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洲  陈封 《传媒》2007,(7):58-59
近年来,中国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都市类报纸走向成熟繁荣、省市(直辖市)党报纷纷圈地扩容组建传媒集团、互联门户网站势不可挡、电子传媒如雨后春笋、国外传媒大鳄的资本不断向国内传媒市场渗透……这些传媒"集团军"、"特种部队"和海外军团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第三级党报--地市报的市场占有率、社会影响力都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冲击.尽管有少数地市报改革发展的步伐稳健,守地如磐,但就大部分而言,第三级党报的"边缘化"、"四面楚歌"和"维持运转"的局面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党报目前是我国报业的主体和核心。面对“入世”、资本介入传媒、传媒集团化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传媒市场现状,党报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就要创建品牌。本主要探讨了为什么要构建党报品牌经营、党报品牌经营基本构架以及党报品牌如何推广等问题。提出了党报参与报业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之一在于党报的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党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闻传媒。客观地说,在现实条件下,尽管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纷起,但党报仍然是新闻传媒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说党报已经被边缘化了,这并不合乎客观事实,或者并没有完整地反映关于党报的全部现实状况。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犹在。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党报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处境比较艰难,危机感有所加剧,来自市场、受众和媒介竞争的压力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党报毫无疑问应当继续发挥引领新闻传媒和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冰 《青年记者》2012,(6):15-16
时下传媒变局的演化以及竞争态势的加剧,已逼迫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不得不重塑舆论影响力.顺应传播潮流变迁,审视、优化并再造“新闻生产流程”,以内涵式发展提升竞争力,应是党报谋划传媒主流方阵的利器之一.本文试以此切入,浅谈对党报新闻生产流程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5.
党报印刷企业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求生存、谋发展,是党报印务人的“时代”之问。本文以湖北楚天传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从制度、技术、经营等方面探析党报印刷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长春同志曾经指出:“贴近群众,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是历史活动中的实践主体,也是新闻工作服务的对象主体。“三贴近”,关键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对所有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在这一方面,党报和党报丁作者应当比其他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做得更好。本文主要谈党报发展中的贴近群众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成智 《新闻传播》2006,(12):28-29
努力让党报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让党报焕发无穷活力的关键。党报新闻宣传能否做到“三贴近”。事实上不仅关系到看报人的多少,起到应有的宣传报道效果没有,而且关系到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如何在与广电媒体、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春林 《新闻界》2005,(2):33-34
有人把2005年定义为“传媒产业体制改革的攻坚年”,虽然党报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诸多原因还无法完整意义上进人产业化的轨道,但是传媒产业化的大背景必然对党报的发展带来影响。在前些年传媒市场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受众流失成为制约党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传媒产业改革的推进,传媒的市场化程度必定越来越高,党报如何确保自身的受众份额十分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党报要雄风再振,必须调整自身的受众策略,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受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探讨党报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党报发展必须科学定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搞清楚我是谁。“我是谁?”有的叫报社,有的叫报业集团,有的叫传媒集团,不管叫什么.我们是搞媒体的,是党报传媒集团.主要还是搞报纸。所以我们是这么提的,就是集中精力抓报业,风吹雨打不动摇。为什么这样坚持、这样定位呢?  相似文献   

10.
信息集萃     
国内传媒动态
  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在兰州召开
  8月27日,第21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在兰州召开,本次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的主题是“党报在中国梦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来自全国30多家省级党报的社长、总编辑,以及《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代表齐聚兰州,共同探讨党报如何做好中国梦的传播者与建设者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谱写党报历史的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热烈祝贺“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首届年会的举行。看到在座的这么多来自党报的同志,这么多有志于党报教学和研究的同志,我十分欣慰。我感到,研讨党报,就要进一步认识党报的地位、作用。我国各级党委机关报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战线的主阵地,也是全国众多新闻传媒中的主力军,更是我国报业结构的骨干、主体。现在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市三级党委机关报在全国2000多家报纸中所占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但在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仍然起着独特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党组织的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都市类报纸发展迅速,省市(直辖市)党报纷纷圈地扩容组建传媒集团,门户网站势不可当,电子传媒如雨后春笋,国外传媒大鳄的资本不断向国内传媒市场渗透……这些传媒  相似文献   

13.
高方 《传媒》2015,(15)
本刊讯(记者高方)7月28日,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控股的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江传媒”)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成功挂牌,证券代码:833072.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成为全国第三家挂牌新三板的省级党报集团,成为江西互联网第一股.这是该集团借力资本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王庆洲  陈封 《记者摇篮》2007,(7):11-12,17
近年来,中国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都市类报纸走向成熟繁荣、省市(直辖市)党报纷纷圈地扩容组建传媒集团、互联门户网站势不可当、电子传媒如雨后春笋、国外  相似文献   

15.
党报改革创新应坚持五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今年6月5日,省记协在本溪组织召开了党报改革创新研讨会,到会的省及各市党报近20位社长、总编辑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道出了极富“含金量”的真知灼见——有对党报未来的思索,也有对党报发展的前瞻;有对党报创新构想的方针大略,也有对“他山之石”的拿来借鉴;有对党报改革创新的本质认识,更有对党报进报亭、进家庭,与时俱进,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群英会”对我省党报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省记协主席、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主持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李丹 《青年记者》2005,(11):53-54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上帝”都应该是广大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新闻工作更应该牢固树立读是“上帝”的理念,以读对党报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提高办报质量,赢得读的青睐,推动党报事业的发展.否则,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党报将失去在读心目中应有的权威和地位.可以说,是否把读放在“心上”,决定了党报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17.
常中 《新闻前哨》2013,(11):10-13
10月14日,全媒体时代城市传媒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暨第22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议在汉召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全国19家传媒和新闻学术期刊负责人、部分高校专家聚集武汉,探讨城市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阵地作用、如何创新发展等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在论述党报向现代主流媒体转型之前.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来理性辨析“主流媒体”的内在要求和实践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将传媒学术研究和传媒实践引入正确发展轨道,而且有助于明确党报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今春,在《陕西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陕西日报社曾邀请中央和各省级党报负责人、全国著名大学传媒学者与业界代表汇集西安,参加由他们发起并承办的“新媒介环境下党报传播力高峰论坛”。论坛宣言中说道:在新媒介环境下党报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定位:党报改革成功的首要环节 美国学者托尼·哈里森在《传播技巧》一书中指出:“传媒定位是指某个传媒的特点在受众心目中的反映。它包括传媒的地位、报道质量、受众的类型以及有别于其它传媒的地位或价值。”当然,具体到某一种媒体,比如报纸,定位有诸多方面,如性质、内容、发行、价格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