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1996年第26届、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男子铅球比赛的现场录像带进行技术动作分析,研究旋转推铅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共性模式,从而探讨旋转推铅球的技术优点,证明了男子旋转推铅球技术已成为当今男子铅球运动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录像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两种推铅球技术的动作外形有一定差异,滑步推铅球技术铅球的运行路线是一条接近直线的折线,旋转推铅球技术铅球的运行路线是一条曲线;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相比,旋转推铅球技术可以获得更长的器械加速距离和更大的转动动量,达到更理想的肌肉用力条件,对于运动员的身材要求不高,身材相对矮小的运动员采用旋转推铅球技术也可以取得优异成绩;旋转推铅球技术相比原地推铅球可以增加的距离大于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3.
使用高速摄像对运动员的五次推铅球过程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运用力学分析和数学运算方法研究运动员推铅球的实际运动过程,验证铅球出手速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运动员出手速度对铅球的飞行距离有影响,实验值满足运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推铅球是一项将速度和力量有机结合的运动项目,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将人体各部分的力量作用于铅球上,从而增加铅球的飞行距离.以往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和教练员往往忽视推铅球技术的结构顺序,其实在众多技术中最后用力技术是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因此本文对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再次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和讨论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单、双支撑对铅球运动成绩和技术动作的影响,并以此设计出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期为大家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提供理论依据和专项力量训练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练习者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铅球技术中的衔接技术,因而不能协调的完成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使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出现停顿,整体技术不连贯.通过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针对衔接技术动作是否正确对完成整个推铅球动作过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使铅球练习者能更深刻的了解衔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论铅球技术特性与复合方法马光永铅球,是发展学生躯干和上肢,下肢力量的投掷运动。推铅球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教材内容之一;又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发展人体力量素质的运动项目。但是,如何提高推铅球的运动成绩,却普遍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思考。一、课题的...  相似文献   

7.
叶萌  周坚  林一权 《考试周刊》2010,(37):138-139
提高出手初速度始终是推动铅球技术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动因。本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环节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加长了铅球在投掷者出手前的运行矩离,提高了预先速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推铅球的运动成绩。此种技术优于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9.
铅球是投掷项目中的重器械项目之一,影响推铅球远度的因素有: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的高度。其中铅球的出手初速度是影响推铅球远度最重要的因素。铅球运动经历了近650年的发展,投掷技术大的变化有五六次,小的改变有10多次。纵观技术结构的不断发展与改革,都促进了铅球的出手速度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各种技术中,人们总是努力寻求保证在总体技术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大的获得铅球预先速度。由于投掷技术动作结构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运动员通过滑步或旋转使铅球获得的预先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耗。据资料分析,铅球预…  相似文献   

10.
铅球的投掷不仅仅靠力量,还应该靠技术。要提高铅球教学的质量,应让学生正确理解推铅球技术,掌握好原地推铅球技术、滑步推铅球技术以及推铅球的速度节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2000-2005年13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关于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的数量、内容、研究方法、著者合作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6年来发表的社区体育科研论文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偏重于实证研究,基本理论研究较少;有关社区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多是对现状和对策的探讨,缺乏原创性、系统性、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为主,单一研究方法仍占很大比例;合著论文数随合作人数的增多而下降,与论文的数量成反比;合著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6省2011—2013年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使测试项目设置更趋科学、合理.结果显示:我国中南地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可分为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和专项技术测试项目两大类.在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中,100m成为各省考查速度素质的首选项目;考查力量素质的测试项目较多(立定跳远、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原地双手后抛铅球等);而灵敏类项目设置相对较少;柔韧类项目基本没有设置.从专项技术测试项目设置的情况来看,除了湖北和广西两省没有设置专项技术测试外。其它4省都设置了专项技术测试项目,湖南、河南两省设置的可供考生选择的专项技术测试项目比较多;广东、海南两省设置专项技术测试项目相对较少;专项考试可选项目设置越充分,越有利于考生特长的发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还是投铅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技术问题采用投的动作不但影响推铅球的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身体的损伤和健康.纠正投铅球的错误,一是要教育学生摆脱习惯性观念的束缚;二是要加强推铅球的技术指导;三是要提高体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理分析,探讨铅球最佳投掷角度与最佳成绩的关系。对影响铅球成绩的因素、常态研究中易忽略的问题以及新旧最佳投掷角度公式进行理论分析。认为传统的最佳投掷角度公式计算的角度普遍偏大,运动员水平越低,偏差越大。根据新公式和铅球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不同,划分了相对应的投掷角度区间,从而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15.
变量(重量)训练在铅球投掷训练中被广泛使用。轻器械投掷发展专项速度,易于形成良好的动作节奏;重器械发展专项能力效果显著;不同重量器械训练的合理搭配是科学训练的关键。在训练的各年龄阶段、各时期,运用变量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选用器械重量、合理地安排投掷比例,能有效满足不同的训练目标。了解变量训练方法在训练实施中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解决铅球投掷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安排训练内容。通过分析对铅球投掷训练中变量训练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计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民俗体育论文呈不规则增长趋势;体育核心期刊论文数偏少;基金论文明显增加;单一研究方法较为普遍;研究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论文作者的区域分布不均;讲师和副教授是发文的中坚力量;论文合著率为46.6%,两人合著尤为突出;核心作者13人,核心作者群还没有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7.
铅球滑步技术的教学,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初期教学手段上研究甚少。本文经过本人多年专业课教学及运动队训练实践,认为采用多样练习方法与手段,加大滑步练习的在课堂教学及训练中技术练习部分的比重,对建立正确的铅球技术概念和掌握合理的滑步技术以及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统计法与分析法,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0年(维普数信息资源—镜像站)文献检索,对国内十所民办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论文成果各个学校总数分布极不平衡;论文成果主要集中在2007-2010四个年度;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体育传统与文化及社会体育等方面,以教师自身体育工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偏少;论文成果发表刊物多数级别不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科研取得了一定成绩,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13种体育核心期刊的599篇篮球论文从总量和各年变化趋势、研究类型、研究方法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年度论文发表数量波动起伏较大,研究呈自发性和无序性;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对学校篮球运动情况的研究较多,而对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现代化设备开发和对篮球教学、训练、竞赛实践交叉综合研究偏少;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明显地提高,但单学科研究方法比重仍很大。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法、统计法、调查法与分析法,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维普数据信息资源—镜像站进行文献检索(2007-2011年),对北京24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论文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1)各个院校论文成果总数分布极不平衡;(2)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2009-2011 3个年度;(3)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社会体育、课外锻炼、体育文化4个领域;(4)论文成果发表刊物较均衡,体育专业刊物居多;(5)核心论文成果对高职院校体育借鉴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