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也说排座位     
一、你争我论都有理李某:老师,我妈妈要我坐第一排。我坐在后边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张某:我坐在后边听不清楚,希望坐到前边。刘某:老师,我爸爸要我坐在第二排,因为坐第一排吃粉笔灰。武某:我也想坐第二排,最好是靠近窗户的,行吗?老师(惊讶):我刚才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有11个同学要坐第一排,有16个同学要坐第二排。可是大家知道,第一排只有8个座位,第二排也只有8个座位,怎么办呢?牛某:让学生自己挑座位肯定不行啦。纪律委员:老师,以前的座位都是由班主任安排的,你也按老规矩安排算啦。老师:由我安排,个别人不服气,也不好。新学年快开始的时候,学校决定让我当六(3)班的班主任。消息传开后,就有八九个家长提着礼物到我家探访,他们除了要求我加强对其子女的管教外,还要求我给其子女调整座位,有的要求调到前排坐,有的要求从第一排退到第二排,有的声称不与纪律差的同桌,有的则希望与成绩好的同座……家长们对子女的座位如此关注,使我认识到这事非同小可,于是决定让同学们讨论,一者要保证公平,二者也让大家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一上讲台就宣布讨论座位安排。同学们对我还有些陌生,都静悄悄地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我就让大家先...  相似文献   

2.
我在当班主任期间,因排座位曾遇到过挑剔的学生家长。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理由为其孩子择位。有的让本校老师打招呼,有的让有关方面的领导说情,有的干脆直接找班主任老师提要求。有一天,一个家长亲自找到我要为其女儿择位。他女儿本来个子不是太高,总是坐在第三排,这次排位置我让其换到了第四排,为此该生回家后对家长发牢骚说:“老师为啥让我坐在第四排?我在第三排坐惯了。×××同学凭啥坐我原来的位置?”该生家长近乎哀求地对我说:“王老师,还是让俺坐第三排吧。否则会影响她学习的。”我说:“这…  相似文献   

3.
开学伊始,最让我这个班主任头疼的就是编排座位了。那些家长.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找你,央求给他们的孩子排个好座位。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做老师的当然应该高兴.可是好座位就那么几个,实在排不过来。轮组、轮座……穷于应付,每次换座位都爆发一阵哄堂大笑,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4.
目前,贫困山区的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并由此带来了“打工族”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何对待这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这些年来,我的做法和体会是:关注他们的学习。 当他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个别辅导,并帮助其找出原因。此外,“打工族”子女基本都住校,每天晚饭后将有一 段很长的空闲时间。我就利用这段时间组织他们看课外书,每人带一本,轮流交换着读,读后还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都摘录下来。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已摘录了厚厚一本,他们还时常拿出来读读。这样既充实了课余时间,又扩大了视野,提高…  相似文献   

5.
林鸿杰 《师道》2006,(10):41-41
据报载,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要去网吧玩游戏.因为父亲追上去责骂他,儿子便当街连连出拳殴打父亲。还边打边叫:“你骂一句,我打一拳。”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少见。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颐指气使.横行霸道;有的仅仅因为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有的因不满父母阻止自己早恋就置父母于死地……这些触目惊心而且频频发生的事例让许多曾经为子女付出过千辛万苦的父母感到震惊、尴尬和寒心.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6.
做教育工作难,做差生转化工作更难。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仔细考究起来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有的家长整日忙着挣钱,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他们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却忽略了对孩子思想情感的关注,使孩子既荒废了学业,又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有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教  相似文献   

7.
人们说,做个学习的老人,快乐的老人,有作为的老人.而我想到做个受欢迎的老人,是事出有因的.春节期间,有几个同志向我诉苦,单位的老干部要求过高,动不动就牢骚满腹,爱发火;还有的父母不近人情,不理解子女,过分节俭,甚至到了不讲理的程度,使人难以忍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单位有的子女对老年人的特点不太了解,思想准备不足,工作做得不细.  相似文献   

8.
我与丈夫5年前离了婚,儿子判给丈夫抚养。我经常去看望儿子,与儿子感情比较好。现在儿子已经11岁了,丈夫要再婚,请问我可不可以把儿子带过来自己抚养?广西孙碧孙女士: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  相似文献   

