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有很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中有许多是专门论述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日本的政治学界和历史学界重视周恩来研究,大多是对周恩来处理中日外交关系的态度的颂扬."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进一步丰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是同周恩来的名字分不开的。本文以周恩来对苏、法、美、日等国家外交工作的成功实践,阐明其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周恩来完全改写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外交屈辱史。  相似文献   

3.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对亚非欧14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周恩来同各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会谈,加强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周恩来14国之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广交深交朋友,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建国之日起,周恩来以决策人、指挥、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一代外交新风。50年代初,我国外交战略是“一边倒”,在中苏结盟的基础上形成反美统一战线。周恩来处理同美苏两个大国关系的外交战略思想经历一个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60年代未70年代初,中苏外交陷入僵局。晚年的周恩来致力于推动中美缓和,外交战略思想的提高是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对中国新时期“大外交”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一是在外交主体上的突破,既重视首脑外交,又积极开展政党外交、民间外交;二是在外交对象上的超越,既重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又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积极开展与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三是在外交内容上的拓展,既有政治外交,又有经济外交、文化外交。  相似文献   

6.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对亚非欧14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周恩来同各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广泛会谈,加强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周恩来14国之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广交深交朋友,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外交从封建社会的“华夷秩序”走向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历史阶段。近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材料的发掘,北洋政府外交制度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出现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因此,文章拟对近三十年来北洋政府外交制度的研究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是同周恩来的名字分不开的。本文以周恩来对苏、法、美、日等国家外交工作的成功实践,阐明其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周恩来完全改写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外交屈辱史。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6,(1):47-50
张作霖的对外交往思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方面。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张作霖对日交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对于其与苏俄研究缺失。此中缘由,主要是新史料的发掘欠缺。随着相关资料的大量发现与利用,张作霖对日、俄的外交思维研究一定会上台阶,而益趋于深化。  相似文献   

10.
从建国之日起,周恩来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一代外交新风。50年代初,我国外交战略是“一边倒”,在中苏结盟的基础上形成反美统一战线。周恩来处理同美苏两个大国关系的外交战略思想经历一个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60年代未70年代初,中苏外交陷入僵局。晚年的周恩来致力于推动中美缓和,外交战略思想的提高是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十年活动中,周恩来对林彪、江青反党集团插于外交工作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维护了外交工作的运行。“文革”时期,周恩来巧妙地把握时机,采取高超的斗争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结束外交部的“夺权”闹局。他坚持“不要四面树敌”的外交策略,妥善解决因极左思潮而造成的外交工作被动局面。70年代初,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关关系的大门。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将彪炳青史,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以丰厚的马列主义修养,非凡的才智,把坚定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对新中国外交理论和外交实践,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在外交生涯中,充分汲收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制定和贯彻了我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考察周恩来的外交风格,其中孕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大致有四个方面:静中观变,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守为攻;以强制强,以刚制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总理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巧妙应对国际各方面的刁难与压力,为新中国外交开辟了有利的局面。本文旨在从Grice合作原则的角度对周恩来总理著名外交对话进行分析,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周恩来总理雄辩的口才。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在十分困难的的情况下和毛泽东一起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提出的许多外交思想在今天对我们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交历来是国际关系中解决国际冲突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然而,一国外交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美国外交就是一个曲型,它先后经历了美元、大棒外交、冷战外交。当前,美国正大力施展信息外交,推行与传统霸权意义不同的信息霸权,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信息网络作为美国外次活动的“新手段”;二是把住处交作为美国外交的“新内容”;三是以信息为杀手锏,推行“软霸权”。这是美国国家战略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征兆,促使美国外交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当今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在及因此而形成的经济全球化,重视研究美国新霸权的特点,对制定中国的国家战略,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思想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五十多年外交风雨的洗礼和实践检验,它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并成为世界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准则。进入21世纪,在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中,处处体现着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同志为开创和建立新中国的新型外交,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作为我国睦邻外交的指导原则在处理边界关系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从中印关系看,周恩来灵活和巧妙地运用这一原则并贯彻始终,最后取得了同印度外交的胜利。这足以说明,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是民心所向的,它作为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准则,将会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终于实现了正常化,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胜利,也是周恩来外交思想实践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周恩来执行了以斗争求和平、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用民间外交促进国家关系改善等原则和策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周恩来作为开国以来第一位外交部长,在中国的外交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他的独立自主、平等相待的外交思想,为当时刚刚建国的中国赢得了国际的一席之地。他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和平外交思想,为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较为孤立位置的新中国获得了更多国家的认可与支持。他的人民外交更是拉近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民间友谊。这些重大的外交思想不仅在当时对中国产生了重大意义,也对当今的中国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