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玉 《新闻世界》2014,(8):266-267
近些年,大量文学著作用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曹禺的话剧作品《雷雨》先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及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雷雨》最广为人知。这些影视剧作品的改编对原著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编剧和导演的"现今视界"的深刻影响,从而带来对原著阐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影视剧《雷雨》的改编效果的分析,探讨影视作品中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几年的影视剧创作中,文学名著的改编现象特别引人注目。继《红楼梦》、《西游记》这两部古典文学名著先后被搬上荧屏之后,许多编导纷纷把目光投向文学名著这一块风水宝地,先后推出了《三国演义》、《官场现形记》、《子夜》《雷雨》《原野》以及《家》《春风沉醉的晚上》、《围城》等一大批以古典和现代文学名著为创作蓝本的影视剧作品。名著改编的得与失、优与劣表现在哪些方面?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名著,如何改编名著?这是值得影视界和学术界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名著改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六十年代,《祝福》、《林家铺子》、…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播手段的电影,可以看做是一种传播过程,也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就成为剧本创作的重要源泉,又因其是"二次创作",更会使电影变为全新的艺术品。随着社会的变迁,读者对于张爱玲的理解也进入新的层面,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已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于是乎,张爱玲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老舍先生,是一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之集大成者.老舍先生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中《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已是人尽皆知,并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各种形式.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作家中,他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其中他的作品的英译是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有着日本“推理小说畅销天王”之称的作家东野圭吾,近年来随着其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并在网络上热播,在中日两国乃至全亚洲受到越来越多粉丝的追捧。2009年,受中国粉丝瞩目的《圣女的救济》一书于初夏上市,该书2008年在日本出版时,一上市销量即突破20万册。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社会事件、新闻人物被改编成不同类型剧作题材,分析其优劣。通过研究改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问题,完善和发展剧作题材与新闻事件关联性的理论,对现代舞台剧和影视剧选题策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能在以后的剧本创作中更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7.
本期专题,我们将目光锁定那些热映、热播影视背后的图书。大家会注意到,影视与图书的互动是近年来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有的文学作品出版后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而当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特别是受到观众追捧后,该作品立刻销量大增,扶摇直上。同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先有影视剧的热播,然后才有图书出版和热销。无论是书而优则演,还是演而优则书,文学作品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网络小说为题材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大火特火,这也成为了影视剧市场发展的关键途径.《阳光之下》改编自小说《掌中之物》,博纳影业买下小说影视版权后,邀请原作者加入,在主题思想和人物设置方面共同把关,结合了社会背景,完成了原著言情题材到刑侦剧的影视化转换,对敏感题材类网络小说的改编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尚人物     
连续出版了三本书后,12岁的蒋方舟又向外界透露,被她称为保守之作的《青春前期》被一家影视公司看中,即将被搬上荧屏。她因此成为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最年轻的中国作家。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蒋方舟则说:“早熟的苹果好卖”,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蒋方舟的出现一度带动了一股“少年作家热”: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8万字的新童话《奇奇编西游记》;6岁的窦蔻写出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当作家张平写完《凶犯》这部人性与法律纠缠不清的小说时.并没有想到作品有朝一日会被改编成电影。尽管.这部作品从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影视界关注.但由于作品题材比较尖锐.故事场景处在偏僻林场.始终没有哪位导演能找到理想的改编思路。十年时光弹指而过.就在人们早已淡忘此事时。这部作品却奇迹般出现在银幕上。没有奢华阵容.没有庞大场景……《天狗》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一部独特之作。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先生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取得了巨大成功,时至今日仍然被认为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好的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作品。电视剧的成功也使剧中两位主演陈道明、吕丽萍声名鹊起,同名原著亦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连环画除了个别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动画片外,绝大部分作品仅仅依靠小人书的形式进行销售和传播.因此,连环画形式单一,规模较小,所涉及到的产业面极为有限,这也被认为是连环画衰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2011,(6):13-13
点评: 近一两年来,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影视改编的富矿。电视剧是人们收看电视的主要消费类型,但一段时间以来,制作粗糙、剧本匮乏成为制约电视剧发展的主要原因,人们纷纷感叹,国产剧光有量没有质。自从网络文学同电视剧嫁接之后,这种境况似乎有所改变。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有其天然优势。网络小说题材多样,具有高节奏性、高娱乐性、强戏剧性的特点,网络的传播方式使其一出世就打上了高度贴近性和市场化的烙印。凡是能在网络上大火的作品,必然是能满足读者对生活的强烈幻想、有吸引力的创作。这样的作品已经在网络上深得人心,改编成影视剧就有了现成的读者基础,有比较准确的市场预测。  相似文献   

14.
刘攀 《今传媒》2014,(1):109-110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小说改编剧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各种题材的网络小说被陆续改编为影视作品,为影视剧创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由于改编体裁的特殊性,网络小说在被改编之前就拥有较高的人气,这给改编剧的制作方既带来了较高的市场预期,又带来了怎样迎合网络小说读者的难题。目前,传媒学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未有系统全面的成果。本文将从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现状、热播原因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小说改编剧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各种题材的网络小说被陆续改编为影视作品,为影视剧创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由于改编体裁的特殊性,网络小说在被改编之前就拥有较高的人气,这给改编剧的制作方既带来了较高的市场预期,又带来了怎样迎合网络小说读者的难题。目前,传媒学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未有系统全面的成果。本文将从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现状、热播原因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唐明明 《传媒》2016,(10):90-92
近几年来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屡见不鲜,从《甄嬛传》《芈月传》以及《花千骨》《琅琊榜》《何以笙箫默》再到《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鬼吹灯之寻龙诀》,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已经成为受众和制片方热捧的对象,鉴于这种现象,本文对近年来改编的题材与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总结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沈培辉 《东南传播》2018,(2):110-112
随着《花千骨》、《择天记》、《甄嬛传》、《盗墓笔记》、《琅琊榜》等大批网络文学IP剧改编的热播,让大众对网络文学IP格外关注。这些网络上流行的知名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漫画、动画、游戏,都能在网络上吸引大家足够的眼球,原著粉丝的"自来水行为"更是为制作方炒热话题度,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话题度、受关注度高,以及本身受众众多,"网络文学IP"改编市场已然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传播现象。一方面网络文学IP热,其实是影视剧市场的商业资本为迎合大众口味,获取商业利益的结果;另一方面网络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文本属性、受众属性以及观感体验,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迎合低层次的文化需求,这是网络文学IP能够持续火爆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影视导演的改编开始倾向于现当代的一些作家作品,在香港出现了对张爱玲作品改编的成功范例。例如,1983年香港女导演许鞍华改编的张爱玲的成名作《倾城之恋》;1988年,台湾导演但汉章将《金锁记》改编成《怨女》;  相似文献   

19.
动态     
《出版参考》2011,(30):4
网络小说受青睐改编影视剧成潮流本刊讯由网络原创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步步惊心》近期热播,收视率居高不下,创造了搜索量、点击量、微博话题排行等多项第一,形成一个以网络文学为核心,包含影像、游戏等多重元素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亦舒的小说往往以特有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独立自强、追求本真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近期热映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是由亦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文章以这部作品为例,探寻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的规律和方法,总结得出叙事造型化,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情节和人物的设定既要符合影视剧创作的规律,又要贴合实际,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