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将是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科技高度发达,新闻传播事业欣欣向荣的世纪。她一定会为广播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给广播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每一个广播人,只有认清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才能确保21世纪的广播事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
戏曲广播曾是广大听众十分喜爱的艺广播形式。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广播日显不景气,主要标志在于收听率下降、戏曲节目听众萎缩,尤其是青少年听众对戏曲少有兴趣。这种趋势的日益加剧,给戏曲广播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争取新一代听众,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听众,是戏曲广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文学与音乐,是广播文艺的双翼。借助于这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广播文艺节目通过空中电波,给千千万万对耳朵带去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主动的推动和实施广播的改革,更新观念、改变思路、努力开拓新空间,以服务本土为宗旨,彰显本地特色为优势,在促进地方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广播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朱浙青  方伟军 《中国广播》2004,(6):59-59,64
今天的中国传媒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昔日辉煌的广播逐渐变得“弱小”,因为本来属于广播广告的市场蛋糕在被抢吃。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市场的重新排位,广播的市场经历了一次次空间的“出让”。广播广告的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间  相似文献   

6.
仇敏 《新闻窗》2007,(4):31-31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相关器材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在对广播媒体做一番理性的梳理之后发现,新技术的不断创新,给广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更新自我,把广播新间节目做强做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经济飞速地发展为媒体的壮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媒体竞争也因而不断加剧。广播的传统优势随着竞争的激烈,已经越来越弱化。根据国内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广播的影响力在许多地方已经落在电视、报纸、杂志之后,处于第四位,而网络的兴起,也给广播增加了新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1991年出现的交通广播却是一枝独秀,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例如,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广播发展年的确立,无疑给国内广播人注入了一支鲜活的强心剂,人们在看到广播壮丽前景的同时,也开始对面临诸多媒体竞争的广播重新定位思考,寻求新的发展,本文将从一个广播从业人员的角度去探析广播都市化和“绿色传媒”新概念,试图在一个更高的理论层面去理解广播,去抓住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从广电发展来看,广播比起电视,可能当前处于一种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广播的优势,怎样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怎样使经济广播的内容、形式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能满足群众的愿望,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我觉得经济广播从内容来看,应该在三个层次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与电视相比,广播虽然能给人更广阔的遐想空间,但其表达方式却不如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段丰富多彩。所以,一位“老广播”曾经说过:“广播就是用语言和音乐为受众搭建的一座充满想象的平台。”由此可见,广播需要精美的语言和相得益彰的音乐来丰富节目内容,甚至可以说:广播永远离不开音乐。广播节目中的配乐可以看作是广播与音乐两门学科中的“交叉学科”。在近百年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实践中,广播配乐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在电波声中愈发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特有的表现力。广播配乐既有一般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与共同性,又受广播节目具…  相似文献   

11.
要准确地为广播社教节目进行定位和分类,单靠广播学自身的理论足难以做到的,我们必须借助于其他基础学科去分析论证,才能取得社会公认的标准。在这里,我们想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广播社教节目的内涵与本质,为它准确地定性;用逻辑学的观点去分析广播社教节目的处延与范围,为它科学地分类;用美学的观点去审视广播社教节目的形态与形式,准确地把握它的表现特色。  相似文献   

12.
跨入新世纪,我们的广播宣传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开创广播工作新局面,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广播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丁关根同志在纪念中国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所阐述的,他给我们广播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本人就此谈几点认识,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娱乐休闲方式更加多元,广播小说节目也因此受到影响。特别是伴随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收听渠道的增多使人们的收听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文讨论如何拓展市场和空间,使广播小说节目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最近阅读报纸、杂志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很温柔的词语——人关怀。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的各种栏目,诸如“新闻故事、消费新节拍、司机您好、对话、相伴到午夜”等等,无不体现或渗透着创意与策划对受众的“人关怀”。作为广播从业人员,尤其是广播艺节目主持人,如何在广播中对听众进行“人关怀”,成为笔思索的问题。笔认为,在广播中体现对听众的人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获奖看广播新闻的四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度湖北广播新闻奖评选结束了,给人留下感悟良多。广播各类节目的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从获奖节目内容和数目的比例来看,我省广播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传统广播正面对新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房产节目也是如此。广播人必须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拓展节目新思维。这就要求广播人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进一步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贴近市场,寻找广播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广播房产节目真正的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8.
郑颖 《新闻前哨》2002,(7):32-33
广播的传统特性包括可听性、及时性、通俗性等,在广播的所有特性中,可听性是根本,是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听众对广播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可听性的标准也在改变。以前,广播是公众获取党的方针、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现在,公众听广播希望获取各种信息,欣赏、娱乐和休闲。为适应听众新的需求,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作不断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到:一、增强节目的可听性1、从“面面俱到”到“量身定做”。必须注重开发个性化的贴身服务项目,以特色鲜明的节目,稳住目标听众群体,并争取把“非注意力”听众变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李韵明 《中国广播》2004,(10):18-19
时下无论您在神州大地何处打开收音机,南腔也好,北调也罢,医药保健品咨询类的广播讲座可谓无处不在。南方称之为“坐堂”节目,北方谓之“医药咨询坐台”节目,我称之为“广播医药保健品专题讲座”(简称“医保讲座”)。这类节目,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迅猛地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广播媒体,使其成为一种广播所独有的节目模式。  相似文献   

20.
版面是报纸等字载体的概念,报纸新闻是新闻以字的形式在报纸纸张空间的集合,排版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笔认为广播新闻节目要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