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汲黯的卒年,《史记·汲黯传》说:“后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裴驷《集解》引徐广注云:“元鼎五年(前112)。”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及修订本《辞源》、《辞海》均从此说。  相似文献   

2.
关于华佗的卒年下限,一般认为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但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三国志》卷二九《魏书·华佗传》言:“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即华佗死于曹冲之前。所以要弄清华佗卒年的下限,首先就要清楚曹冲的卒年。关于曹冲的卒年,大致有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3.
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1049—1100)是苏轼最喜欢的作家.苏轼知徐州时,秦观为作《黄楼赋》,苏轼叹为有屈宋之才.其后劝其考进士、荐其举制科,又致信王安石引荐之.晚年在海南,作书付子过,称秦观与张来才识学问为当世第一.及闻秦观死讯,至有不可复得之痛.苏轼之喜欢秦观,不乏才人之间惺惺相惜之意,故一有机会,便在同道间称赏不置.而秦观之好议论古今、文词间崭露出来的豪隽慷慨之气,盖与苏轼为最近,故林纾有言,秦观《策论》,与东坡同一轨辙;且谓:“学东坡之似者,无若少游.”这应也是苏轼赏识秦观的原因之一.至于秦氏在诗词方面与苏轼风格相差甚远,则是苏轼推  相似文献   

4.
葛洪是晋朝道教名家,是子部名篇《抱朴子》和医学名著《肘后要急方》等经典古籍的作者。本文从《资治通鉴》、《晋书.惠帝记》和《晋书》的《张昌传》、《葛洪传》,还有《抱朴子外篇》中得到线索,得出葛洪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的结论。葛洪卒年,本文从其辞世的见证人邓岳入手,考证了邓岳任广州刺史的年月和其卒年,从而推证出葛洪卒年应为邓岳去世之前的东晋建元元年。  相似文献   

5.
郑樵的卒年     
郑樵的卒年,向有绍兴三十一年(1161)、三十二年(1162)两说。《宋史·郑樵传》说郑樵卒于五十九岁,惟不记年月。近人张须著《通志总序笺》,定樵卒年在绍兴三十一年。他说:  相似文献   

6.
<正>冯煦曾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对秦观词作出“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评论。陈廷焯也在《白雨斋词话》中对秦观词表示赞可“少游则义蕴言中,韵流弦外”。据此可知,秦观诗词语言大体是清新妩丽,立意高古,雅致十足。《鹊桥仙》词调源于七夕而创,素材采自民间故事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事。此调在两宋时期流传广泛,题材多以恋情为主,寄寓相恋相思之情,声情要么清新欢快,要么顿挫感伤。与欧阳修、柳永等人不同,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采取了另一种韵式,  相似文献   

7.
是“最终”不是“死”──《游褒禅山记》“卒”义辨析安徽定远中学李同生高中语文(人教社1990年10月版)第一册《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条注释值得商讨。课文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的“卒葬之”,解释为“死后埋葬在那里”(265页注释①)。显...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教材《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之"行"未注音,笔者以为应读háng。"行(háng)"是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每行二十五人。"行"这种意义曾长期使用,如:"郑伯使卒出,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左传.隐公十一年》)"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国语.吴语》)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杜甫《兵车行》一诗中有"行人但云点行  相似文献   

9.
曹元德卒年新说袁德领学术界关于曹元德的卒年,大致趋于以下两种说法:一是将其下限定在天福五年庚子,即公元940年。持此说者有贺世哲、孙修身《瓜沙曹氏与敦煌莫高窟》①、藤枝晃《归义军始末》②、土肥义和《归义军(唐后期·五代·宋初》时代》③、森安孝夫《回鹘...  相似文献   

10.
令狐绹是唐宣宗时期的宰相。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新、旧《唐书》本传所载俱不明确。《旧唐书》卷172说:(咸通)十三年(公元872),以本官为凤翔尹、凤翔陇节度使,进封赵国公、食邑三千户,卒。”(标点据中华本)《新唐书》卷166说,“僖宗初(公元874),拜凤翔节度使。顷之,就加同平章事,徙封赵。卒,年七十八。”  相似文献   

