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人有个有趣的共识:热爱大自然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因此,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是许多英国家长非常看重的,这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山间田边感知学习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满耳听到的是噪音,满眼看到的是光怪陆离的色彩,更不用说吸入肺叶的工业或交通废气了。于是家长们便纷纷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去山间水边走走,让孩子们亲眼观察田野是如何向人类提供粮食、蔬菜和水果的;森林是如何向人  相似文献   

2.
根基推荐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部分内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儿童科学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普诃 《初中生》2015,(5):34-37
[导言] 普里什文(1873-1954),前苏联著名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大自然的日历》《叶芹草》《林中水滴》等.他的散文作品大多表现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他曾在祖国到处游历,带着铅笔和小本子到森林里去,记下他在大自然中的见闻及感受.  相似文献   

4.
我11岁的侄儿对我说:“叔叔,带我去野外玩,好吗?…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去吧!”我高兴地答应了。我们来到森林,侄儿说:“爸爸以前总是爱在我面前炫耀,说他去过的森林是多么的漂亮,有马骑,有蝈蝈抓,为什么现在都没了?”我说:“大自然里的那些东西都跑到网上去了,  相似文献   

5.
仲夏之际,我们翘首盼望已久的属于我们孩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来临了。我将在这欢快的节日里,丢下沉重的书包,放飞愉悦的心情,走出城市的水泥森林,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去仰望蔚蓝澄澈的天空、随风飘动的云朵,去呼吸森林里清新香甜的空气,去聆听鸟儿悦耳动听的鸣唱,去追逐小溪跳跃奔跑的快乐,去感受六月田园的风光……  相似文献   

6.
最近教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我感触颇深。大自然如此绚丽多姿,可如今我们的孩子亲近自然的本能却令人堪忧。对于每个人而言,少年时代是最值得回忆的人生一部分,成长的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忘记很多东西。而现在,我们在钢筋森林里生活的孩子缺少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不会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妙处。  相似文献   

7.
亲近大自然     
正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森林旅行,因为我喜欢大自然,喜欢观察花草树木和昆虫,还喜欢森林清新的空气,有机会我一定要实现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8.
最近教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我感触颇深.大自然如此绚丽多姿,可如今我们的孩子亲近自然的本能却令人堪忧.对于每个人而言,少年时代是最值得回忆的人生一部分,成长的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忘记很多东西.而现在,我们在钢筋森林里生活的孩子缺少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不会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妙处.  相似文献   

9.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小百灵和她的妈妈。小百灵很漂亮,也很聪明,妈妈很爱她。但是,她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害羞。她从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展示自己美妙的歌喉。有一次,森林里要开一场音乐会,所有的鸟儿都得去露一手。小百灵也去了。那天晚上,森林里灯火辉煌,鸟声鼎沸,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九主题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课文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体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演奏者和乐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要领悟用具体内容说明中心句的方法。学情分析:《林中乐队》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生机勃勃的动物发出的奇妙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  相似文献   

11.
去野,去也     
不必说城市里的高楼林立,繁华区房屋的鳞次栉比;更不用说金碧辉煌的宫殿、灯火通明的游乐园。在野外,便有无穷的趣味。去野,去也,去森林里探险吧!漫步在森林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治疗了久居城市患上的各种疾病。仔细听,那叮叮咚咚的细碎的声音是  相似文献   

12.
青童 《初中生》2011,(1):42-42
很多人在大自然里都会感觉轻松,但对于大自然的治病效果,却少有科学依据。芬兰森林研究所的博士发现,造访大森林可以提高天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和数量,从而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因为天然杀伤细胞能够摧毁癌细胞。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由《"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两篇科普短文组成,属于略读课文。《"打扫"森林》讲述了德国有个林务官,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通过列举生动的实例,阐述了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是小学科学的重要部分,生命科学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不能脱离大自然。《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心灵与自然界和谐,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未来幸福的条件。现在的科学教育,很多都是闭门造车,课堂上教师海阔天空,隔着窗户看蓝天,拿个花盆就能讲森林。科学不仅是实验、操作、拓展些知识面,为以后学习理科打基础,科学还要让学生去亲自体会生命的价值,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让纯净的自然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森林里有勃勃生机,我们要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可贵,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其他的人、其他的生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在不断进步,而大自然和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动物们却多次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有的因喝了河里的工业废水被毒死,有的因吸入大量化学气体而毒死,还有的是被偷猎者活活地打死。大自然母亲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有一天,各种动物的首领,都到自然母亲家里开如何消灭人类的森林大会。一到会场,动物们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的  相似文献   

16.
迷路的小兔     
2月21日晴一天,小兔去森林里采蘑菇,森林里的蘑菇又大又新鲜,小兔一边采蘑菇一边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当它采满一篮又大又新鲜的蘑菇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回家的路已经找不着了,小兔呜呜地哭了起来,这时妈妈的话在小兔的脑海里浮现:"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困难都要坚强,想办法,哭解决不了问题的。"对呀,想办法,一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你辨别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休闲向往阳光到有森林湖泊的地方去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每逢假日,莫斯科街头的行人和车辆比往日就会少许多,道路也非常畅通。大部分人去郊外别墅度假,一些人邀上亲朋好友,或带着一家老小,驱车到风景如画的郊外进行烧烤、野餐。  相似文献   

18.
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是许多英国家长和教师热衷的活动.英国人普遍有个有趣的共识:热爱大自然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英国成年人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孩子与大自然亲近. 常去山间、水边度假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满耳听到的是噪音,满眼看到的是光怪陆离的色彩,更不用说吸入肺叶的都是有毒的工业或交通废气了.  相似文献   

19.
幸福家园     
丁丁冬冬的山溪边,有一棵高高的古槐树。树旁的小木屋里,住着森林里年岁最大的山羊公公。山羊公公走过的地方多,知道的事也特别多,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什么为难的事,都愿意去请教山羊公公。  相似文献   

20.
还是树叶在疯狂地歌舞 睡一晚布做的小屋 在满天的星光里 你用肌肤去测量 测量大地的温度 你小心翼翼地猜测 猜测帐篷外做客的 是骄傲的老虎 还是温柔的小鹿 睡一晚布做的小屋 和天和地和大自然 只隔一层厚厚的布 一翻身就滚进树林里了 一伸手就捉住小白兔了 一睁眼就掉到银河里了 薄薄的帐篷不是束缚 是你通往大自然的路 睡一晚布做的小屋 在大森林的怀抱里 你梦中也在吮吸 吮吸果的甘甜花的馥郁 你梦中也在倾听 倾听满山遍野回响的 是鸟儿在叫布谷、布谷 地球 你把地球捧到了书桌上 地球在你的桌上 飞快地旋转 你的手指轻轻一摸 就摸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