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一、滑步时,重心上下起伏或跳步 (一)产生的原因 1技术动作概念不清; 2.下肢力量不足。 (二)纠正方法: 1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清楚,并帮助学生做徒手滑步动作; 2.加强下肢力量练习。 二、最后用力时,左肩、左臂向左退让 (一)产生的原因 1.想用退让动作加强推球的力量; 2.由于换脚过早.左脚后撤时,同侧肩、臂也随之左转; 3.概念不清楚。 (二)纠正方法 1.教师用手抵住学生的左肩,使之形成正确的动作; 2.讲清动作要领,学生做徒手或有球的模仿练习,加深体会正确技术; 3.强调球出手时,有意识固定左肩。 …  相似文献   

2.
武术教学过程中,基本功教学是关键。发现、分析与纠正学生练习中常常出现的技术动作错误,是教师组织教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武术基本功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在铅球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错误:由于学生滑步距离太短,形成了上体过早抬起,重心在两腿之间;另外由于学生滑步距离达不到要求,在练习时只注意滑步技术,出现推球臀部后坐现象;甚至因为滑步技术不正确,只用手臂力量推铅球,造成了手指、手腕挫伤等。为纠正这些错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踢瓦片”的方法。“踢瓦片”本是中、小学课余时间常开展的游戏活动。将它运用到铅球滑步教学中,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便、切实可行。 (一)侧向式推铅球 1.滑步技术练习:身体侧对投掷方向(右腿为侧),右腿支撑,左腿提起,重心落在右腿上,上体正直,瓦片放在脚内侧稍前方。当右腿稍屈膝后,左  相似文献   

4.
动作示错是对错误技术动作进行模仿示范。在体育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预防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加快对正确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动作示错这种直观教学方法,预防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促使正确技能的动作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技术教学主要程序是示范——模仿——练习。学生在模仿练习过程中,由于受观察的角度和自身错误习惯动作以及活动能力的影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不能及早地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声誉;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 在铅球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错误的技术动作。第一是推球时臀部后坐,主要原因是右腿蹬地不充分;第二是滑步后动作停顿,主要原因是左脚落地不积极。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来纠正这些错误,效果不理想,笔者利用斜坡予以纠正,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利用上坡来纠正臀部后坐的错误 (一)练习特点 上坡增加右腿蹬地的阻力和延长蹬地的距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体会右腿蹬地的肌肉用力感觉,发展右腿蹬地的力量。 (二)练习方法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短距离跑练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错误动作,影响了速度的发挥。现针对短跑中易犯的错误,提出纠正方法。1、"蹲踞式"起跑,"预备"时重心没前移,臀部没有上抬。纠正方法:按各就位、预备做起跑的分解练习,强调重心前移,或采用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错误动作。2、蹲踞式起跑时抢跑。纠正方法:教师讲解起跑时的动作要领,提出要求,克服紧张情绪,针  相似文献   

8.
立定跳远“直膝”跳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们的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动作,如:腾空过高或过低、收腿不充分、落地不稳、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直膝跳等错误动作。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一下练习中,学生"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直膝跳",这一错误动作的纠正措施,和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姚利 《体育教学》2003,(1):54-54
单手肩上投篮是一种基本的投篮方法,亦是投篮技术教学的重点。在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肘关节外展的错误动作,而且,这一错误动作一旦形成错误动力定型,则会直接影响正确投篮动作的掌握。目前,在各类教科书中,纠正肘关节外展的方法是,借助于外部条件限制,让学生的手臂靠近墙壁做徒手或持球的投篮模仿练习。然而,这种方法由于受练习条件的制约,无法与实际投篮练习紧密结合,学生不能在实际投篮练习中纠正错误动作,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因此,运用这一方法纠正肘关节外展的错误动作,其效果不甚理想。为此,本人…  相似文献   

10.
丁华丽 《体育师友》2009,32(3):13-14
在毽球教学的初期,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早期预防与纠正,有助于后阶段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就如何早期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排球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扣球质量不高,失误较多。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准确、扎实的基本技术。扣球技术虽然简单,但学习和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组织学生练习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对学生在扣球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纠正,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1.起跳时间过早或过晚产生原因:此错误主要是对起跳时机掌握不好、判断不准造成的,特别是在近体快球节奏慢,击球时机偏早或偏晚。短平快球往往是球飞过去再起跳。纠正方法:(1)开始助跑时轻拍扣球者的背部,或以口令、信号等来掌…  相似文献   

12.
唐善计 《体育师友》2012,35(3):45-46
体育课堂上纠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在教学中多数教师一旦发现学生错误动作.总会习惯性的立即进行纠正,担心学生自己发现不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时放手,也是一种策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在练习中自己进行观察或与同学进行交流.思维在不断的撞击中升华,最终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三级跳远是高中生的必修课,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三级跳远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易犯的错误分析原因,加以纠正,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十分必要。一、助跑和起跳1.助跑的节奏不好产生错误的原因:助跑紧张,步点不准确,因为赶步子而破坏了助跑的节奏。  相似文献   

14.
<正> 错误动作是影响正确动作掌握的“大敌”,教师应及时发现动作错误并予以纠正,才能使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在多年的体操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动作会出现不同的错误;同一个动作,由于个体的差异,也会出现不同的错误;即使对同一个人、同一个动作来说,动作学习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错误也不相同。因此,要求体操教师能够掌握错误动作出现的规律,并选择合理的预防与纠正方法。 体操练习过程中,以下情况较易出现错误动作: 1.动作学习初期。由于动作不熟练,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灵活性差,肌肉用力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动作处于泛化阶段,故易出现各种技术上、姿态上的错误。教师应在练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快速跑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完整技术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终点冲刺和撞线)。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练习中易犯的错误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双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是中学体操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尽快学会动作,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在学生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 1. 摆动时屈肘屈膝,幅度小。 2. 摆动不够高(未超过杠水平),转体过早(在杠水平下转体)。 3. 转体不到位,分腿不够。 4. 提前换手(后摆转体未到位时换手)。 5. 有的学生转体时只是屈膝交叉脚,上体不翻转。 二、出现这些动作错误的原因 1. 用力不协调。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摆动用力不协调,就…  相似文献   

17.
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动作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手正面垫球的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武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项传统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由于武术套路的动作多、变化大,加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动作错误。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改进技术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武术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和形式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纠正动作错误的方法1.口令提示法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初期阶段,会因动作规格要求不清而出现错误,教师可采用口令提示动作名称或要点的形式来帮助指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准确完成动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成套动作练习时采用。由于…  相似文献   

19.
双杠前滚翻是中学和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内容。该动作从静止状态过渡到用力动作,中间经过滚翻过程,它是混合支撑技术的典型动作,又是学生容易产生害怕,教学容易产生伤害事故的教材,现仅就对其动作技术划分四个阶段的结构和练习者易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谈谈个人教学实践的敷浅体会。一、提重心阶段动作由分腿坐杠开始,两手握杠支撑靠近大腿处,提臀。(见图1)  相似文献   

20.
<正> 滑步动作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学习打篮球,首先学会滑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滑步是篮球运动中移动的基本步法,也是发展学生灵活性和下肢力量的一种方法。滑步练习比较简單、單调、枯燥,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安排组织滑步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