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即时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在每天推送的文章下面通过点赞或者评论来表达自己.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附加功能对人际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国书坊"为例,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丰 《采.写.编》2016,(1):157-158
微信公众号是当前新媒体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其在微信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的影响下具有规模庞大的受众.传统媒体在进行新媒体时代的市场营销时,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影响力的提升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剧增以及微信社交、传递信息功能的增强,微信已成为受众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手机App之一,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接受与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深受企业和个人的青睐.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促使广播媒体加快了使用微信公众号的节奏,如今,各大广播媒体基本上都搭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并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运营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广播媒体传播信息与加强和听众互动交流的"新阵地",极大地拓宽了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拉近了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也促进了广播节目收听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校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数据,分析用户满意度影响因子,为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活跃度提供参考.构建一个综合模型,以高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微信公众号满意度影响因子有: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信息感知质量性和高校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同时,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意愿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与信息感知质量性三个因素的影响,而信息感知质量性发挥中介作用,联系和调节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微信公众号在定位上应该突出服务、互动和专业性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加强微信公众号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微信公众号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7.
左向蕾  申威 《青年记者》2017,(18):88-89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 当今社会,微信作为新型的交际互动平台,以其传播的互动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广泛青睐.据对在校大学生的统计,现在平均每天打开并使用微信数量超过10次以上的用户高达55.2%,而80%的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关注了公众账号,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①而青年大学生也成为了微信的一大使用群体.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号”随着微信社交平台的普及而迅猛发展,而地级市微信公众号也应时而生.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南充微报”307条有效微信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地级市微信公众号受众心理为身份认同心理、消费心理、趋同心理和逆反心理并存现象.分析受众心理,从受众需求出发,不盲从跟风,将受众内心的真正诉求付诸于今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微信内容发布.  相似文献   

9.
如今,微信公众号的商业价值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想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但是,植入的品牌与文章内容应该如何融合,才能不让受众产生反感从而达到品牌传播目的,取得较好的广告效果?目前鲜有学者对微信公众号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深入、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以gogoboi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选取一段时间内的推送文章为样本,按照品牌与内容的契合度进行分类,通过对文章中的留言内容、文章阅读量和点赞量统计进行分析,来实证研究微信公众号中植入的品牌与内容的契合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是对大学生进行线上教育与服务的重要平台,为了提升影响力,各个高校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而增强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主要还得靠优质的内容和与微信相匹配的形式作为支撑,既要满足受众需要,也要充分体现受众情感与情绪,使大学生喜爱并乐于接受。本文以三所高校学生工作部的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策略,希冀为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李莎 《青年记者》2017,(18):86-87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也在这一趋势的助推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主要选取将受众范围定位在中小学生,并且与同类公众号相比具有较高活跃度的“少年商学院”“教书匠在美国”“蓝橡树”“外滩教育”“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上海升学”“教育百师通”“东西儿童教育”8个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对其2017年2月的推送数量、推送内容、推送技巧、互动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在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对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进行探析,并提出提升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合理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古籍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具有受众与媒介双重强关系的特质。古籍出版社微信公众号运营数据显示,这两种强关系均未得到充分建构。其原因在于,古籍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发展尚不成熟,同时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存在严重的受众集体失语现象。因此,应从定位、产品、渠道、机制四方面建立强关系,促进古籍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分析档案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现状,寻求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策略。以微信传播指数月度排行前十名的档案微信公众号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展现档案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根据受众行为理论和格莱斯"合作原则",提出要从微信推文的内容题材和语言设计两方面出发,加强推文题材的针对性,提高推文标题和内容的语用表现力,进而提升档案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指数。  相似文献   

14.
张孟迪 《青年记者》2016,(24):38-39
2016年,腾讯公司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指出,超过9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6成以上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另外,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号超过1000万个,公众号日提交群发信息超70万条,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而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因其受众群体特殊、传播内容独特等特点,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追捧.各高校团委纷纷建立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平台,推送信息提供服务,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本文对“山东师范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服务用户、贴近用户的新媒体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毛艳青 《传媒》2018,(3):53-54
数据显示,2016年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了46.2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将突破1400万个.可以说,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并逐渐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不同层面的长尾市场.微信公众号凭借自身"小而美"的特点,在精准传播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但早期综合型微信公众号,因受众定位不准、内容生产不精等问题而逐渐式微,而细分化、精准化的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也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6.
赵俊芳 《今传媒》2023,(11):49-53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健康传播在学术研究和公众视域中颇受重视。探究新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微信这一即时通讯平台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健康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北京卫视养生堂”为主要研究对象,依靠其发展形成的新媒体传播矩阵,结合丹尼斯·麦奎尔的《受众分析》一书,对当下健康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如何做到创新性契合受众获知需求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虽然微信公众号“北京卫视养生堂”在这一领域实现了有效探索,但是也存在着缺乏深度发展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健康传播类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璀 《青年记者》2017,(20):121-122
作为一款手机社交应用软件,微信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整合、拓展并演变成一种日常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认同. 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重要服务平台,为个人与信息、企业、组织之间搭建了多种有效的联动方式.自2012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微信公众号的大军,将其作为沟通校园内外的有效信息传播工具.“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高校官微”)区别于高校内部其他分支机构或者个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它以该所高校为账号主体并获得微信认证,⑦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发布校内新闻,提供信息资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沟通,对内提升高校凝聚力,对外扩大高校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情感类微信公众号“晚安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其传播策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他情感类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提供借鉴。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晚安少年”通过专业化的团队运作,插画感的CIS设计、多样化的内容安排、高频多形式的推广、明确的受众定位和适度的受众互动,给受众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微信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成为继微博之后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一批新兴的自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并吸引大批受众,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带来挑战。如何在微信时代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是每个纸质媒体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地区某报纸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在其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用户调查,从而了解纸质媒体类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探索未来纸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号的普及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介平台.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10个高校政务微信公众号1000个样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用户的使用动机进行分类.对于信息的认知是高校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使用动机,但是这种动机还受到认知协调和娱乐趋向的心理机制的影响.内容上与高校相关并且语言风格上相对较为轻松活泼的内容更容易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这就对高校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提出了要求:找准定位、利用用户的深层动机并且贴近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