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
余传友 《青年记者》2017,(32):73-74
在与非洲长期的交往中,黄皮肤的中国人形象逐渐进入了非洲人民的视野,并构建了较好的国家形象.据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全球调查显示,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形象好于中国的整体世界形象.①然而,中国对非洲的认识显得纷繁复杂,种族偏见、同情及面对共同的历史困境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看待非洲的复杂视角.中央电视台非洲题材纪录片体现国家主流意志,旨在为我国观众呈现出客观真实的非洲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美国探索频道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着重论述了电视纪录片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支慧媛 《东南传播》2018,(7):114-116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庞大而便捷的交通网络,中国高铁、中国桥、中国港等工程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效应,也成为展现国家形象的法宝,逐渐成为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传播常态.笔者尝试以纪录片《辉煌中国》《超级工程3》《透视美国》中的交通专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从视觉基本元素和景别设计原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中美交通工程类纪录片中视觉语言运用的特征及今后同类纪录片制作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打造中国形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逐梦山海》为例,从立意主旨、内容框架、叙事方式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剖析,意在探索如何以纪录片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以期为其他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聂丹  周丽 《今传媒》2016,(5):158-159
对外传播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通过对外传播,有效地打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围绕构成国家形象的要素,通过历史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这三个维度,分析新疆电视台在吉尔吉斯斯坦播出的纪录片《走遍中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黄敏 《传媒》2021,(8):46-48
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通过做大做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够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向积极主动"传播中国"的观念转型,为国家形象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在客观审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陈静 《传媒》2023,(20):58-6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中国脱贫攻坚伟大进程的主题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发行。本文对7部面向海外发行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进行了文本分析,并发现这些纪录片通过再现内容、再现方式和再现逻辑,成功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国家形象。然而,其在展示中国脱贫实践的世界价值和影响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再现形象的文本数量较少、再现故事的层次较浅、再现叙事视角较为单一、中国脱贫攻坚特色话语建构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全球本土化”话语体系与多维叙事结构,以提升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的国际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在全媒体整合传播背景下,结合跨文化与跨语境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及国际关系、外交政治等理论,综合运用个案研究、质化研究等方法,剖析其在全媒体整合传播下打造中国文化软外交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两方面的表现。其深层“可视化”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凭借优良品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发展的准确解读,在品牌构建、国家传播、文化表达、全媒体营销等多领域的开拓式探索,为中国纪录片进军国际市场,实现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韦茹萍 《视听》2022,(4):136-138
随着影像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题材历史纪录片作为架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成为承载中国历史文化、展现艺术美学和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纪录片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媒介形态,如一部影像史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在当下多元化的世界历史文化格局中,纪录片《中国》扎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形成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通过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已被各国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以及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变得更为迫切.中国纪录片如何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笔者试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赵静  郝雯婧 《传媒》2021,(12):44-46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应该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建构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的日益交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人类发展与人性价值揭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动我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如何在世界纪录片中打造中国品牌,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纪录片生产、播映大国乃至强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一、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功能和意义纪录片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纪录、教育、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人文关怀、抒写情感等,这些功能往往交织重叠在一起,难以区分,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国外主要媒体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他者"眼中的中国,从而更好地为传播国家形象服务.NHK作为日本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长期以来高度关注中国,其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通过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多样的中国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本文梳理并分析了1963年之后各个时期NHK制作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并尝试探索如何通过电视媒体更好地传播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张蕾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12-214
中国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的同时,国家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2012年5月14日至22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具有外宣功能的纪录片完成了首轮谢幕.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及对比分析方法,从传播范围和被接受程度分析该片的传播效果,并和国家形象片对比,总结出我国在对象国媒体议程设置影响下,应积极制定国家形象影像化和文化传播战略,通过多媒体和新媒体将我国国家形象植入大众生活和文化的传播中,提升国际传播的效果,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塑造一个真实健康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以及国家形象的国际化传播变得更为迫切.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和理念,需要跨越不同文化进行有效交流的文本.纪录片因其纪实性、过程性的影像记录品性,更易于构建一个具有真实感的文本结构,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理解和认同,在政治传播、跨文化交流,以及在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具有跨文化、跨种族交流的功能和使命.全球抗疫背景下,我国有效遏制疫情的同时也制作了一批扣人心弦的抗疫主题纪录片,全面、立体刻画了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诸多形象.本文试图以这类纪录片对媒介仪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家国共同体的建构与对身份认同的强化,以及在国际传播语境下的叙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这类纪录片对内、对...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一带一路》以“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核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全面解读,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打造新的国家形象的具体呈现.该片以文化外交和跨文化传播为视角,探寻如何实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以及和平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一如 《传媒》2021,(20):67-68
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像档案,也反映和折射出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而重大题材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留存时代记忆、启迪人类心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2018年,18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上映仅三天,芒果TV、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上点播观看量便突破10万.新浪微博上,"我们一起走过"的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3000万.这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以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通过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该纪录片精选了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18个摄制组历时5个月,走访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了1300多个小时的纪实素材,采访了183位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是近年来我国纪录片领域完成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李心洁 《东南传播》2021,(12):116-118
纪录片仪式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起着凝聚社会集体、传承历史记忆、增进民族团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仪式功能.从历史重现、记忆再现、符号表现、情感凝聚四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大国仪仗》中的仪式传播,能够清晰看出,在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仪仗兵在执行各项仪式任务时所进行的仪式传播,在构建"仪式场景",强化观众意义认同感,塑造国家形象,构建抒发爱国情怀的绝佳场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