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陪《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先生到泰兴市洋思中学采访,听说了这样一 件事。2001年暑假,洋思中学一下子进了50多位新教师。如何让这50多人尽快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上出符合“洋思模式”的课?校长蔡林森先组织这50多人认真学习了原省教委关于开展向洋思中学学习的决定,然后用10来天时间,组织80多位原在校教  相似文献   

2.
陈燕  郭斯萍 《文教资料》2006,(24):38-39
洋思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典范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洋思中学不择生源,而毕业的学生的升学指标却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洋思中学的德育教育也成为许多学校学习与借鉴的典型。每天到洋思中学参观学习的人数达几百人次。洋思中学能在教学及德育工作等各方面发展成为江苏省模范学校。一所普通中学为何能成为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的典范呢?一、课堂教学突出教学设计这一教育心理学技术洋思中学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洋思有较大进步。每天到洋思来参观学习的学习者多为各学校的中学教师,他们来到洋思中学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手…  相似文献   

3.
洋思中学连续是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仝校几乎每一位学生、每一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优秀率名列全市之首的好成绩。为了向洋思中学学习,具体实地考察洋思中学的成功之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洋思中学。为了全面了解洋思中学的情况,我们在洋思中学每天从早上5点考察学习到晚上10点,整整在洋思中学呆了一周。为什么洋思中学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功于洋思中学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和“严、细、实”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源于江苏洋思中学,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去年笔者有幸被派到江苏洋思中学学习了半个月,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一、有效的目标展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揭秘洋思     
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被评为2009年全国办学最具影响力的学校。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从四面八方云集洋思中学,学习洋思、模仿洋思、研究洋思、解读洋思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洋思中学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农村学校一跃成为全国办学最具影响力的学校,洋思人在办学过程中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洋思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毕婷 《教育》2009,(10):43-43
作为江苏省泰州市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不到30年的办学历史,洋思中学完成了由三流学校到一流学校的华丽转身,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更是让众多中小学趋之若鹜、竞相学习。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同行来洋思取经,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教育局组织部分教师来这里参观考察一番返回后,全县中小学就掀起了一股学洋思的热潮。与这种热潮不太协调的是,当地教师似乎有些不适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然后是照搬学习,大力推行,结果是邯郸学步,不仅先进经验没有学到,就连自己以往好的做法也丢掉了,学校叫苦连天,学生和家长也不领情,怨声载道.事实上不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是昌乐中学的“271高效课堂模式”,他们课堂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观念,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洋思中学走出了一条领先于国内基础教育同行的新路子.洋思中学之所以能从一所薄弱中学在30年的时间内成长为全国中学名校,关键在于教育方向正确,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清晰,管理措施到位,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学习洋思,要抓住"要领",理解"要义",把握"要务",掌握"要诀",突出"要点",不断打造优质教师团队,不断激发师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确保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敏 《考试周刊》2014,(19):98-98
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一直是广大教师教学管理的效仿对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已成为教师的口头禅,他的那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式很受追捧。用洋思中学严谨的课堂教学来治学;用杜朗口中学的小组合作来开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也让教师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以来.“新课改”“高效课堂”这两个概念在我校被提到的频率最高,并且从领导到教师都参加了学习。通过远程学习、走出去(去江苏洋思中学、拼茶中学、后溜中学)、请进来(山东一所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我校讲示范课)等措施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洋思中学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他们成功的关键是落实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本文尝试从教师行为角度解读洋思教学模式,体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世纪末至今,洋思中学、栟茶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受到了全国教育界的同仁的瞩目。有许多校长和教师前往学习、取经。这些学校的做法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不少学校也纷纷效仿,或洋思模式,或东庐模式,但令人困惑的是,形似做到了,但神似——课堂的效率、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提高却迟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前不久,我和几位同仁参观学习了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几天的学习实践中,我逐渐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洋思,一个多维的洋思,一个真实的洋思.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洋思中学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他们成功的关键是落实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本文尝试从教师行为角度解读洋思教学模式,体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有人称洋思教育是一个奇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独创的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并由此衍生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口号和昭示。乍一看,很不容易理解。在赴洋思考察学习时,我们着重就其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作了一些探究,先是在主教学楼大门左侧的标语牌上发现了这句话,之后又查阅了一篇《洋思人也要学洋思》的报道,才得以明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以及教师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放弃“教好”每一个学生,更要通过“洋思人学洋思”,不断地提高和增强能够“教好”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阶段我到江苏省洋思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感触颇深。我觉得学习洋思经验应重在学习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活学活用,来升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现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遍地开花,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学洋思的行列中来。但是,我校语文教师在学习、借鉴、模仿、解读与反思洋思的过程中,深深认识到,对洋思课堂模式的学习与吸收,是一项艺术,应该  相似文献   

18.
本人有幸于4月8、9日赴洋思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结束了洋思之行后,我思绪万千,深有感触。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职业中学要不要学洋思?学洋思,到底学什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职业中学当然要学洋思。那么,学洋思学什么、怎么学?我认为职业中学学洋思并不应该是完全照搬洋思的教学、管理模式,而是要学洋思经验的精髓,那就是“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洋思中学正是因为做到了“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才会由一个普通的农…  相似文献   

19.
洋思之路     
背景提示 泰兴市洋思中学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1980年创办时,只有施教区6个村,2排平房,5个教学班,15名教师中代课教师竟占了40%。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流的教育业绩;连续多年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为100%,优秀率高居全市之首,学校一跃而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在多年的办学中实践,洋思中学从不挑剔、不选择学生,而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学生都能做好”。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1994年10月12日《江苏教育报》率先刊登了总结洋思经验的长篇通讯《洋思之路——泰兴市洋思初中提高教育质量纪实》。自此至今,在江苏乃至全国教育界,“洋思”已经成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稳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代名词,“洋思经验”在省内外各地中小学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20.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独创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策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到今天已日趋完善,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的认同与肯定,每年来洋思中学参观学习的教育工作者达上万人,应外省市教育厅的要求,已到500多处讲学和讲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