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人格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阶梯。健全和谐的道德人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基础和精神支撑,它的基本要求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和谐、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和谐、自主意识和宽容意识的和谐、传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论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平等受教育权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平等受教育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已经成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传统社会的等级思想和身分化的权利观念不可能衍生出现代意义的人权观念,也不可能使普遍人权得以实现。现代和谐社会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使人权得以保障,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自由和平等权。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特别是人权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重塑和谐人权观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对当代和谐人权观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代和谐人权观基本理念的诠释,应当从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三个方面入手。其中,自由是人权的核心;平等是人权的基础和要求;人的权利是人权的展开。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保障权的权项、权限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社会保障权的权项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救助权、社会保险权、社会福利权和社会优抚权。社会保障权的权限主要有:充分就业权限、经济增长权限和个人自由权限。社会保障权天然地具有保障最基本人权、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自我异化、阶级对抗的不和谐社会,真正的“人权”享有、社会高度和睦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整合社会的功能:有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政治秩序;有助于推进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组织体系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超越多元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保障社会和谐的人权运行机制,包括人权保障机制、人权激励机制、人权协调机制、人权救济机制和人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必然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基础,生存权作为所有公民均享有维持健康且文化性的最低限度生活的权利,位居人权之首,因而尊重与保障公民生存权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谐社会具体展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三重维度,尊重与保障公民生存权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供制度保障、形式保障、基础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完善与实施宪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保障弱势群体的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弱势群体的含义、成因以及保障弱势群体人权的正当性,进而认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应具体建立救济型保障制度和发展型保障制度。从而使整个社会、政府树立其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义务观,充分认识到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并非是施舍或恩赐,而是一种义务,一种基于社会正义的义务,也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进步所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权现状、人权保障为出发点,依据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构建的人权保障工程理论,初步阐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当前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加大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资金的投入是正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有权利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保障失地农民劳动权问题是一个关乎失地农民生存权利、社会主义人权建设与发展的人权法治问题。实现失地农民劳动权宪政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城市化、现代化的需要。尽管现行宪法中已规定了失地农民有劳动权,而这并不意味着失地农民的劳动权因此就自然而然地作为已有的实际权利存在。失地农民在为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自己的劳动权利却没有得到很好保障,其合法的劳动权利反而经常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2.
人权指人最基本的权利,生而有之,人人平等。没有法律的授权,任何部门都不得加以限制,但传染病患者的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屡遭侵犯。面对传染病患者的学习、就业等权利与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利益之间的冲突,法律究竟该如何应对?如何保障这些特殊群体的权利?这是我国人权保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人权、正义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条件.法治的缺失将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法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人权、正义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条件。法治的缺失将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法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是设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和谐理念下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其形成路径是通过考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瑕疵,从而提出基于和谐社会视阈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保障基本人权,追求社会公平,体现人本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7.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其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反映,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保护、人道主义原则,还是基于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思想的意蕴丰富,从不同角度和视阈出发进行阐释,将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单靠主观臆想不能实现和谐,它需要一系列现实的制度安排。宪政民主是社会主义多元利益主体和谐的制度保证;宪政法治是社会主义权力、权利均衡和谐的制度依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宪政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形成完美契合。因此,宪政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能提供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最恰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工程。当下,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必须坚持以真为魂、以人为本、理论建构与现实生长对接、继承传统与批判创新统一等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有利于和谐精神生成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