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编排以"预测"为人文主题,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继而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自三年级起,每一年段均加入阅读策略单元,而"预测"则作为首要阅读策略,最先出现于统编教材.文章以统编版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对文本进行分析,形成教学心得,努力践行从"教语文"过渡到"习策略".  相似文献   

2.
范臻 《教育》2024,(5):118-119
<正>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特殊单元,编排时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必要的阅读策略,具备运用阅读策略的基本能力;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从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独立的阅读策略单元,三个阅读策略单元的主题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阅读的策略渐渐变得重要起来,预测作为一个重要的阅读策略,适合中年段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时进行运用。基于此,以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以"预测"为主线,对阅读教学对学生想象、创造、发散、深度等思维的影响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林瑜 《新教师》2019,(9):30-3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依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获得阅读策略的规律,有层次、有梯度地编排了“预测”等阅读策略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然而,这些阅读策略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仅仅作为一个个概念术语被提出,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指导、效果如何测评,则往往言之不详。笔者以为,从整体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更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5.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以阅读策略为主线,在各年级编写了一系列阅读策略单元。继三年级“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之后,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提问”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单元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预测"策略单元。预测是近年来一些研究阅读的学者总结出来的一种阅读策略,它不是简单的猜读,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由一定的依据进行的推测。教学这一策略单元,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预测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还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真正地学会预测,并以此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7.
仇闽燕 《新教师》2020,(3):77-7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教师施教要牢牢把握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编写意图和单元教学独特的“合纵连横、整组关照”体例,调整课文教学视角,落实单元重点,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在预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以台湾陈佳钏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一、合纵连横,备课厘清阅读策略的教材编排1.纵,螺旋式上升。“阅读策略单元”在统编版教材里一共出现了四次,内容分别是: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四个年级关联密切,给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螺旋式上升的梯架,而三年级则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实践来构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应利用文本有效引导,让学生学习不同的阅读策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一、把握教材特点,遵循目标主线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中,相比较以往的语文教材,新增了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的能力,通过续编故事,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从中年级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用好教材,从整体观照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策略建构,尝试通过"整体教学"开展阅读策略实践研究,设计"小统整"和"大统整"教学方案,努力让"整体教学"成为撬动学生阅读策略建构的支点,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文章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从厘清单元编排思路、树立单元整组意识、建构单元递进模式三方面,论述如何通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1.
默读是一种主要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重要的阅读能力。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单元主题,落实语文要素,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品味语言、读思结合,既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品质,又掌握默读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三、四年级是阅读策略学习的关键时期。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增加阅读策略单元,要求学生学习阅读策略,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发展阅读能力。本文以四年级《夏洛的网》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基于统编教材视野,从课内引向课外,从单篇走向整本书。通过发展预测,提高阅读关注度;优化提问,把握阅读关键点;合理推论,感悟阅读关联性;思维可视,建构阅读关系图,使学生在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中有效掌握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无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阅读策略,必须要有教师的引导。而在教材的编撰时,编者专门为教师提供了集中训练阅读策略的教学单元,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策略方面的能力。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就针对如何提升学生阅读速度进行了相关阅读策略的教学和训练。教师在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阅读能力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切实学好相关阅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是以“学”“练”“用”三个环节为主。其中,教师要借助精读课引导学生们“学”阅读策略;借助略读课,引导学生们“练”阅读策略;借助课外拓展性阅读,如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用”阅读策略。统编版教材依据学生学情,设置了有梯度的“阅读策略”单元,如三年级的“预测”单元,四年级的“提问”单元,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六年级的“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旨在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在“学”“练”的过程中,虽然学生们掌握了不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宇燕 《教师》2019,(3):30-31
统编教材的使用,让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有了明显的进步,让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文章以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例,聚焦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预测与推想,通过单元导读的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课文旁批的示范引领、精彩文本的深度阅读、预测方法的精辟归纳,让教材、学生、编者和教师融为一体,切实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付丽 《天津教育》2022,(3):26-27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强化了"阅读策略"的学习,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内容.是否只在"阅读策略"单元才进行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实践?如何合理使用并有效实施所学到的阅读策略呢?  相似文献   

17.
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是统编教材编排的一大创新。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就是以"提高阅读速度"为目标的策略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应对教材编排进行分析,对学生学情展开调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可从"树立整组意识""展开精准教学""加强策略迁移"这三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策略,养成正确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好素材。根据语文素材,结合年级、单元培养目标,开发教学活动。本篇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陀螺》一文为例,根据课文的表达特色,结合单元训练目标,开发了从品读、感受的阅读活动,到模仿练笔的教学活动。活动设计从扶到放,层层铺垫引导,指导学生在"习"中得"法"。  相似文献   

19.
赵万文 《四川教育》2023,(Z2):69-70
课后习题是教材编写的要素之一,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用好课后习题,有利于助推语文要素落地。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预测”这一主题进行内容编排,通过旁批、依据等因素启发学生学会预测。为此,教师应关注本单元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把握预测方向、掌握预测方法,最终提升阅读能力,体验阅读之趣。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学习过如何作批注,从"有疑问""有体会""写得好""有启发"四个方面展开.在此之前,学生对批注并不陌生,或多或少接触过批注,如画一画相关词句、用关键词写下阅读感受等.教材正式提出"批注"一词,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作批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