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抗震设计对结构构件的延性有明确要求.剪跨比是判别抗侧力构件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孙云 《科技风》2011,(11):163
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延性而降低轴压比则会导致柱截面增大,且轴压比越小截面越大;而截面增大导致剪跨比减小,又降低了构件的延性。众所周知,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建筑中发生,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在多震地区建筑平面布置要灵活,因此选择更多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于是,文中为提高框架抗压能力,提出了有效的框架梁柱设计合理控制地震破环顺序的方法,即"强柱弱梁"的设计策略。首先,详细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构件和框架的延性情况,研究延性较好的梁、柱构件配筋要求和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利用比较梁柱延性的方式,取得梁柱截面抗弯刚度的控制条件,再运用力学模型推演出关于梁柱线刚度比的限制理论方程,从而达到混凝土框架抗压能力提高的目的;其次,快速加载前提下,设计并制作出3个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假定在改变框架试件配筋率及框架试件梁截面积时保持框架试件柱截面积不变,利用该实验证明了通过增加试件配筋率和减小梁柱线刚度比的方式能够增强框架的屈服强度以及增加延性系数,进而充分证明了"强柱弱梁"设计策略对混凝土框架抗压能力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包括强度、刚度、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延性、能量耗散、构件破坏等的变化规律。本文从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损伤评价出发,采用九个墩柱的破坏性试验数据,通过基于位移延性系数的损伤评价模型和经典损伤评价模型对试验墩柱的损伤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了两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嵌筋砖砌体构件与无筋砖砌体构件的承载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嵌筋加固法对于砌体结构房屋承重墙体承载力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对砌体构件的延性有所改善。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钢筋网片喷射细石混凝土加固方法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的特点,具有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建筑抗震设计对结构构件有明确的刚度与延性要求,传统核心筒等结构体系的第二道抗震防线与第一道防线相比刚度相差太大,其延性也无法匹配,抗震效果并不理想,而钢板剪力墙结构则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标 《华夏星火》2005,(5):121-123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 Plastic)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将碳纤维这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利用与其相配套的树脂类粘结剂(建筑结构胶)将碳纤维粘贴到结构或构件需要加固的部位表面.形成复合材料体(CFRP),通过其与结构或构件的协同工作,来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的一种新型加固工法。  相似文献   

8.
桥梁抗震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或延性,以防止倒塌(最大可信地震(MCE)期间——附加变形有可能使桥梁无能力支持它本身自重的极限状态)。倒塌通常以一个或几个构件中结构材料失效和/或失稳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冷轧带肋钢筋应用于预应力空心板中,可使使用光面钢丝时产生的一些质量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使板的抗冲击性能和构件延性得到明显提高,可节约钢材30%以上,并可改善构件的裂缝状态,省去弯钩。结合实际,针对冷轧带肋钢筋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近年来在结构加固工程中采用的比较先进的技术。碳纤维布加固是采用专用胶粘剂将碳纤维布粘结于原构件的混凝土表面,使之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复合截面,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变形协调,共同受力,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11.
框架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实质就是延性,延性的提高可以增加结构抗震能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分析了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以及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能力设计法由新西兰钢筋混凝土抗震专家T.Paulay和R.Park等学者发展和倡导,主要思路是对构件间或构件内不同受力形式间的承载能力差的控制,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梁铰机构和延性较大的正截面受力破坏形态,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弹塑性变形性能,保证大震时具有足够的能力耗散性能,避免产生脆性破坏和出现不利的机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本文分析了延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要点及其意义,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4.
能力设计法由新西兰钢筋混凝土抗震专家T.Paulay和R.Park等学者发展和倡导,主要思路是对构件间或构件内不同受力形式间的承载能力差的控制,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梁铰机构和延性较大的正截面受力破坏形态,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弹塑性变形性能,保证大震时具有足够的能力耗散性能,避免产生脆性破坏和出现不利的机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影响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主要因素、轴压比限值问题、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由于科技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着我国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建筑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建筑设计的要求同样也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更加严格。作为建筑设计环节中的抗震设计地位越发的重要。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一旦超出了建筑构件和材料的相应的极限时就会发生位移、坍塌、加速等灾难。所以对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的设计是为了保护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的设计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小云  任卫东 《科技风》2012,(10):176+178
文章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设计步骤:把握好抗震概念设计;选用适当的抗震分析方法,使结构和结构构件既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又满足变形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结构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8.
构造柱与组合砖砌体柱不同,后者是当砌体受压构件偏心距较大(e〉0.7r)、无筋砌体承受能力不足而柱截面尺寸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又不能扩展或要求砌体受压构件有一定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时,在砌体的外表面附以混凝土或抹砂浆面层共同组成受压构件。这种组合砌体构件一般要求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已有规定,而构造柱则是被包围在砌体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柱,其目的是同圈梁共同工作。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构造柱施工质量不能给予高度重视,不同程度地影响抗震能力和结构安全,给大量的住宅工程带来质量隐患,因此。确保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工作经历谈一谈构造柱的通病以及在构造柱施工时如何防止出现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延性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延性性能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工程中以达到整体提高框架承载力的效果,满足工程实际要求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角柱外套板式节点。针对节点制作1种异形柱外套板式(BASE)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取得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破坏模式等。对BASE节点进行有限元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变参数分析,研究外套板厚度、T型件翼缘厚度对节点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节点主要靠螺栓滑移和H型钢梁屈曲耗能,H型钢梁所形成塑性铰远离节点核心区域,属于典型的延性破坏,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参数分析中增加节点外套板厚度对节点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有一定提升,极限承载力没有较大变化;同时,随着T型件翼缘厚度增加,节点延性逐渐增大,耗能能力明显提升,极限承载力出现逐渐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