9.
亲子关系立法从家族本位到亲本位再到子女本位的原则性演进历程,使得以子女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的子女本位立法成为21世纪处理离婚亲子关系包括确定子女直接抚养方问题的基本原则.成为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世界趋势。子女本位的立法原则要求在确定子女直接抚养方时.应当考虑包括子女的意愿、年龄、实际需要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但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3款以及相关规定表明子女本位的立法理念并未得到真正确立,子女的意愿未得到充分体现.有些表述也亟需规范。为真正保护子女利益,在我国相关立法中明确子女最大利益的指导思想.树立子女本位的立法原则,并进行具体制度规则的设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我4年前和前夫离婚,当时是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孩子由前夫抚养。但是一年前,前夫患精神病(已被确诊)后,孩子就一直随我生活。我想变更孩子的抚养关系,请问我该怎么办?富阳何晴惠何女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15条规定:“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第16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1.家庭的影响。①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有的家长教育子女贪占便宜,避重就轻,"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做法养成了青少年的自私;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投机  相似文献   

12.
欣赏的力量     
一般说来,子女学骑车没有一个爸爸不劳心费力的。那种子女在前面骑父亲扶着车后座在后面跑的情形实在不鲜见,有的汗流浃背,有的气喘如牛,但都属高耗低效。  相似文献   

13.
犯罪少年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问题很多,表现形形色色。有的家长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只注意为子女提供优越条件,忽视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对子女的要求,不管正当与否,都千方百计予以满足,而对子女的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家教指南》2003,(8):13-15
18岁那年,我走上了三尺讲台。凭着谦逊和勤勉,在教学上也算小有成绩:有10余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两次在全县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3篇文章分获市级和国家级奖,是两家省级刊物的特约记者。在我们这个小县城,这应该算是不太差的成绩了,但我却有一怕:怕家长。一怕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些良好的愿望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家长却往往使老师无以为计。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顺利成长,往往给老师提些苛刻甚至无理的要求。有的家长要求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正中位置坐;有的家长要求每堂课多提问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从教十几年来,有许许多多的教学细节,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有的如醇香的陈酿.散发出的芳香催促我不断奋发向前;有的如辣椒水.其辛辣之味时刻鞭策着我,使我从不敢迷失育人的方向。其中有一碗“辣椒水”,我至今还时常品尝。  相似文献   

16.
李洪曾 《山东教育》2002,(30):11-13
5.父母的职业(1)父亲的职业表2-5-1不同职业类别父亲的子女责任心水平平均数的比较(2)母亲的职业表2-5-2不同职业类别母亲的子女责任心水平平均数的比较以上两表结果表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与父母亲的职业类别有关。从事“负有领导责任或做人的工作,需要独立开展工作,责任心要求较强工作”的父亲或母亲,其子女责任心发展总体水平和对己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都较强;从事“在别人领导下进行具体工作,责任心要求不是很强工作”的父亲或母亲,其子女责任心发展水平都较弱。经t检验发现,这些差别除母…  相似文献   

17.
洪玲 《河北教育》2005,(19):45-45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里,时常接触到代沟的问题。一些父母及子女的反应不一,有的伤心,他们问我用什么办法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我的建议总是“流汗治百病”——只要家长肯陪伴孩子一起流智能的汗,一起解决难题,一起成长,亲子关系自然会改善。我不敢狂言自己的家庭教育多成功,但我愿意献丑,与所有关心亲子情谊的朋友分享。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学生座位问题成为敏感话题,学生“争前恐后”.家长或亲自要求,或托人说情.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能坐在前排。身为班主任的我.为学生的座位问题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9.
我与文体分类学研究钱仓水怎么选择了这个课题?选择课题是研究的起点.选准了可以纵横驰骋,成功了一半;失当了捉襟见肘.甚至白忙一阵。课题来源的情况不一:有的为教师或专家的指点.有的为自己兴趣的驱使.有的为调查研究之后的决策……我呢?我青少年时候.想干这,...  相似文献   

20.
<正>我担任班主任已有二十多年了,在所教的每批学生中,都有重组家庭的子女。对重组家庭子女的关注,一直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重组家庭子女的现状分析(一)重组家庭子女有的为怨恨型有的父母离异后,把自己对前夫或前妻的愤怒和怨恨灌输给孩子,导致孩子自小就在心怀怨恨的家庭中长大。我班有一男生,父母离异,由后母抚养,因为自小就从父亲和后母的言谈中知道了生母的一些事,因此非常痛恨生母。有一天,他的生母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