11.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分析表明,秦观作于绍圣四年春天的那首名的《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其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相似文献   

12.
《史记》效《春秋》而作,这是司马谈定下的义例。《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陆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解放后,对桐城派创始人之一的姚鼐生年,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各类辞书的观点,以《辞海》(1979年版,合订本)、记《辞海·文学册》(1981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986年版)为代表,持1732年为出生之年说,同意这一观点的有《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桐城派文选》(王凯符、漆绪邦编)等;另一种则是各种文学史的观点,以《中国文学史》(社科院编写、1962年版)、《中国文学简史》(六省市十一院校合编、1980年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1964年版)为代表,持1731年为生年说,同意这  相似文献   

15.
艾萨克·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物理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人民版言其生于1642年,人教版与岳麓版言其生于1643年.查阅其它论著,同样是此两种观点并存。陈树志老师在2014年《中学历史教学》第3期发表了《牛顿出生于1642年》一文,言及牛顿生于1642年,那么牛顿到底生于何年呢?  相似文献   

16.
《湘南学院学报》2017,(4):58-61
《满庭芳》(雅燕飞觞)是宋代茶词中的优秀作品,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徐培均认为其创作于元丰二年己未(1079)秦观在会稽参与郡守程师孟宴集活动时,这也是多数秦观选集持有的观点。但从秦观与程师孟及向宗回两位郡守的关系、秦观的茶诗词创作、茶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满庭芳》(雅燕飞觞)极可能创作于元祐三年(1088)秦少游任蔡州教授参与郡守向宗回的宴会活动之时。  相似文献   

17.
张良卒年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张良卒年,据《史记》、《汉书》有关《表》载,当为高后二年(前186年)。但历代史书及后世工具书的记协颇不一致,其原因亦较复杂,自当有年考订。  相似文献   

18.
薛瑄,明代前期重要思想家,“河东学派”首领。其生年与卒时年龄说法有三:1.中华书局《明史·薛瑄传》说:“天顺八年(1464)六月卒,年七十有二。”其生年未说,如以上说推之,应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2.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大纲·序论》附《哲人生卒年简表》说:“薛瑄:(生年)明太祖洪武二五(1392),(卒年)英宗天顺八(1464)。”享年多少,未说,依此计算,应为享年七十三岁。3.明杨鹤编《薛文清公年谱》载:“明洪武二十二年  相似文献   

19.
秦观(《淮海集》所存三篇文赋,按创作时间先后依次为((汤泉赋》、《寄老庵赋》和《叹二鹤赋》。其中,《叹二鹤赋》作于元丰元年(1078),而非熙宁五年(1072)。这三篇文赋,辞藻铺陈逐渐柔和,文字议论趋于精妙,呈现出“理渐胜辞”的变化特征。这与秦观少时博览强志的读书方法有关,也和他长于议论的丈风有密切联系。秦观的文赋创作水平不高,但他的《叹二鹤赋》也初步具备了宋代文赋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20.
李华 ,字 遐叔 ,赵 郡 赞皇 人,唐代 著名 散 文家 ,古 文运动 的 先驱 者之 一 ,有 《李 遐叔 文集 》传 世。 关 于其 生平 事迹 和 文学 成就 ,《旧唐 书 卷 190下《文 苑 下· 李华 传 新 》 》《唐 书 》卷 203《文 艺下 · 李华 传 》独孤 及 《 陵 集 》卷 13《检校 尚 书吏 部员 外 郎赵 郡 李公 中集 序》 皆 有叙 述。 但关 于其 生 卒年 月,《旧 唐书 本 传和 独 孤及 序皆 未 涉及 ,《新 唐 》书 》本 传也 只 言其 “大 历 初卒 ”,故 仅据 上 述三 种典 籍 实无从 得 知李 华的 生 卒时 间 。查 《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