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该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激发兴趣入手,进行设疑。设疑要新,要有层次性。要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变直为曲,反客为主,自主设疑,多角度、多形式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疑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真正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通过阐述设疑提问的原则,拟从趣味设疑提问、分层设疑提问、灵活设疑提问、适时设疑提问四个角度出发,对设疑提问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设疑作为一种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改善了传统英语教学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设疑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本文从实际出发,从设置问题、设疑时机、设疑类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设疑。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疑提问是一门艺术,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文章阐述了设疑提问的原则,从趣味设疑提问、分层设疑提问、灵活设疑提问、适时设疑提问四个角度出发,对设疑提问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探求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引探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疑的效果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然而,在教学研究中,对此尚没提到应有的高度。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机也。”又云:“学有长进,须教有疑”。疑从何来?教师的课堂设疑是其主要来源。要给学生提供“觉悟”之机,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课堂设疑。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与做法。一、明确设疑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对象与内容纷纭庞杂,浩如烟海,众若星瀚,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和基本的要求出发,明…  相似文献   

6.
设疑对学生的课堂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很有好处,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从提问着手,引导教学,教师要善于在易错处,巧妙设疑,结课时设疑,承上启下,数学教学内容要有重点和难点之分,并设疑于此。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引发思维、积累知识和创造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维、新方法、 新知识的种子。教师把握好课堂设疑,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设疑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度”;要选好切入口;要起到转换点拨的作用;要由浅入深,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做到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起思,思原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有探究,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设疑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应忽视,本文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针对教学设疑环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设疑是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一种方法。设疑得法,学生的思维就能沿着正确方向逐步展开,新的知识结构就能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协调吻合。设疑决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进行庸俗的师生对话,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方向明确的思维引导。下面就如何从不同的需要出发进行设疑谈一点浅见。 (一)告诫性设疑。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设问质疑导入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善布疑阵,设计有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在学生心理上引起悬念,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其心扉,促其思维。设疑布阵要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做到有疑可设,自然合理,切不可为疑而设,故弄玄虚,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时候,一上课我就问:"你们的爸爸去哪儿了?你们的时间去哪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职业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出发,提出要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精心设疑,引起惊诧”、“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利用数学史和数学故事”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陈玉宇 《考试周刊》2014,(91):39-39
疑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根源。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导学生设疑,鼓励他们设疑,并通过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善于设疑。培养学生层次性设疑思维,使学生疑出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起思,思原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有探究,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设疑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应忽视,本文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针对教学设疑环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设疑”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设疑、析疑、再质疑的过程,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起着积极作用。现谈几点个人体会。一、设疑要合理安排程序,激发学生兴趣。在设疑的程序安排中,应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如学生从小学升入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常常要设疑.设疑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把教学推向高潮.本文主要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疑".1.准确设疑,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朱春英 《考试周刊》2011,(19):76-76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作者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学要从"矛盾"开始;设疑于重点和难点之中;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设疑于结尾。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不但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作为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以“问”助“教”,启迪学生的思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要培养学生以疑释疑叶文兵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只有会“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在疑问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要“生疑”首先要设疑。从教育心理学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  相似文献   

20.
一、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提问即有目的地设疑,“疑”设的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设疑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要注意问题的逻辑关系。由于提问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目的的多样性,设疑的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一般有:1.设疑法,即先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