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在争论中迅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主导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格局,种业国际化的趋势加速.我国的种业安全和知识产权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构建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的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初步分析了全球和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的形势,生物技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等.综合起来,文章认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物技术品种的应用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技术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张子平 《华夏星火》2013,(12):34-36
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生物技术开发生产的生物农药、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将大大取代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4年生物技术作物的种植面积取得了创纪录的增长,达到了8100万公顷(2亿英亩),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1月17日在北京发表了由该组织主席及创始人CliveJames先生撰写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2004年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的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长了20%%,增加了1330万公顷(3290万英亩)。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分子信息被发掘、整理和利用。文章从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意义.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意在指出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加速育种进程,改良作物品质,丰富人类所需生物产品,同时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方面是否存在无法预知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从市场集中度、资金来源、重点研发作物和性状选择、技术进展及国别竞争优势5个方面对当前发达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结构进行总结,应妥善处理好规避国外专利陷阱与加强国内农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龙头企业和在研发重点选择方面要遵循以农户需求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4,(7):41-41
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籼稻的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作物测序工作的国家之一。我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究机构已超过200家,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市场集中度、资金来源、重点研发作物及性状选择三个方面对当前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市场结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研发收益率的提高、由研发投入和行业监管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以及扩充策略这三个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内在特性出发对促成当前市场集中度高且私人研发部门作用凸显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分析.最后得出对我国的三点启示,即妥善处理好规避国外专利"陷阱"与加强国内农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龙头企业和在研发重点选择方面要遵循以农户需求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是转基因农业的积极支持者,并仍在投入大笔资金开发这类技术。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些新型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的行为受阻呢?Macilwai(《Nature》的新闻编辑)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去年6月,中国《中国日报》发表了绿色和平组织的一篇文章,描述转基因农作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三个领域进行综述,进而论述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特有农业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的研究机构。所内建有农业部西南地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  相似文献   

11.
李争 《科协论坛》2007,(5):87-88
以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的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最具有产业前景的领域,而合理的制度与政策有利于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本文通过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如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发明专利数据库收录的农业生物技术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的分析方法和可视化的分析工具,从专利管理、专利技术和专利法律状态三个层面对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物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中,专利申请量较多的省市是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美日等国在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占有一定比例,从申请量排名看,高校比企业强、申请主体较集中,但就申请总量而言,企业的居多、申请主体较分散;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微生物或酶、变异或遗传工程等,且与其他方面研究关联较大;从专利的法律状态可看出我国申请人的专利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11,(5):3-3
粮食安全是否只能寄希望于生物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土壤、作物管理能在多大程度上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如何解决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难于协调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新平、崔振岭、张福锁等研究人员认为,与生物技术期待同等重要的土壤一作物体系综合管理,一样可以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正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动植物良种培育、快速繁殖、动植物保护、固氮基因工程和土壤改善,以及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物技术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先导技术,其应用于农业的特点和优势是:开发的层次深,应用的领域广,产出的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由于具备抗病毒、抗害虫、高产量、高品质等特性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传统杀虫剂用量的减少而具有更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在当前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转基因作物是可以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国际和国家法律的日趋完善,转基因作物必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好。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地掌握历史机遇,结合实际国情,使得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紧跟世界前沿水平,造福于全国和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生物技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产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问题将开辟广阔的前景,因此越来越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界所关注,并且与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并列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并进一步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海洋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郭三堆研究员是誉驰中外的农业科学家、棉花转基因专家,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分子设计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十多年来,郭三堆研究员潜心致力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种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生物技术不仅仅涉及到生物方面,同时它也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学科,同时在农业种植当中也有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农业领域中通常都是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也使得由于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大大降低。主要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在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特别提出重点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农业。2008年公布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中特别提出,生物农业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物技术育种、基因工程疫苗、生物饲料和生物农药等几大领域。2011年11月公布的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不得不提供越来越多的食物,而生物技术能用许多手段提供改良农业的方法和产品。在动物农业中,生物技术在以下领域中是有希望的: ·通过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诊断、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以便诊断、监察以及更好地了解疾病;同时由于使用重组DNA,从而扩充了疫苗和其它动物保健产品的种类(药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