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协奏曲、管弦乐、戏剧配器、歌剧等,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可谓是贝多芬音乐遗产的重要部份。他所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永恒的艺术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是古曲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或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组成。其中,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主要依据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而流露出悠静与甜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2.
命运交响曲     
有一次,贝多芬指着《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开头的四个音符说:“命运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快板生气蓬勃察垂季噩基弼摹螽u ∥L——,这部作品因此被人们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五年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1年11月16日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了要和命运坚决斗争的思想:“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r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例54最急板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呜曲…  相似文献   

3.
第十三节旅行中见闻多(下) 有的器乐曲中还常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快板每分钟唱(奏)52-58拍 行板每分钟唱(奏)58—68拍 中板每分钟唱(奏)72—92拍 小快板每分钟唱(奏)94—110拍 快板每分钟唱(奏)108—118拍 急板每分钟唱(奏)130-168拍 用文字表示的速度符号,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坚持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一天,在排练完第四乐章快板后,小泽的脸骤然沉了下来,紧皱眉头,低沉地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乐团怎么去演出?忽然,他拿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  相似文献   

5.
有的器乐曲中还常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快板每分钟唱(奏)52—58拍行板每分钟唱(奏)58—68拍中板每分钟唱(奏)72—92拍小快板每分钟唱(奏)94—110拍快板每分钟唱(奏)108—118拍急板每分钟唱(奏)130—168拍用文字表示的速度符号,只能是大致的。如果采用节拍器的话,可就要严格得多。通常采  相似文献   

6.
<正>乐队协奏曲是协奏曲发展史稍晚出现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没有独奏、只有乐队部分(弦乐队和通奏低音)的协奏曲。而提到20世纪最具代表意义的乐队协奏曲,除了巴托克于1943年创作的《乐队协奏曲》外,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乐队协奏曲》被认为是继巴托克之后这类体裁中最优秀的作品。这部作品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为序曲,庄严的快板。第二乐章为随想曲,夜与歌。第三乐章为"帕萨卡利亚,托卡塔与赞美诗"。基于第三乐章篇幅规模比较大,本文只分析前两个乐章。  相似文献   

7.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一天,在排练完第四乐章快板后,小泽的脸骤然沉了下来,紧皱眉头,低沉地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乐团怎么去演出?忽然,他拿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说:“从明天起,我们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the Symphony Op.92 in A major)》,是于贝多芬创作盛期1812年在特普利策一地完成的,并于1813年上演.据说,这部作品最初上演之时,有人曾说这是一部酒徒的作品,是关于一个沉醉之人的作品.①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中,这部作品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相似文献   

9.
“告别”交响曲《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并不是一部伤感的作品,而是有着幽默的情趣。标题“告别”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海顿的雇主尼古拉斯亲王非常迷恋他在艾兹德哈齐城堡的宏伟宫殿和美丽花园,每年都要带乐师们去那里驻留。1772年,尼古拉斯亲王停留的时间比往年更长,乐师们越来越无法忍受,便向海顿求援;于是海顿就创作了这部《告别交响曲》,并在第4乐章急板后面加上了慢板的第5乐  相似文献   

10.
塞茨的五首学生小提琴协奏曲,尽管程度不同,但都融进了小提琴演奏的各种由浅入深的演奏技法,我们只要稍稍注意,就可发现塞茨的五首学生协奏曲其曲式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在所有的第一乐章中都是由富有昂扬精神的中庸的快板开始,鲜明而富有活力的主部连接稍有炫技性的副部之后,转入平静的、爱恋的、抒情委婉的中段,优美的旋律跌宕起伏,把乐曲渐渐引向热情的快板,直至推向乐章的终止。  相似文献   

11.
刘文金先生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是我国第一部以二胡为主体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是他的力作,开创了我国二胡音乐的先河.从曲式结构、作曲手法与情感表现方面入手,对该作品中第三乐章《忠魂祭》和第四乐章《遥望篇》做以解析.  相似文献   

12.
《第九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创作交响曲中的最后一部,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布鲁克纳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恶化,而在这期间其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修订之前的交响曲,所以导致《第九交响曲》最终只完成了前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草稿。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乐队写作技术进行分析,力求从其精湛的技法中挖掘出其创作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王西麟《太谷秧歌交响组曲》第四乐章的文本、音响与艺术表现及其关系的简要分析,探求其结构方式与悲剧性形象的创作技法,以期对理解该作或学习借鉴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第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大约于1799-1800年完成,献给卡尔.利赫诺夫斯基公爵。此奏鸣曲的最后阶段,也就是第四乐章仿佛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不知疲倦的生活喧嚣的画面,画面中不仅有欢快的歌曲片段、抖擞的进行曲加强重音,骑马的滑行,还有威风凛凛的不安步伐。直至作者在尾声中采用了他所喜爱的音乐手法表达渐渐远离,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许多音乐评论家对贝多芬的《黎明》这首奏鸣曲极为称赞,认为它是一首欢乐的生活颂歌,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先声。如果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8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步重大的准备的话,那么Op.53是明显的第二步。在第一乐章和最后乐章中,时代的鲜明轮廊是十分清晰的。巨大的尾声几乎相当于  相似文献   

16.
张保和是深受西北人民喜爱的快板艺术家。他的西北快板内容取材于西北军民的生活,其中既有对开发大西北的歌颂,也有对不良习气不良世风的善意批评。在鼓舞人们的建设热情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的快板语言具体、实在、有趣。心中有国家,眼里有群众,张保和快板的艺术价值,更在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17.
姜勇 《教学随笔》2007,(3):16-18
品德教学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以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化活动,以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从而弹奏出动人的德育乐章。下面是笔者在教学《美化家园》(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一课时的课堂回顾,旨在与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附中试题选刊完) 附:音乐教育专业一九九三年招生初、复试内容及有关考题: 初试: 演唱歌曲一至二首,演奏健盘乐器或其它乐器(曲目自选)。侧重钢琴者演奏299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奏鸣曲快板乐章或变奏曲一首,乐曲一首〔中外均可,曲目自选)。侧重理论作曲者进行作曲基础知识面试。侧重手风琴者演奏相当于钢琴299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大中型乐曲各一首。 复试:初试合格者参加。考的内容有视唱练耳,此外,还要演唱歌曲二百,考律动或舞蹈、考音乐常识、面试.侧重理论作曲者加试和声、歌曲作法。侧重钢琴演奏与初试相同曲目,外加试一首复调乐曲…  相似文献   

19.
安东宁·列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1904)所创作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他到达美国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创作生涯中最为经典和成功的作品。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本文主要对其第四乐章所阐述的音乐形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艺 《文教资料》2006,(21):163-165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末乐章),是《培尔·金特》组曲全部配乐中最抒情、最富诗意的音乐,是组曲中最为著名的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