执行等环节,存在收监标准模糊、异地提请困难、交付执行主体冲突、社区矫正机构缺失刑事强制权等问题。解决收监执行问题,特别要明确收监交付执行主体:如若将社区服刑人员收监交付执行主体授权给司法行政机关,就应赋予其押解、抓捕等刑事强制权;如若将收监交付执行主体授权给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也应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